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批入摩名单:工行建行中石油成市值最大新增股

A股首批入摩名单:工行建行中石油成市值最大新增股
2018年05月15日 07:01 新浪证券综合

  来源:财经961

  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MSCI公布半年度指数成分股调整结果,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因子为2.5%。加入的A股将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分别占1.26%和0.39%的权重。中金此前预计,可能约有229只A股被纳入。

  “入摩”作为今年资本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已吸引不少全球投资者提前部署扫货,由年初截至上周五(11日),沪、深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达968.8亿元人民币,按年大增51.1%;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自从2月A股调整以来,海外机构增配A股近100亿美元,可见“入摩”威力。

  此次半年度调整将仍然以A股大盘股为样本空间,暂不会纳入A股中盘股,考虑此次调整将确定6月份首次纳入MSCI的A股最终名单,此次调整对中国A股非常重要。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此次调整主要会带来以下两点关键变化:确定6月份首次纳入A股的最终公司名单;大幅改变当前MSCI中国指数包括的海外中资股成分。

  MSCI表示,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石油三只A股是市值最大的新增个股。另外,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中将增加11只A股,剔除9只A股。

  MSCI指数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同时也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97%的全球顶级资管以MSCI指数为基准。2017年6月,美国明晟公司(MSCI)宣布2018年6月起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根据正式方案,初始纳入因子为5%,计划分两步走:5月半年度评审纳入因子2.5%,8月季度评审将纳入因子提升到5%。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A股纳入MSCI指数后的初始阶段,或将带来1000亿元的海外资金配置A股。

  受益板块的大猜想

  在初始纳入的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名单中,金融成分股占最高比例,其中银行无疑资金流入是最大受益方。有行业人士表示,投资者将首先关注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这将进一步带动蓝筹股行情。银行股作为收益稳定,风险较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大蓝筹股,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在宏观环境稳定、监管预期充分的背景下,重申银行股核心投资逻辑是坚守行业业绩趋势向上、基本面改善的大主线,建议关注底部拐点标的中信银行。大型银行的龙头估值地位尚未充分显现,龙头银行首选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同时关注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

  除银行板块外,证券、保险也在MSCI成分股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证券板块,中邮证券分析师程毅敏认为,板块短期估值压制更多在于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预期不稳定,但中期估值修复将是大概率事件。综合来看,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元证券兴业证券等被普遍看好。

  就保险行业来看,保单销售正逐步恢复增长,未来长端利率大幅下行风险不大,有望复制友邦的长期上涨逻辑。中信证券分析师邵子钦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平安、中国太平、中国太保等。

  首批“入摩”名单:

加入MSCI能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加入MSCI能带来多少增量资金?

  根据机构测算,A股初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ACWI指数,分别占比0.81%和0.1%,“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ACWI指数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6万亿和3.2万亿,据此估算大约有160亿美元资金可能会因跟踪MSCI指数而流入A股市场。

  虽然短期来看,市场情绪任然偏弱,但中期看,市场的机会是大于风险的。

  此外,陆股通(沪股通+深股通)将是海外跟踪MSCI资金进入A股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最近几个交易日,接连不断创出流入新高 !从下图看,加速迹象明显!

年初至今以来北上资金最爱加仓那些股?年初至今以来北上资金最爱加仓那些股?
目前有哪些个股被外资“举牌”:目前有哪些个股被外资“举牌”:

  总体来看,外资还是偏好盈利稳健、大市值的行业龙头,尤其是消费、医药、金融等板块的长线配置价值依然受到外资认可!

  最后,紧急加仓的港资近期有什么大动作?我们整理了5月以来来北上资金占流通A股变化情况:

  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戴彧认为,近期北上资金继续坚定流入,5月15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发布MSCI中国A股指数和MSCI中国股票指数及成份股名单,且距离A股正式纳入MSCI的时间节点愈加临近,因此从配置的角度看,投资者可对MSCI板块中的超大市值权重加以考虑。

  华林证券投顾业务部总经理胡宇认为,从时间配置的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如果短期从这个5月15号到6月份的话,可能是整个机构配置MSCI指数成分股,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但是过了这个6月份之后,有可能会存在这种获利回吐的压力。所以从这个长期配置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个逢低买入的机会,如果是有这种追高的话,可能会有一个追高风险。

  ◆来源:东方财富网、央视财经、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靖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