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股市盘点:监管创新不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7:33 财经时报
2007年中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的股市超越了绝大部分人的想像力,几乎所有的纪录都被改写。 看上去,不断被刷新的是指数的高点和成交的水平,但实际上正在被刷新的却是整个市场。这是一种有层次的推进,首先是股本结构,其次是核心品种构成,再次是市场的筹码成本,然后是投资者的结构,最后是市场整体的交易规则以及运行方式。 梳理今年具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监管工作可以发现,通过扎实推进改革,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些措施无不紧紧把握住了市场的阶段性特征,切中重大问题,因时因势调整、创新。 回顾即将逝去的一年,不断高涨的投资热情使得一些原本应引起重视的闹剧却静静地淹没在市场的喧嚣中。 杭萧钢构,一家本在中国A股市场并不起眼的上市公司,在2007年突然成了轰动中国乃至世界投资界的焦点,344亿元大单、十余个凶猛的涨停板、股价异动后引发的调查和争议、一堆至今未能寻找到答案的重重悬疑;一家名叫*ST金泰的股票在今年7月至9月期间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43个涨停次数之最,其幕后至今仍迷雾重锁;一个自诩为“散户保护神”的“带头大哥777”,今年2月以来,因其博客在股民圈中迅速走红,东窗事发之日,才知道此人并非自诩的那样神圣;基金经理因个人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违规投资活动,引发了“老鼠仓”事件…… 诸如此类的个案不过是资本市场中的冰山一角,种种现象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面貌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发生奇迹改变,但所能确定的一个结论是:在业已发生的牛市行情中,所铸造的不仅是投资者的信心,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设和更为严格的市场监管,一年牛市所恢复的市场信心只能昙花一现。 诚然,监管层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在坚持法治先行的原则基础上,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新兴加转轨”市场特色的立法道路。 首先是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重构,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主体,证券期货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相配套的、比较完备的、多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 毋庸置疑,这些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对于规范股市交易、增加透明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在执法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专门的行政处罚委员会的建立等,使得执法机制、执法程序、执法行为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在已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和多层次的监管执法体制框架内,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市场组织实行自律监管,专业服务机构发挥独立审查和把关作用,这些都使得监管者的监管水平在不断提升。 但必须看到的是,资本市场具有操作技术专业化、信息高度透明、资金流动量大而迅速、博弈纷繁激烈等特征,必然要求监管层以更为严格的监管举措来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2007年资本市场监管大事件 加大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监管,实质上已经成为2007年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信息披露所涉及到的“三公”原则,实为市场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而如何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则是世界性的资本市场难题。对信息披露监管,证监会采用辖区监管责任制,建立交易所、证监局、上市部“三点一线”的监管分工架构。- 打击内幕交易 在股份全流通后,公司并购、资产重组越来越多,各种内幕信息随之增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股价并从中获利的动机随之增强。这种情况下,证监会在10月出台了《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对当然内幕人、法定内幕人、规定内幕人和其他途径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举证责任进行了合理划分。- 执法体制改革 11月证券执法体制又发生了重大改革: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设立,下设办公室;合并稽查一局、二局为稽查局(首席稽查办公室);设立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此次改革,从制度上确定了证监会几年来推行的“查、审分离”模式,形成了调查与处罚权力的相互制约机制,提高了执法的专业、效率和公正水平。- 确立监管新标准 证监会向派出机构下发《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工作指引(试行)》和相关通知,标志着“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的全新分类监管思路已进入落实阶段。《指引》规定,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计分的高低,将证券公司分为5大类11个级别。- 推进合规管理试点 证监会推动的“分批指导证券公司设立合规总监、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悄然展开,中金公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平安证券、国金证券和泰阳证券向监管部门报送了试点实施方案,并着手确定合规总监人选(CCO),合规监管理念与财务风险监管理念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