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消失的扇贝第二季 海底存货到底是怎么算的

獐子岛消失的扇贝第二季 海底存货到底是怎么算的
2018年01月31日 21:26 界面

  獐子岛消失的扇贝第二季 海底存货到底是怎么算的

  獐子岛修正了2017年的业绩,原本预测近1亿元的盈利,最终转化为超过5亿元的亏损。

  张君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三年前,海珍品养殖公司獐子岛(002069)发生了著名的大规模扇贝绝收事件。扇贝出逃引发舆论哗然,三年过去,公司的一纸业绩预亏公告似乎宣告,扇贝们又“出走”了。

  1月30日晚间,獐子岛修正了其2017年度业绩:原本预测近1亿元的盈利,最终转化为超过5亿元的亏损。与此同时,獐子岛聘请的审计机构大华会计事务所宣布,獐子岛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

  除了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獐子岛还表示,在去年第四季度,受底播虾夷扇贝肥满度下降、境外扇贝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的原因,公司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及毛利下滑,部分库存扇贝类产品出现减值,这也导致了公司四季度业绩与原业绩预测偏差较大。

  一位四大资深审计师对界面新闻称,因为A股的上市公司只有年报需要查存货,不像美股季报就需要查,所以獐子岛之前未发现存货异常,而在第四季度出现大规模跌价计提从事务所的角度来看是有可能的。目前大华在年报之前就发了这个公告,应该也是即将要年审,在这之前记损失来规避年报的风险。

  受獐子岛利空消息影响,做粉丝的双塔食品(002481)与做味精的莲花健康(600186)在1月31日双双大跌。双塔食品于31日震荡下行,盘中股价创4年以来新低,最低达4.33元,收跌9.77%。莲花健康则在午后闪崩跌停。

  目前,獐子岛尚处于停牌之中,该公司称将不晚于2018年2月5日(星期一)披露存货盘点结果并复牌。

  公开资料显示,獐子岛于2006年登陆A股,是一家集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冷链物流、渔业装备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

  这种“靠海吃海”的属性决定了獐子岛对天气变换极为敏感,早在2014年10月,獐子岛便曾发布公告称,受北黄海冷水团影响,公司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决定对受灾害影响的海域存货放弃采捕,并进行核销和计提跌价准备处理,合计影响净利润7.6亿元。

  受此影响,獐子岛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巨亏约8.12亿元。公司股价也因此一路下挫,截至2014年年底累计跌幅超过20%,包括社保基金、中国人寿在内的众多机构纷纷踩雷。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戴帽后,獐子岛最终在2016年成功扭亏。在去年前三季度,獐子岛业绩仍呈回升之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獐子岛实现营业总收入23.23亿元,同比增长6.65%;净利润7767.62万元,同比增长144.02%。

  眼下这家公司又爆出黑天鹅事件,一时间让投资者无法理解。

  据《中国经营网》报道称,早在今年11月,獐子岛便已出现采捕异常。一位核心人士称,“近期的确有某些海区的扇贝存在大量死亡的情况,但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结论,而且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獐子岛。”

  就此,界面新闻联系大连海洋大学杨君德教授,后者曾为獐子岛提供技术支持,在说明采访来意后,对方匆忙挂断电话。

  一位海水增养殖业内人士则对界面新闻表示,“天灾”导致海产绝收很常见,洪水、海水盐度发生变化都有过绝收的案例,獐子岛具体为何会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存量大规模下跌,这个有待企业内部人员解释。界面新闻致电獐子岛,电话始终未有人接听。

  上述审计师对界面新闻称,海产品是属于生物性资产里面最为特别的一部分,肉眼不能看到,所以也是最容易舞弊的重点行业。从目前这家公司的情况来看,可以说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漏洞,具体为何会出现存货跌价,是否存在恶意欺瞒,需要通过现场调查才能知道。

责任编辑:张恒

扇贝 *ST獐岛 存货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