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宏观:社保征缴改革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什么问题

招商宏观:社保征缴改革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什么问题
2018年09月09日 16:46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来源:轩言全球宏观

  核心观点:

  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但“2019年1月1日起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件旧事却以“个人实际到手减少”、“企业补缴压力严重、未来征缴规模大幅上升”等理由蹭上了热点,引发市场普遍担心。

  这是一件早就确定并实施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担心?从时间来看,2月28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为提高社会保险资金征管效率,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7月20日《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要在2019年1月1日实现全国统一。当前,各地都先后开始了自主的行动,其现实状况、改革执行进度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补缴工作并不会在9至12月集中推动,补缴压力也不是全国同步出现的。分地区、分行业对待这一风险可能会更准确。

  过去五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差额分别是7337、6825、7024、6675、10009亿元。就全国整体而言,目前社保资金目前并不存在缺口。事实上,这次市场焦虑情绪的出现,其实反映的是大家对社保体系本身的一些忧虑,特别是未来的老龄化趋势和区域之间的分化问题。

  首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出现在2010年,老龄化的加剧将会增加社保支出减少社保收入,导致社保资金收支压力。但是,应对老龄化压力的核心政策,应该是开放二孩生育、国资划转社保、延迟退休年龄等更长期的政策,严格征收所产生的力量相对有限。

  其次,目前社保基金的区域差异确实巨大,过去几年里地区差异越来越严重,这也是2018年开始建立中央调剂制度的原因所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当期结余、累计结余两个指标来观测,以养老金为例。(1)当期结余:2016年广东省超过千亿,遥遥领先;超过百亿的10个省份中有7个处于东部地区,当期结余为负的7个省份中东北三省全部位列其中,特别是黑龙江连续四年为负,连续六年垫底。(2)累计结余:2016年末,广东省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超过第二名北京一倍多,占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19.8%。有11个省份的累计结余超过千亿,占全国累计结余的75.1%,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累计结余在500亿以下的省份除天津外全部处于西部和东北,累计结余为负的目前仅有黑龙江。

  一图一观点

  一、社保改革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吗?

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但“2019年1月1日起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件旧事却以“个人实际到手减少”、“企业补缴压力严重、未来征缴规模大幅上升”等理由蹭上了热点,引发市场普遍担心。

 

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市场预期做出了快速反应,提出:“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虽然这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市场焦虑,但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关注。

 

首先,这是一件早就确定并实施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担心?从时间来看,2月28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为提高社会保险资金征管效率,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7月20日《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要在2019年1月1日实现全国统一。当前,各地都先后开始了自主的行动,其现实状况、改革执行进度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补缴工作并不会在9至12月集中推动,补缴压力也不是全国同步出现的。分地区、分行业对待这一风险可能会更准确。

 

其次,中央提出社保改革的目的是“为提高社会保险资金征管效率”,而市场上的一种解读则是“社保资金缺口不断增大”,到底哪一种说法更符合现实呢? 

过去五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差额分别是7337、6825、7024、6675、10009亿元,就全国整体而言,目前社保资金目前并不存在缺口。社保基金之中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占比最大。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6614 亿元,支出40424 亿元,当年收支差额6190亿元,年末累计结存50202 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7932 亿元,支出14422亿元,年末统筹基金累计结存13234 亿元。就全国整体而言,也都不存在缺口。

事实上,这次市场焦虑情绪的出现,其实反映的是大家对社保体系本身的一些忧虑,特别是未来的老龄化趋势和区域之间的分化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出现在2010年,老龄化的加剧将会增加社保支出减少社保收入,导致社保资金收支压力。但是,应对老龄化压力的主力政策,应该是开放二孩生育、国资划转社保、延迟退休年龄等更长期的政策,严格征收所产生的力量相对有限。

其次,目前社保基金的区域差异确实巨大,过去几年里地区差异越来越严重,这也是2018年开始建立中央调剂制度的原因所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当期结余、累计结余两个指标来观测,以养老金为例。(1)当期结余:2016年广东省超过千亿,遥遥领先;超过百亿的10个省份中有7个处于东部地区,当期结余为负的7个省份中东北三省全部位列其中,特别是黑龙江连续四年为负,连续六年垫底。(2)累计结余:2016年末,广东省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超过第二名北京一倍多,占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19.8%。有11个省份的累计结余超过千亿,占全国累计结余的75.1%,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累计结余在500亿以下的省份除天津外全部处于西部和东北,累计结余为负的目前仅有黑龙江。

  二、美国衰退概率大吗?

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在二季度达到2.9%的高水平和美债收益率的愈发平坦,市场上担心美国经济见顶甚至陷入衰退的声音在增加。圣路易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平滑后的美国衰退概率”指标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一个参考。这一指标来自于基于四个月度指标的动态马尔可夫切换模型,这四个指标分别是非农就业、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转移支付的实际个人收入和实际制造业和贸易销售。2018年6月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模型测算的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为0.32%,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意味着从经济数据角度看暂没有显现出衰退的迹象。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美股下跌也被认为领先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从最近的两次衰退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看,FRED的指标更早给出了信号,但考虑到FRED指标的公布在时间上滞后3个月,美股与FRED指标的信号基本同步,FRED指标可以作为美股下跌趋势和美国经济恶化的一个确认。

  三、下半年需要多大力度的基建投资

随着美国对华2000亿商品征税听证会的结束,中美贸易战将进一步升级,出口不确定性对下半年经济稳定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增大。外部形势的恶化需要内部稳增长措施的对冲,若投资增速继续延续上半年的颓势,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势必被打破,对于政府而言,改善投资需求基建投资是重要的抓手,那么基建投资回升到什么样的水平就能够稳定投资形势呢?  

今年前7个月,包含电力投资的基建投资增速仅为1.9%,比去年同期放缓15个百分点左右。基建投资是拖累今年整体投资表现的主要因素。假设年末基建投资增速恢复到2.5%,那么即使制造业投资增速从当前的7.3%回落到7.0%,房地产投资增速从10.2%回落到7.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能保持6.0%,与上半年增速持平。可见,只要年内基建投资增速能够触底回稳,那么整体投资形势就不会进一步恶化。这也意味着下半年的稳增长并需要过度的刺激可能就能有效,而且有节制地刺激基建投资,资金问题就不再显得那么尖锐。

  四、热点城市房租上涨情况

近两个月来,北上深等部分城市房租大幅上涨引起市场关注,对于房租上涨的原因众说纷纭,人口流动、资本、政策等因素都有一定道理。在此我们暂时不展开对原因的分析,而先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进行研究,我们有以下几个简单发现:

1、北上广深4大城市今年以来租金的同比涨幅维持在20%上下,在历史上属于非常高的水平,当然这可能也与2017年较低的基数有关;

2、从更大口径的情况来看,租金同比涨幅的变化几乎与以上4大城市保持了一致,呈现出一定的普涨状态;

3、从今年以来的单月环比涨幅来看,以上4大城市最高环比涨幅接近12%,但涨价最大的时间并非近两个月,而是在今年1月份,从1-7月份的平均环比涨幅来看,仅为2.5%,并不算高;

4、如果我们将热点城市的房价指数同比错位9个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房租价格的变动对于房价而言似乎具备一定的领先关系。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