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中信证券快车道急行受制资金短缺 增发解燃眉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8:45 中国证券报

中信证券快车道急行受制资金短缺增发解燃眉急

  本报记者 齐轶

  几乎在证监会恢复市场融资功能的同时,中信证券作出了反应,董事会审议通过增发股票议案。

  根据决议,中信证券将采取非公开募集方式进行,发行不超过5亿股的普通股(A股)。
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将不超过10名机构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价的90%,即增发价格不低于8.37元。

  借力增发实施战略目标

  在快速扩张的道路上,中信证券实在太需要资金支持了。

  继成功收购和重组中信万通证券公司后,中信证券在2005年出资16.2亿元,全面收购原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发起设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7亿元,参与创设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7.81亿元收购金通证券;2006年出资3.3亿收购华夏基金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资本金的不断减少:截至2005年底,中信证券首发的筹集资金已经全部使用完毕;中信证券目前净资产57亿左右,收购支出已超过43亿元,可用资金规模已十分有限。

  “流动性不成问题,但公司的发展耽误不起。”中信证券常务副总经理程博明说。

  “公司进行本次定向增发,绝非临时决定,而是战略实施的一部分,”中信证券董秘谭宁这样说。谭宁介绍,随着市场和自身的变化,适时增加资本、审慎使用资本,是公司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同时,在中信发展的关键时点,要把通过多次战略收购和历年成功经验的积累转化为公司更高的收益需要新增资本。

  中信证券最为担心的是,虽然通过战略性收购和卖方业务储备,公司业绩仍将增长,但是如不增加资本,新业务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甚至得不偿失。

  资金投向创新业务

  中信证券高层明确表示,本次增发资金将用于增加证券承销准备金、权证与衍生产品、融资融券以及产业基金管理等各类创新业务,而不会集中使用在如股票自营投资同一类别的风险资产上。

  谭宁介绍,为了配合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战略,中信将利用部分募集资金充实投资银行业务资金,以扩大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和提高承销业务能力。

  权证和衍生产品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创新业务,是公司加强买方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募集资金重点关注的领域。此外,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为中信证券开拓了另一个低风险业务领域,将大大降低公司经营对证券市场行情的依赖,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能够带来稳定的业务收入。

  产业投资基金也是需要加强投入的一块。中信证券通过与麦格理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中信麦格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涉足产业投资基金领域。从国际经验来看,作为具有优势投资银行业务背景的公司,通过进行产业基金的设立和管理,涉足企业的初创投资、产业的初期培育等,可以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非公开增发解燃眉之急

  对于此次增发为何采用非公开方式募集,中信证券表示,目前条件下,非公开方式募集是最可行、最迅速的融资方式。

  非公开方式募集可以避免股价短期的剧烈波动,而配股的标准相对严格且目前可实施的时点不确定,而外资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日趋临近,增强资本基础具有很强的紧迫性。此外,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目前可采用的最便捷方式就是定向增发。

  非公开方式募集也能带来投资者基础优化,中信证券表示期待有质量的投资者,通过私募方式,锁定期一年,与公司共同成长,分享成长带来的收益。

  “在公司发展初期,谁愿意投资我们都欢迎,现在中信证券有了一定的规模,更希望能找到懂得金融业发展,能够和中信长期合作的战略投资者。”谭宁介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