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系公司齐涨停 重组并购再成市场热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8:43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徐效鸿 日前,上证所就股改工作发布备忘录指出,并购重组公司如进行股改将列入审核绿色通道。受此影响,将被华润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的“华源系”三家公司——华源制药、华源发展、华源股份以及多家ST公司昨日以涨停报收。政策的进一步倾斜将再次点燃市场对重组并购题材的热情。
政策支持“股改+重组” 此次上证所公布的关于股改工作备忘录指出,凡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在审的并购重组事项,如相关公司向交易所提交股改方案,证监会上市部将根据交易所提供的名单,将在审公司列入审核绿色通道。 自股改工作实施以来,相关政策一直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绩差公司将股改与重组结合起来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中明确表示上市公司可以“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资产重组结合,重组方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方式,以实现公司盈利能力或者财务状况改善作为对价安排。”当然,这种“股改+重组”必须遵循《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股改+重组”公司越来越多 自相关政策明确可以用“重组”作为对价安排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股改。其中,ST农化成为这种模式的“吃螃蟹者”。该公司的股改方案为在10送1.5的基础上,通过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恢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随后ST中西、*ST吉纸、*ST大元、*ST酒花以及部分非ST公司如大冶特钢、金果实业、大亚科技等均采取了类似的“股改+重组”模式。 从这些公司的方案来看,最终重组实施完毕后,均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比如说ST农化大股东承诺注入的资产在2005年的净利润不少于4955万元,按目前总股本计算,相当于新增0.32元/股。再如大亚科技,公司的股改方案为10送1及大股东大亚集团将其持有的三个人造板公司各75%的股权按经审计的合计账面净资产的75%作价为43905万元注入到大亚科技,并承诺三个人造板公司的净利润在2006年不低于1.2亿元,在2007年和2008年均不低于1.4亿元,而大亚科技2005年前三季度的全部净利润也不过3945.59万元,全年也就在6000万元左右,注入资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想而知。 我们不能说绩差公司都能够通过“股改+重组”的模式实现“乌鸡变凤凰”,但有胜于无,在股改的大趋势下,重组对价应该是一些绩差公司的最佳选择。 重组并购题材市场表现抢眼 一些“股改+重组”个股备受市场关注,像大亚科技在股改方案公布前的20个交易日内涨幅接近40%,而方案公布当天全天封住涨停,第二天再度上涨6%。上周,中国石化宣布以143亿元高价回购旗下四家上市公司股权,再次引发市场的重组并购股行情。在仪征化纤、武汉石油等中石化系个股相继涨停之后,华源系、中铝系等并购重组热点全面开花。华源制药6个交易日涨幅达45.93%,华源股份、华源发展同期涨幅也均在20%以上;而意向被广西玉柴集团重组的ST恒立也一飞冲天,已经连续拉出6个涨停。这些公司大都业绩较差甚至亏损,显然,重组并购题材是其股价走强的主要原因。而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重组并购板块有望取代前期有色金属股等强势品种,成为市场新的主流热点。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