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封闭基金行情将贯穿始终 四条思路选开放式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8:45 中国证券报

  东方证券研究所 刘俊

  随着对调整预期的加强,大盘在千三关口震荡幅度增大,基金在过去两个多月全线飘红的局面也已不再。近期基金净值表现开始分化,波动较大,给投资者的投资选择造成了很大困难,面临调整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我们认为,投资者首先应该对大盘可能的运行情况有一清醒判断。在股改进入加速冲刺的紧要关头,尤其是在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股改完成之前,管理层不会坐视市场大幅下跌,而且由于市场信心回暖和经济运行情况比预期要好,大盘再度大幅下挫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短期涨幅较大,而且受制于再融资和新老划断等因素,市场近期再度大幅上涨也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大盘近期在1150—1350点区间内宽幅震荡波动,进行结构调整的可能性较大。若市场照此运行,则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基金净值将进一步分化,因此投资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

  新基金值得重点关注

  新基金由于建仓点位较低,没有历史包袱,在市场调整时较为主动。据统计,除指数基金,10只2005年四季度首次公布季报的新基金四季度的平均仓位为59.95%,远低于偏股型开放式基金70.29%的水平,较低的仓位使其在市场调整时压力较小。同时,由于剩余现金较多,容易在波动性行情中抓住一些战术性的投资机会,获得较好的收益。可重点关注一些把握市场机会能力较强的新基金,波段性行情中有望把握住市场热点,如银华核心价值、汇添富精选等。同时,部分新基金对

房地产、金融、信息技术行业等市场新一轮的热点配置较多,这些得到增量资金重点关注的行业,2006年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此外,今年3月有望迎来又一轮新的基金发行潮,届时这些新发基金也将迎来一个较好的建仓时机,有望有较好的市场表现,本轮行情中很多新基金的不俗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届时对于一些定位合理、具有品牌效应、公司管理能力较强的新发基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回避指数基金

  当市场单边上扬时,指数基金是优先选择的进攻型品种,其净值增长通常能位于基金前列;但是在市场趋于调整或下跌时,指数基金则基本不具备防御性,难以有好的表现。因此,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向上空间有限时,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投资应该三思而后行。

  封闭式基金行情将贯穿始终

  由于转制预期与制度改善等多重利好因素持续存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过程仍将持续,封闭式基金的行情将贯穿2006年始终。当大盘调整趋于稳定后,封闭式基金兼具防御与进攻的特性有望再度得到市场的挖掘,有可能重演2005年下半年的行情,再次先于大盘结束调整发力上攻。大盘封闭式基金若在本轮调整中跌幅较大,则存在较大反弹的动力,有望在新一轮的行情中担当先锋。但就目前而言,还不是介入的最好时期,可待大盘调整趋于稳定以后再择机介入。投资者可关注一些业绩较好、折价率较高的品种。

  老基金需仔细甄别

  对于老基金,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结合三点进行甄别:

  首先,可以选择防御类

股票仓位较重的品种。年报正在披露中,业绩的好坏将对股价造成很大的影响。防御类股票业绩增长稳定,其股价近期也有良好表现。此外,一些防御性的品种,如交通运输行业前期已经大幅下跌,后期有望得到新增资金的关注。

  其次,回避偏重于中小盘成长股的基金。在前期市场环境较好时,部分成长性较强的概念类股票受到到市场的过度追捧;在市场面临调整时,市场将更加关注当前业绩等实质性因素,近期一些侧重于中小盘股票的基金跌幅居前,说明市场已经转向。

  最后,在市场调整时,规模大的基金难以及时调头对市场变化作出反映,部分大规模基金近期受到较大赎回压力,进一步限制了其调整的空间。因此,对规模较大的基金也应谨慎。

  总的来看,市场目前的可操作性已大幅降低,投资者在进行基金选择时应更加谨慎。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短债基金或

货币基金,待市场走势明朗后再行操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3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