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立:新股发行加速等致2017年市场分化 今年望缓解

尹中立:新股发行加速等致2017年市场分化 今年望缓解
2018年02月27日 13:10 新浪证券综合

  来源: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电子期刊《原富》2018年第2期总第34期

  作者:尹中立、洪正华、梅子豪(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中航基金管理公司,中航证券公司研究所)

  2017年股票二级市场的总体特征是蓝筹股持续上涨,而中小市值的股票表现低迷。本文则分为三个部分对当前股市的特点、原因、趋势进行解读。第一部分,股价结构出现明显分化;第二部分,市场出现剧烈的分化的原因分析;第三部分,股市的未来展望。

  一、股价结构出现明显分化

  2017年股票二级市场的总体特征是蓝筹股持续上涨,而中小市值的股票表现低迷。通过表1的数据看出,2017年初市值越大的股票年度上涨幅度越高,反之,小市值的股票遭到了市场抛售。年初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股票有68只,它们在2017年的加权平均收益率超过25%,而市值小于50亿元的股票有518只,它们在期间的收益率为负,二者相差近40%,在我国股市的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分化的走势从不同指数上也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的指标股都是以蓝筹为主,二者走势基本一致,中证500的指标股以中小市值的股票为主,其走势与上证50及沪深300存在明显背离。指数的分化始于2016年第四季度,在2017年6月份之后分化进一步加剧。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2016年第四季度之前,代表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及沪深300指数与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500指数走势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二、市场出现剧烈的分化的原因分析

  二、市场出现剧烈的分化的原因分析

  蓝筹股与中小市值的股票走势为什么会出现剧烈分化?市场人士大多以价值投资理念逐步得到市场认同来解释,认为蓝筹股代表着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公司在市场竞争已经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盈利增长有保证,平均估值水平比较低,因此有长线投资价值。该观点用于网络科技巨头或许是成立的,但国内的股票市场里所谓的蓝筹股主要以金融、地产、家电、酿酒等传统产业为主,并没有“赢者通吃”这些特质,虽然有些公司在行业里具有一定垄断地位,但它们主要是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是这些公司的普遍现象,业绩增长水平难以持续保持较高的速度。以银行业为例,该行业的股票在蓝筹股里权重最高,即使忽略可能存在的坏账率上升的因素,商业银行的业绩增长已经处在微弱增长状态,业绩高增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们以相对指标(PEG)来衡量(PEG=市盈率/盈利增长率)股票的投资价值,蓝筹股并没有比中小市值的股票有明显的优势(参见下图),从该指标的走势看,2016年11月份之前,蓝筹股与中小市值股票的PEG并没有差异,二者波动趋势完全一致。在经过2017年蓝筹股价的大幅度上涨之后,蓝筹股的PEG指标迅速上升,而中小市值的股票PEG指标却在不断走低,蓝筹股的PEG指标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小市值股票的蓝筹股的PEG指标,这说明蓝筹股相对于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已经偏高,并无估值优势可言。

  从时间看,股价分化现象出现在2016年第四季度之后,在2016年9月份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蓝筹股的走势都弱于中小市值的股票。例如: 2012年底到2014年蓝筹股指数一路下行,而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在这一年多时间涨了80%左右。

  因此,用价值投来解释市场股价的分化在逻辑上难以成立,也不符合股市的历史表现。

  我们认为,2017年股价出现分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1、新股发行加速导致股价分化。

  市场股价的分化从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与新股发行开始常态化的时间一致。要理解其中的逻辑需要从股票定价理论说起。从股票市场的定价理论来看,股价是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股价取决于三个变量:第一个变量是现金流的预期,第二个变量是无风险收益率,第三个变量是风险溢价。股价与第一个变量成正比,与后面两个变量成反比。除了这三个变量之外,从理论上来说,其他的所有的因素和股票市场定价都没有关系。

  但A股市场的股价,不仅仅取决于现金流的折现,所有的股票都包含着壳的价值,这是A股之特色。股票存在壳价值与我们的IPO的制度存在行政管制有关。IPO的发行数量和节奏,甚至发行的价格都是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而成熟市场,包括中国的香港市场,实行的是注册制,公司只要符合条件,随时可以发行。在这种随时可以发行的情况下,股票的壳是没有价值的。

  壳价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IPO的成本(IPO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财务成本及灰色成本)。当IPO处于暂停状态,或IPO排队的公司很多而新股发行的速度比较慢时,IPO的成本预期上升。准备IPO的公司都会聘请中介机构入场,每年都要向这些中介机构支付费用,这些费用支出就是IPO的财务成本。另外,IPO的过程中还要支付各项灰色的费用。IPO准备的时间越长则支付的各项成本就越高。IPO在2013年前后曾经暂停了2年左右,IPO排队的数量有600多家,上市过程变成了漫长的等待,壳价值在此期间必然上升。

  壳价值除了受IPO的成本影响之外,还与借壳重组的政策及二级市场行情有关。向一个壳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时候,在二级市场会实现超额的收益,该收益的高低与二级市场情况直接相关,当行情处在牛市之时,向壳公司注入资产会获得比熊市高得多的收益。所以,壳的价值=IPO的成本+借壳收益。

  我们可以把沪市市值最小的50家公司视作壳公司的样本代表,把这些公司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做出一个指数,这就是中国壳价值的走势图(见图3),从壳价值走势图可见,在2014年年初到2016年的第四季度的近两年时间里,壳价值是快速上涨的,尤其是2015年7月份之后,尽管经历了股灾的冲击,但壳价值在股灾之后迅速创了新高,可见壳公司的二级市场股票活跃程度远远超越其他股票。期间壳的价值涨了200%多,主要原因是IPO暂停,2015年曾经有数起中概股回归的案例,进一步刺激了壳价值的上升。

  壳的价值在2016年的第三季度达到最高,每个壳的价值大约到了30-40亿左右。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新股发行速度加快,新股排队的时间成本降低,所有的准备借壳的资产,都准备报IPO,所以壳价值迅速贬值,从30亿到40亿贬值到现在的15至20亿左右,贬值了约50%。

  对于绩差股而言,其股票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壳价值,因此,壳价值的波动对绩差股的影响远比大盘蓝筹股股敏感。

  在壳价值贬值背景下,“抓大放小,买入蓝筹股指数,卖出中小板指数”才是正确的对冲操作策略。这正是我们在2017年初预测的(参见《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7年)),市场运行的结果与本人的预测基本一致。当这种对冲操作策略被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效仿,股价的分化趋势就逐渐得到强化。这就是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小创下跌,而蓝筹股创新高

  2、“国家队”资金的持仓调整,加剧市场的分化

  自2015年7月份股灾之后,政府救市所投入股市的资金俗称“国家队”。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资金一直是市场不能忽视的存在,因为该机构拥有的股票市值(或资金总额)超过了市场中任何单一机构。尽管该资金规模一直缺乏官方权威的数据,但根据多种途径的测算,“国家队”的规模应该在1.5万亿人民币左右,它的一举一动自然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从总量看,国家队的资金数量不足股市总市值的3%,但考虑到我国股市以国有控股类的上市公司为主,实际流通的股票只有30万亿左右,国家队的资金规模是实际流通市值的5%左右。假如这1万多亿的资金重点配置在100只左右的大盘蓝筹股,则每支股票平均可配置100多亿的资金,可以直接左右这些股票的走势,对市场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市场的波动,至少是这些蓝筹股的波动。

  通过对比发现,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名单里,国家队资金从很多上市公司股东名单里消失了,而银行、保险等大盘股的股东名单里国家持股是在增加的。由此可以推测国家队已经从大多数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里撤出,而专注投资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蓝筹股。

  决定股价的是边际的资金增量。由于国家队的资金从2016年度开始有计划地从中小创股票里撤出,必然使得中小创股价受到抑制。相反,这些增量资金进入了少数蓝筹股,必然推高蓝筹股股价。只要该行为还继续,则股价分化将持续。

  另外,国家对资金对市场的频繁干预,降低了蓝筹股的风险溢价。2017年度,中证500指数出现2%以上下跌幅度的共有10个交易日,分别是1月16日、4月24日、5月10日、5月23日、6月1日、7月17日、8月1日、10月30日、11月17日、11月23日。在这10个交易日中,上证50指数有7个是上涨的,其余3个交易日收盘下跌,但下跌幅度只有0.3%左右,与中证500指数形成较大反差。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从盘面看,每当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总是有资金从下午2点多开始将蓝筹指标股推高,将上证50指数神奇地拉起来,而且蓝筹股的交易量明显放大,人为干预的迹象十分明显。该行为和现象不断重复降低了蓝筹股的风险溢价,扭曲了正常的股价形成机制。

  总之,国家队资金的行为对当前的股票二级市场扰动巨大。市场一直在揣测,这些资金的操作应该遵循什么制度或规则?它们的投资目的是平抑市场的波动还是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到此事的重要性,尽早给国家队资金立一个规矩。

  在国家队资金没有明确操作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只能通过揣测它们的操作思路来预测股价的未来波动趋势。或许国家队的资金在未来采取与2017年度相反的操作策略:即减持蓝筹股,增持中小创市场里的高科技类股票。因为,根据19大报告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战略任务,资本市场对此应该大有作为(该推测是否正确还需要验证)。

  3、供给侧结构性助推了股价的分化

  我们上一年度报告里已经提及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在股市里的表现,2017年度的股市表现对供给侧改革反应更加强烈。随着钢铁、建材、煤炭等行业去产能进程的加快,钢铁价格和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这些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明显得到改善,行业指数涨幅居前。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前11个月涨幅居前的行业有12个行业,按照行业指数涨幅由高到低,依次是:食品饮料(涨幅47.96%)、钢铁(涨幅43.02%)、家用电器(涨幅39.46%)、非银金融(涨幅23.35%)、建筑材料(涨幅17.75%)、银行(涨幅15.98%)、有色金属(涨幅14.95%)、电子(涨幅11.37%)、建筑装饰(涨幅10.76%)、交通运输(涨幅8.72%)、采掘(涨幅3.80%)、化工(涨幅0.52%)。

  其他16个行业指数涨幅为负,跌幅比较大行业有传媒、纺织服装、国防军工、综合、计算机等。这些行业曾经一度是牛股的集中营,本年度的行业表现都差强人意。

  4、A股被纳入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加剧了市场的分化

  2017年6月21日,MSCI宣布A股被纳入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这是我国股市在此时点之后走势分化进一步加剧的主要原因。

  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MSCI在全球不同市场都编制有当地市场指数以及全球综合指数,该类指数是绝大多数投资于全球市场基金选用的基准指数,也就是说,基金公司会根据MSCI指数中的公司权重来配置股票。

  MSCI将于2018年6月正式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A股被纳入MSCI指数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全球投资基金会配置A股。当然,这次A股被纳入的只是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其中只有222只股票被纳入其中。根据过往其它新兴市场被纳入MSCI指数或权重提高后被纳入的指标股便会有明显上涨。

  从短期看,加入MSCI指数系列的消息不会直接给国内市场带来大量资金,但该消息对市场预期产生较大冲击,尤其对纳入其中的指标股构成利好预期,对市场交易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据MSCI估计,全球目前大约有10.5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跟踪MSCI指数,其中约有2.8万亿美元跟踪全球市场指数,1.5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0.2万亿美元跟踪亚洲市场指数,A股在这三大指数中的初始权重分别为0.1%、0.5%和0.6%,将这些资金与纳入后A股在各指数中的初始权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踪这三类指数所带来的短期潜在资金流入量为:28亿美元、75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三者总计115亿美元。这些资金的数量相对股票市值而言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们是增量资金,对股价的边际影响不可忽视。

  三、股市的未来展望

  我们认为,导致2017年股市出现结构分化的因素将在2018年趋于弱化或逆转:

  1)新股堰塞湖基本得到化解,但真正实行注册制还为时尚早。从当前的政策动态看,IPO标准趋严,被否决的比例接近成,估计将有很多公司知难而退。我们估计2018年度的IPO数量将大幅度低于2017年度。因此,新股快速发行对中小市值的估值冲击接近尾声。

  2)2018年度没有重要的会议召开,“国家队”资金维稳指数的动机将减弱,而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力度或许增强。

  3)供给侧改革导致的价格上涨趋势在边际上趋于弱化,蓝筹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减弱。在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银行、保险的坏账风险将上升,业绩增长将受到冲击,蓝筹股的价值投资假设将被证伪。

  4)2018年将正式纳入MSCI指数,但其影响已经在2017年得到体现。蓝筹股的PEG指标已经处于高位,估值水平已经偏高,因此,蓝筹股的股价难以继续呈现强势。

  因此,从市场操作策略上,采取卖出蓝筹指数,买入中小市值指数将是正确的选择。2018年的市场机会应该属于中小市值的股票。但随着大量新股解禁股的上市流通,次新股将出现分化,一些优秀的次新股将脱颖而出,而没有业绩支撑的壳公司股价将继续下跌。

  从宏观政策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实施十九大蓝图的开启之年,会有比较多的主题投资机会。我们在上年度报告里预测的2017年度楼市降温没有成为现实,但随着2018年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取得进展,楼市降温成为大概率事件。将楼市降温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有利于股市走强,但如果楼市降温幅度过大,对股市同样是负面影响。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是2018年的重点工作,金融监管由鼓励创新到强调规范,市场的利率中枢将上移,将抑制股市估值的快速上升。

  总之,中小市值股票处于熊市末端,即使还有惯性下跌,那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蓝筹股有修正估值之需要,或许还会惯性上涨,但已经风险大于收益。市场仍然难以获得整体走强的可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