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撤离新三板有意IPO 新湖系是否达标成最大不确定因素
这是该公司7年来第三度进军主板市场,但乏善可陈的业绩、补丁连连的2017年年报为其上市之路蒙上阴影
《投资时报》实习记者 周与琴
继南京证券之后,又一家券商拟摘牌新三板并冲刺A股IPO。不过,作为已诞生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一度凭借注册资本位居同业第五名的“前大哥级”金融机构,此番行动的结局就如同其多舛的命运,仍然难以预料。
5月2日,湘财证券(430399.OC)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发展需要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经慎重考虑,该公司拟申请股票在股转系统终止挂牌。目前,该议案已获其董事会审议通过。
一般来看,从新三板摘牌往往是递交A股招股书的前奏。若如此,可算是湘财证券历史上第三次向A股市场发起的冲击。
不过,据了解,湘财证券接受上市辅导已超过一年,但至今仍未正式递交IPO申请,这或许与其距离上市门槛尚有一定距离有关。今年3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严格要求,券商控股股东净资产“不低于1000亿元”,而2007年利用该公司连续出现巨额亏损顺利入主的新湖系,似乎难以达到上述标准。
做大股东净资产争取达标、出售部分股权退出控股股东地位、直接出售所有股权——市场人士给出的三条对策无疑让《新财富500富豪榜》第80位的新湖系主帅黄伟需要仔细斟酌,而这势必将进一步影响湘财证券A股上市进程。
与此同时,湘财证券的经营业绩也乏善可陈。其4.3亿元的2017年净利润表现,尽管较2011年至2013年的0.21亿元、1.6亿元和1.3亿元有明显改善,但较之2014年的7.99亿元,更遑论2009年的9.62亿元,差距依旧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一份错误连篇的2017年年报让该公司受到外界普遍质疑,来自股转公司的问询函更直指其六大问题。
“凡成事,其源于势,而势源于人”——得自中国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治企理念,跟随这家企业,已经25年。问题是,无论是势还是人,目前或许都非昔日可比。
营收两连跌
从2017年年报来看,湘财证券当年实现券营业收入13.48亿元,同比下降16.21%,而2016年该项数据的跌幅为46.86%。《投资时报》记者发现,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源自该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减少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变化。
具体来看,2017年该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64亿元,同比下降34.2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72.24%下降至56.66%。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97亿元,同比下降30.04%。
受市场影响,券商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手续费下滑已是行业普遍现象。而扩大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业务规模,拓展投行业、资产管理以及境外市场等业务空间,成为各大券商摆脱对传统经纪业务依赖的新路径。
颇有意味的是,曾经以业务创新拿下多个“业内第一次”的湘财证券,经纪业务依旧是其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资管业务过去一年带来1.7亿元收入,但同比仅微增0.31%。至于投行业务更出现大幅下跌,同比下降70.62%至0.8亿元。
相比营业收入,净利润的表现稍令人欣慰,微幅上涨0.82%至4.3亿元。但其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均报下跌,跌幅分别为6.11%和9.7%。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通过减少营业支出为其净利润增长作出不小贡献。2017年,湘财证券营业支出为8.01亿元,较上年减少2.53亿元,降幅24.02%。其中,由于营改增,公司税金及附加减少0.16亿元,降幅为71.74%。减少额度最多的是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52亿元,降幅63.06%。
该公司解释称,这是由于本期对价值出现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较上期减少。不过,截至2017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8.23亿元,增幅302.97%,这其中主要是货币基金和债券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29.22亿元,增幅247.47%。但值得警惕的是,湘财证券并未对新增的买入贩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此外,其业务及管理费用也减少0.62亿元,同比下降8.19%。
财报编辑粗糙
在湘财证券今年3月13日披露的2017年年报中,出现了不少于6处的正式年报中少见的红字批注。据了解,这些批注是挂牌公司在编辑年报时的提示信息,一般不会出现在正式年报中。而作为一家老牌金融机构,湘财证券这份花花绿绿、满是“补丁”的年报,显示出其年报编辑工作的粗糙和业务能力的不逮。
除了年报编制粗枝大叶,湘财证券年报中还存在着诸多“疑点”。
4月25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股转公司)对该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内容涉及公司的结算备付金、债券资产大幅变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待售资产的核算、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支出等六大问题。
如在结算备付金方面,湘财证券结算备付金的附注项目直接按币种划分进行披露,而并未按结算备付金类别披露;对持有的待售资产,湘财证券对于拟出售的被投资公司的股权,在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备案手续均未开展的情况下,就事先把该部分股权投资从长期股权投资中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核算;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支出上,湘财证券年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明细披露项目,未能与收入明细项逐一对应,也存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支出明细项不匹配的情况。
此外,上述提到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也受到股转公司的质疑。股转公司要求湘财证券解释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交易品种与交易对手,及业务类别分别披露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直接存在的逻辑关系的合理性,以及资产减值准为0的原因,同时说明将部分买入返售获得的证券用于正回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等。
对于上述六大问题,股转公司要求湘财证券作出书面声明,并在5月5日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其公司业务部,同时抄送主办券商。然而,就在此时,湘财证券拟从新三板摘牌的消息开始甚嚣尘上。
记者注意到,湘财证券的内控问题并非“新生事物”,还曾由此多次遭到监管处罚。早在2016年8月,股转公司就因该公司存在违规开户等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违规行为,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当年9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湘财证券从业人员存在违法买卖股票案件;10月,湘财证券又收到股转公司出具的采取约见谈话、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原因是其在督导利昌科技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正确的业务指导。
三度闯关IPO
无论背负湖南财经学院最年轻系主任名声创办湘财证券的陈学荣,还是由地产转战金融版图低调潜行的新湖系话事人黄伟,这家起于三湘发迹于浦江的券商从未断过上市的念头。
早在2011年,就有消息称该公司有意并购财富证券谋求上市。2012年,这一计划悄然终止。2015年,大智慧(601519.SH)拟斥资90亿元收购湘财证券100%的股权。基于互联网+券商的充分想象空间,前者甚至连拉12个涨停。但随后,大智慧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次年3月宣布终止重组。湘财证券曲线上市的二次尝试再度以失败告终。而受该宗财务造假案牵连,湘财证券董事长林俊波也遭证监会处罚。
经历两次失败后,2017年2月,湘财证券决定接受中信证券的辅导,拟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只是,这一次先等来的是湘财证券拟摘牌新三板的消息。湘财证券并非第一家拟先行摘牌后再冲刺IPO的券商,此前,南京证券即从新三板摘牌,并最终成功IPO过会。今年1月,华龙证券也发布公告称,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需要,华龙证券拟申请在股转系统终止摘牌。
有新三板专业人士表示,提前摘牌或许是顾虑到股份清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与诸多披露IPO后摘牌的企业不同,湘财证券挂牌以来仅有两个交易日发生过交易,“三类股东”问题似乎并不构成困扰。
考虑到湘财证券此前在财报中出现的严重纰漏,市场有观点认为,其匆忙摘牌或有想要规避股转公司的监管嫌疑。
“在一个严监管的大时代中,小聪明有时反误大事。”一位市场观察家说。
责任编辑:张恒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