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立:股改一周年红五月 警防庄家再次出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1: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特约评论员 尹中立 5月是中国股市的特殊月份,大多数年份的5月,股市都是上涨的,最难忘的要数1999年的5月份了,著名的5·19行情就是从五月启动的,因此,在股票市场有“红五月”的说法。毫无疑问,今年的五月可能是5·19行情之后又一个精彩的“红五月”了,股市在五一长假之后的井喷表现让最乐观的投资者可能都始料未及。
面对股市的不断上涨,各方不乏一些赞歌式观点,认为“股改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等等。但是,股价的上涨恰恰是股改一些不良效应的体现,它验证了笔者对股改的估计:使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成为庄家,助长股市的投机,不利于股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股市的发展历程看,2001年之后的市场不断下跌的危机使我国股市的投资理念逐渐从投机转向价值投资。我国股市的顽症是投机太甚,各路庄家四处出没,1999年至2001年的3年时间里更是如此,但2001年之后,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超常规”发展及证券公司和私募基金的衰落,证券投资基金成为股票市场的主导力量。这段时期的市场不断下跌,市场的投资理念逐渐从“投机”转向“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开始确立是市场下跌的产物,因为基金要在逆市中生存,就必须采取被动的防守投资策略。 从股市的可持续发展看,价值投资是正确的投资理念。但2005年5月开始的股改使价值投资理念存在的基础得到动摇。最根本的原因是上市公司成为股市生态中的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加入到股市博弈中来,上市公司开始替代证券公司和私募基金成为股市中最活跃的“庄家”,几乎消失的“庄家”又重出江湖。上市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一起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与证券投资基金倡导的“价值投资”的理念不同,一些上市公司擅长的是编织“成长”的故事。对于大型国企类上市公司来说,管理比较规范,决策的程序完善,操纵自己股价的可能性不大。操纵自己股价的往往是市值较小的上市公司,尤其是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当它们体会到了“资本运作”的甜头后,可能会荒废自己的主营业务,专门从事股票市场的投机活动,它们会编织各种各样的“成长”故事,诱导投资进入。在证券公司和私募基金主导市场的时代,“成长”故事就曾经得到过发挥,但那个时候是被动的发挥,是上市公司为了配合庄家而进行的冒险之旅,多少有些不情愿。现在完全是主动出击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冒险。“东方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和“银广夏(资讯 行情 论坛)”是5·19中最经典的“成长”故事,或许当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成为新的庄家之后,“成长”故事会演绎得更加精彩。 当市场越来越热闹时,大盘股的老成持重显然不能满足急功近利、性情急噪的投资者的需要,他们需要不断翻番的故事刺激,“成长”的理念将会取代“价值投资”理念。这对于投资基金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因为它们无法在小盘股中狼奔豕突,基金的投资理念被市场所遗弃的时候,基金也将被市场边缘化。除非适应市场的变化,专门搞“成长基金”、“小盘股基金”、“中小板基金”。 在股改一周年之际,每天有上百只股票被封在涨停板上,日交易量从200亿到300亿,再到400亿、500亿。但是,市场不能再次进入群魔乱舞的时代。要防止的是,当众多上市公司开始动员起来时,股市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投机时代,“价值投资”不再是唯一适用的投资理念。 股市活跃不全是股改的目标,主流的观点是“股改可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股价的形成机制”等,但在股改一周年之后,我们除了看到股市活跃外,还需看到更多的东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