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王小石背后的发行潜规则 > 正文
 

股市制度温床造就王小石事件 证监会将如何善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明皓 北京报道

  王小石事件绝不是偶然事件!

  一个副处级干部的被捕能引起全国上下如此关注和轰动,事件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王小石和他出售的那几份名单。

  “这不是个人问题,是体制的问题!”学者韩志国说道。

  “与其说是王小石个人的腐败,不如说是证监会的权责失衡。”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

  “王小石事件反映出,存在较大漏洞的证券发行制度,出问题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学者王连洲表达了他的看法。

  他们的观点是如此的一致,据记者调查,在王小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今天,持这样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

  证监会也要搞机构改革

  “大家都在讲上市潜规则,我把潜规则归纳为三条:融资为制度之本、包装为登堂之桥、公关为制胜之道。而这三条规则必须连在一起,才能称之为潜规则。”韩志国说道。

  他认为潜规则产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股市的指导思想有问题”。他说:“很久以来,我们都认定股市是融资的工具,而在上市企业眼中,股市就是圈钱的地方。证券市场融资规模大,有关官员的政绩就越大;上市公司把融资当作圈钱,圈到的钱就是不计成本,甚至永远不用归还的钱;而中介机构也是,只有融到资,他们才有钱可赚。在这样的共同利益下,三者很容易达成一致。”

  而潜规则的前提是行政审批制度的存在,以及上市食物链的存在。

  “新股发行无论是审批制还是核准制,涉及到权力批准,就会有腐化的可能。”王连洲说道。

  但在制度还无法做到完全市场化以前,我们是否可以让程序更透明一点呢?“企业上报材料后,等待上会,会前有关部门会先订一个16人的大名单,到上会前一天订出8个人的小名单。这些都是人为确定的,没有什么公开透明的程序可言。”韩志国指出。

  而就在这8个发审委委员开一天会就能决定一个企业能否上市的问题上,钟伟的意见很明确:“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程序的透明公开是非常重要的。什么人有资格当选发审委委员?随机抽取发审委名单后谁负责打印?发审委委员在审核上市材料的过程中,是否实地考察企业?仅仅看看资料是否就可以决定一个企业能否上市?总体来看,这些都是制度的缺陷。”

  他认为,目前企业的上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设立,大量的行政审批权都集中到证监会。

  韩志国与他有同样的观点,韩认为,证监会的权力越大,危险就越大。证监会的行为应该放在阳光下,应该建立证券市场问责制,证监会应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

  “三公原则所要求的‘公开、公正、公平’,与证监会现有的权责格格不入。”钟伟建议:“要像足协搞机构改革一样,证监会也要搞机构改革。”

  制度温床造就了王小石

  “王小石事件的本质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温床造就了市场寻租的可能。”韩志国说道。

  他说:“制度温床第一就是行政权力过大。中国证监会是全世界权力最大的证监会。在美国,股票发行都是在场外进行的,企业在发起设立的时候就发行股票,上市时的股票则都是原始股票。而中国的企业上市都是新发股票。证监会用行政手段把股票变为稀缺资源,然后又把资源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韩志国认为,中国股市制度温床还在于社会资金极其稀缺。他说:“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资金原本就很稀缺,而近期的金融改革致使企业融资的渠道越来越集中到证券市场这么一条路上,资金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企业都在争取以最少的公关资金换取最大的融资规模,而且这些资金几乎都是不用分红,不用归还的资金。”

  “漏洞明显则是制度温床的另一重要原因。”韩志国如此说道。他认为,如果我们规定上市企业必须盈利,而且有盈利数据的具体要求,那么上市企业就不会有圈钱的冲动。“但我们现在的法规没有做到明晰化、标准化。因为这样一来行政权力就会被缩小。这是一些政府官员所不愿意的事情。”韩说道。

  韩志国呼吁:“一个门庭若市的证监会是搞不好证券市场的,只有等哪天证监会门可罗雀了,中国的股市才有了希望!”

  王小石事件如何善后?

  “王小石事件的出现,不仅仅是伤害了证监会的威信,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中国股市的内在机制。”韩志国指出。他预言:“抓住王小石仅仅是抓住了马铃薯的一根秧,地下还埋着一大串。王小石事件不会就这么简单结束的。”

  对于如何看待王小石事件,王连洲说:“王小石事件反映的是个人违法违规问题,不能把证监会的所有人员都‘泛王小石化’。但对待这一事件也不能单纯从技术层面解决,而应该从落实《国九条》的高度,从证券市场制度改革的层面全局性地考察。”

  “目前舆论都在讨论证监会的自我监督问题。从立法的角度看,任何部门都应该受到权力制衡,这不仅仅是指监督管理证券市场的中国证监会。”王连洲接着指出。

  记者注意到,面对市场关于王小石事件的讨论,日前,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作了微妙的回应。

  屠光绍说:“今年以来,在完善证券发行和上市核准机制方面,证监会完善了发审委制度,从过去的封闭和不透明发展到现在的开放透明。现在负责审核企业上市资质的发审委委员名单都是公开的,每个企业都知道具体负责审核的委员名字,因此不再存在买卖发审委委员名单的可能。”

  屠光绍指出,除了透明证券发行机制外,为了落实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中国证监会今年还推出了发行上市的保荐制度。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征求意见,制订股票发行价格的询价制度,虽然还没有正式推出,但今年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动作了

  而近期,证监会发行监管部有关负责人也指出,证监会将要对发行体制进行三大变革,一是保荐制,二是发审委体制改革,其中还包括证监会的审核制度以及审核机构调整,三是出台询价制度,总体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

  据悉,证监会发行部下属的三个处室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的IPO和再融资申请将分开审核。原来负责“IPO和再融资公开募集文件及法律意见书等法律文件进行审核”的发行审核一处、负责财务审核的二处将扩充至四个处,发行监管处改为发行审核五处。另外,新的证监会内部的职责分工细则已报证监会领导审阅。

  市场也都注意到了来自证监会改革的新举动。对此,王连洲建议,为改变行政化后资源稀缺导致的寻租问题,应该从消除寻租的根源入手。他认为监管部门掌握企业上市的“生杀大权”,而企业获得“上市权”后一上市就圈几个亿,形成圈钱效应。监管者和上市企业的“紧密关系”往往会导致寻租现象的产生。因此证监会有些职能需要根据市场化的原则,该放就放,今后应更多地承担仲裁监管职能。

您从王小石被捕事件中看到了什么?
纯属王小石个人问题
新股发行审核制的缺陷
监管部门自身权力与责任失衡
公司为了上市不择手段

  相关专题:

  王小石背后的发行潜规则

  证监会高层表态:

  屠光绍阐述证监会改革12字思路 称发审工作透明

  屠光绍称买卖发审委委员名单现象不可能再出现

  屠光绍微妙讲话 证监会高层首次回应王小石案

  最新报道:

  王小石已承认受贿20万 隐秘资金通道独家调查

  王小石事件使公信力再临挑战 发审委或半数改选

  证监会王小石被关押在看守所 待批捕令下达后

  证监会王小石被提请逮捕 凤竹纺织否认与其有染

  传闻与澄清:

  独家:九富投资客户名单出现晨鸣与双汇LOGO

  新浪独家:深圳九富称与王小石并无任何瓜葛

  深圳九富浮出水面 多家公司可能卷入王小石事件

  东北证券高层回应王小石案:不认林姓投行人员

  王小石案再曝内情 一东北证券前员工涉案

  此前报道:

  传证监会发行部一官员被检察机关带走配合调查

  检察机关带走证监发审官员 发行潜规则或将曝光

  《财经》:证监会发行部一官员疑售发审委名单

  检察机关带走证监发审官员 发行潜规则或将曝光

  相关评论:

  王吉舟:王小石丑闻与菜市场上的证监会

  证监会工作人员东窗事发:谁监管证监会

  王小石及其合伙人获利甚丰 发审委名单值多少钱

  传证监会发行部一官员被检察机关带走配合调查

  失衡的权力与责任 给王小石创造了奇妙的生意

  检察机关带走证监发审官员 发行潜规则或将曝光


邮件订阅:
  订阅《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您将免费获得经过精心挑选,把握市场脉动的投资信息。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订阅 退订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