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二度冲刺IPO前夕被取消审核 是因为产品问题?

丸美二度冲刺IPO前夕被取消审核 是因为产品问题?
2018年08月01日 09:0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新浪财经私募梦想创业营即将结束报名,该项目致力于打造私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黄埔军校”,个人机构赛并行,明星导师助阵,挖掘最牛私募达人!【速速加入】

  丸美二度冲刺IPO前夕,审核突然被取消,是因为产品问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 IPO日报   王敏杰

  如果一切顺利,广东丸美股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丸美股份”)的IPO申请将在7月31日召开的第113次发审会上会受审通过,不过,证监会的一则消息将此事“中止”。

  7月30日,证监会发布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113次工作会议公告的补充公告,表示鉴于丸美股份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113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对此,证监会方面并未给出更多信息。不过,有消息称,目前,监管层对于公众健康和医药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而丸美股份此前也存在产品质量问题,针对一些情况其需要进行补充说明。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丸美股份方面,不过截至发稿,其并未给到回应。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丸美首发审核取消并非因其上市存在实质性障碍。“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没有太实质性的问题,更多是在上会前有些材料要补充或者有情况要说明。有可能时间要推后。”

  二度冲刺IPO

  根据公开资料,丸美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各类化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目前公司拥有“丸美”、“春纪”和“恋火”三个品牌。

  这已经是丸美股份二度冲刺IPO。

  2014年6月,丸美股份第一次向证监会递交了IPO申报材料。2016年11月16日,证监会召开了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2016年第161次发审委会议,丸美出现在审核名单之列。

  不过,是次丸美股份的IPO申请未获通过。当时丸美在发审会上主要有两大方面受到了质疑,原因之一为经销模式的具体信息。

  2017年7月,丸美股份在证监会网站再度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登陆上交所,计划募集资金约5.84亿元。今年3月份,其针对招股书进行了披露更新。

  根据最新的招股说明书, 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丸美经销收入分别为 10.96亿元、10.63亿元和 11.7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92.02%、87.99%和 86.54%,从比例上来看,已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目前持有丸美股份的股东共有3名,为孙怀庆、王晓蒲和L Capital Guangzhou Beauty Ltd.,分别持有公司81%、9%和10%的股份。孙怀庆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王晓蒲女士为公司董事。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丸美账面上的货币资金达11.03亿元。在业界看来,这家日化企业并不缺钱,而其着急上市或是与进入的资本有关。目前,丸美是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L Capital在国内投资的唯一美妆品牌。

  “对于企业来说,上市有两个原因,一个本身缺资金,需要尽快融资,这一点上互联网企业表现得强烈,而丸美这一类的快消品企业这方面的需求则没有这么紧迫。另一个就是从投资者的角度,他们希望尽快退出,IPO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中略资本创始人高剑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曾多次涉及产品质量问题

  对于快消品来说,产品质量问题向来为大众所关注。在丸美2016年IPO被否时,其未披露丸美产品曾被食药监部门检查及处罚的情况正是被外界质疑的另一个点。

  在今年3月份的这份最新版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风险提示中,丸美在经营风险项下的“产品成分与批件及标签标识不符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中披露称,2016年8月至9月期间,丸美科技生产的春纪美白防晒乳产品、丸美防晒精华隔离乳产品、丸美激白防晒精华隔离乳等 7 批次产品因检出防晒剂成分与批件及标签标识不一致被通告。

  据了解,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4月25日出具了《关于广州丸美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抽检通告相关事项的说明》,确认丸美科技已就产品成分与批件及标签标识不一致进行整改,相关措施符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化妆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前述披露的内容外,丸美还曾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过产品问题。

  例如,2017年9月6日,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总局关于24批次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145号)》中,广东丸美股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春纪美白防晒乳亦赫然在列。根据当时公布的通告,批号为E526023C/20180105的该产品检测结果是未检出样品批件及包装标识成分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在备注一栏,该产品亦被指出,经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现场核查为涉嫌假冒产品。

  高剑锋指出,对于丸美来说,质量问题很关键。“这要看丸美怎么说明和解释,包括后面质量问题上要怎么去解决。”在其看来,监管部门的出发点并不是说企业存在质量问题就不能过会,而是要看丸美在管控质量、提高产品的品质上有哪些举措和保障。“这是证监会希望看到的,丸美应该能够给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本土日化企业上市难?

  眼下,国内日化品上市公司并不多,2004年,两面针登陆A股,此后时隔13年,另一日化品牌拉芳才顺利上市。而在去年11月,珀莱雅也登陆资本市场。

  事实上,包括相宜本草、安婕妤等在早前亦有“冲击”过上市,但均未有结果。目前,除了丸美外,排队意欲登陆A股的日化企业还有毛戈平化妆品。

  对于日化企业为何寻求上市,早前,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曾向记者表示,一些具备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上市,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进一步的渠道扩张、产品研发和营销宣传,扩大知名度,推出符合本土消费者诉求且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根据欧睿、中怡康、尼尔森等第三方研究公司的预测和统计,中国日化行业整体发展正呈现新常态:整体市场增速放缓且放缓态势预计将持续,欧睿 2016 年底预测未来五年行业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6.7%,而根据 2016 年底最新的预测行业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9%,预计 2021 年市场规模可达到4859亿元。

  “这两三年日化企业上市速度快了些。此前,国内的日化企业好多经营比较困难,好的日化企业也不多。现在消费升级,给到了国内品牌机会,有些是复苏,有些就是全新的品牌进入。”高剑锋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过去日化企业的上市情况和行业的景气程度是一致的。另外,现在资本市场也鼓励消费升级,近几年,日化企业上市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目前,日化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而且前四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以化妆品部分为例,国内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4000 多家,国产化妆品种类接近50万种,生产企业数量可谓是众多。在业界看来,随着后续更多品牌对接资本市场,行业的整合兼并也将加剧。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