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刘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靠合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1:05 证券时报

  刘锐

  上市公司综合治理又迈出新步伐。继国务院批转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后,11月4日,由证监会、国资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就贯彻落实《意见》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会议各方一致表示,将加大工作力度,齐抓共管,构建上市公司监管协作机制,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合力。

  从11月2日国务院批转意见到11月4日,工作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有关方面工作确实是高效率。深入切实贯彻“国九条”的相关指导方针,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自身“内功”固然关键,但在我国

资本市场这个“新兴加转轨”的特殊阶段,“外力”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督促和支持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相关各方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对于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合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味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不留死角。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与上市公司打交道的部门很多,因此,《意见》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求建立协作监管体系。在此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小组专题会议上,有关部门对照《意见》所提出的要求,根据各自的权责职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国资委明确提出明年底之前全部偿还侵占的上市公司资金;税务总局表示提供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纳税情况;公安部则称要提升

证券犯罪的移送查处效力,协助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高管人员的监管,及时采取边控措施;国家工商总局表示要提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信息,及时通报抽逃资金、虚假财报等情况。这些措施,有的是对付控股股东及高管人员违法违规的新式武器;有的则是已有措施的强化。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几大部委有关负责人此次联席坐诊、共同把脉上市公司质量问题,除了上面一些治标之术外,治本之策尤其重要。如国资委提出的三大措施中,其中二大举措皆属治本之举。一是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改制上市,使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 二是通过体制创新,改善国有控股股东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作为源头的上市公司“清澈”了,今后证券市场受“污染”的危险就会减少许多。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建设高效、灵活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有效的协作监管体系,将是实现这一切的重要保证。只要相关各方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打赢这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夯实资本市场根基的战役是可以期待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