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老鼠仓会对基民利益造成一定损害
  在基金行业里,所谓的“老鼠仓”是指基金从业人员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待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其率先卖出个人仓位进而获利的行为。而参与基金投资的机构和普通“基民”的资金则可能因此有被套牢的危险,这显然会对基民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今年年初,证监会基金部也专门下发文件,意在通过加强对基金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证券投资的监管力度,进而杜绝“老鼠仓”事件的发生。文件要求各基金公司要加强对各自督察长的考核。基金经理在任职申请中将被要求上报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号和证券账户,针对这些账户,管理层会同证券交易所、中登公司严密监控。同时要求加强对投资管理人员直系亲属投资等可能导致个人利益冲突行为的管理。>>>评论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 证监会已介入调查
    与火热股市伴生的往往是市场和公司治理的问题凸现和漏洞放大。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下称“上投摩根”)旗下的一名基金经理唐建近日涉嫌“老鼠仓”被举报。据悉,中国证监会已介入调查。
  上投摩根市场部人士对此回应表示,该基金经理还在进行正常的基金管理,对其被举报一事公司也没有确切的消息和证据。
  “基金经理靠‘老鼠仓’谋利的传言由来已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件事在业内已经传了一段时间。” >>>详细 >>>评论
  上投摩根否认受证监会调查 紧急澄清老鼠仓传闻
    针对某媒体关于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麾下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唐建近日涉嫌“老鼠仓”,中国证监会已介入调查的报道,昨天,上投摩根在对投资人的公开声明中予以坚决否认。   上投摩根在声明中称,调整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属于公司内部业务的正常调度。到目前为止,公司并未收到关于该基金经理的任何举报, 也未受到监管机构的任何调查。
  日前有媒体披露,本月初,“一家近年来口碑相当不错的基金公司”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暂停公司一基金经理的投资权限,并称该公司接到对该基金经理的举报,已对其进行调查,相关资料包括电话录音等都已上报监管部门。而这个被举报者据说就是目前担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的唐建。 >>>详细 >>>评论
  上投摩根老鼠仓事件进入调查程序
   对于投资者,特别是“基民”关心的基金“老鼠仓”问题,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洪磊周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鼠仓在牛市可能呈现多发态势,基金老鼠仓不是多数情况。目前基金的机制是健康的,监管部门对基金的监管没有失控。
  由于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事件成为调查的导火索,对公募基金的调查范围将扩大化。专案组将调查涉案股票的涉案交易期间的所有交易记录,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个参与交易者都能浮出水面。 >>>详细>>>评论
 
  老鼠仓疑云难解 揭密重庆私募基金的另类生存
   有操盘者甚至在本月准确地给出某地股票将上升到一个价位后下挫的准确数据。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近日有让股市暴跌嫌疑的“老鼠仓”事件。当记者问龚涛是否可操作“老鼠仓”时,龚涛不置可否,只表示其原则是让客户的钱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之后,记者以媒体身份约见这家私募基金的工作人员时,对方称绝对无法得到大基金的控盘信、提前建仓高额套利的事实。他否认了与“老鼠仓”有任何的牵连,同时表示之前操作的多只股票,完全是基于对行业和大市的判断。 >>>详细>>>评论
  老鼠仓成就暴富神话 股民老林60万变成千万
   大一年投资收益高达十几倍,即使是去年的大牛市,这种骄人业绩也令人难以想象。从以前的普通投资者完成如此嬗变,林先生突然成为股神和暴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林先生是一位“老鼠仓”受益者。知情人士透露,他的干儿子2005年底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做基金经理,而这位基金经理留学的费用都是林先生资助的,关系当然不同寻常。
   在基金业,一些基金经理让其亲友或其他关联人建“老鼠仓”不正当获利已经是业界的潜规则。
   不但在基金业,证券公司和其他证券投资机构交易员建立“老鼠仓”的情况也时有耳闻。日益严重的“老鼠仓”问题正在成为内地证券市场的一颗毒瘤,对整个行业带来的伤害难以评估。 >>>详细>>>评论
  延边路成就广发证券上市梦 老鼠仓让人念念不忘
   有关广发证券“老鼠”出没的言论不绝于耳。据了解,广发证券借壳在经过证监会批准后却迟迟没有挂牌上市,主要的原因是监管部门怀疑广发证券的一些高管在借壳一事中涉嫌内幕交易,并已经查出一些高管亲友提早进入了S延边路;甚至有消息称,有涉案高管亲友购买了S延边路达200万股,账面获利数亿元。 >>>详细>>>评论
 经理情人1元买入11元抛 老鼠仓坏了牛市汤
    就在股市连创新高、各路基金扎堆发行时,有关基金“老鼠仓”的传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昨天,针对市场传言旗下基金经理唐建涉嫌“老鼠仓”被中国证监会调查一事,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予以坚决否认,并发布了相关澄清声明。声明称,到目前为止,公司未收到对基金经理的任何举报,也未受到监管机构的任何调查。
    杭萧钢构、长城股份……在这一只只令人瞠目结舌的股票后面,有没有公募基金的身影?基金经理们究竟是否如传言中那样遍地“老鼠仓”? 近期随着监管层监控的加强,这些谜团正在慢慢解开。
    尽管上摩发布了澄清声明,但“唐建事件”显然尚没有画上句号。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如果属实,可能是近年来第一起基金经理“老鼠仓”被“抓到现行”的案例。 >>>详细>>>评论
东盛科技股价巨幅震荡 怪异走势可能肥了老鼠仓
借钱炒股与老鼠仓的故事
    
  让老鼠仓暴露在阳光下
   基金与机构经理开“老鼠仓”,并非个别现象。尽管证监会早有明文规定,为防止基金经理开“老鼠仓”,其个人及家属的身份证号码等相关资料要备案。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保基金经理利用他人账户谋利或与他人合作分成。
   基金和机构经理,他们为酬谢关系户及满足个人私欲,便将基金何时、何价买卖的消息透露给对方,再利用时间、价格、数量优先的交易规则,让对方在第一时间,以约定价格挂出大笔买单接货,随后基金动用大量资金,疯狂拉升股价至预定的价位,这时,那些大量在底部埋伏的“老鼠仓”蜂拥出货。 >>>详细>>>评论
  老鼠仓会否毁了A股牛市
    牛市的“千里之堤”,正在遭受“蚁穴”的损毁。
  这个“蚁穴”,就是日益引起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的基金经理“老鼠仓”。
  “老鼠仓”是什么?不就是在基金投资某只股票前,基金经理先用自己的资金低位或同步买入,等拉高股票到相当高度后,再优先卖出自己的股票以获取暴利吗?不错,一如某基金公司总经理所言,“像这样的情况,台湾地区有,海外也一直都有”。人家能有,我们的基金经理为什么不能有? >>>详细>>>评论
  苏越:老鼠仓挑战公平交易原则
    向机构投资者“开小灶”,如果没有提前介入并操作公司的股票,其行为只能解释为是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漠视或者缺乏了解所致。但事实上,证券市场里最妨碍公平交易原则的还是“老鼠仓”问题。因为这不但关系到委托理财方或者国有资产的利益,也是对在信息、资金上存在弱势的大众投资者的一种严重侵害。 >>>详细>>>评论
 老鼠仓凸现基金业道德缺失 基金珍视诚信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关基金经理不满于现在的收入,开始秘密从“老鼠仓”上获取非法收益的报道。由此可以预见,随着基金行业的不断兴盛,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会参与“老鼠仓”发财获益的行为。
  那么,究竟什么是“老鼠仓”呢?就是指庄家在用机构的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机构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率先卖出获利,亏损的是机构资金。
  据传,“老鼠仓”产生的原因,除了自律不严,部分还在于基金经理对收入的期望值过高。例如,一位基金经理去年给某基金赚取了20亿元的利润,其工资、奖金、分红加起来有100多万元,即便如此,他还认为收入远远比不上贡献。 >>>详细>>>评论
老鼠仓有抬头迹象 挑战基金经理道德底线
    
  破解基金老鼠仓需要人人喊打
    新年伊始,以服务公众投资为名义的基金业陷入到监管风暴的漩涡之中。日前,证监会基金部下发了2007年一号文,要求强化对基金公司的各项监管。与此同时,针对基金经理“老鼠仓”的监管也逐步到位,监管层正在建立针对基金管理人员直系亲属证券投资的监控体系。
  在基金业,所谓的“老鼠仓”是指基金经理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的资金在低位买入股票仓位,等到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个人的仓位也会率先卖出获利,而机构(公有)和散户的资金可能会因此而套牢。这种投机取巧、公饱私囊的仓位被业内戏称为“老鼠仓”。显然,“老鼠仓”问题的存在表明基金管理人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基本宗旨,是法律不允许的。 >>>详细>>>评论
  治理股市老鼠仓要引进国际惯例
     “粮食丰收之后,必须提防鼠患”,这句贴在农村宣传栏中的宣传语,如今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形象描述。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让投资者们切实体会到了“粮食丰收”的喜悦,然而喜悦的背后是“鼠患”横行。
  与农村的鼠患有所差异,证券市场的“鼠患”叫做“老鼠仓”,是指基金经理在使用公有资金买入、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的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等到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个人的持股率先卖出获利,而机构(公有)和散户的资金甚至可能因此被套牢。“老鼠仓”属于利用内幕信息以及运作资金的职业优势炒作股票,涉嫌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 >>>详细>>>评论
  公募基金老鼠仓可以剿灭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媒体上有关目前公募基金“老鼠仓”抬头的报道。这确实是一个抓眼球的报道,但好像也仅此而已。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一个行业的潜规则问题。   
    “老鼠仓”说白了,就是证券包括基金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大家放眼四周,各行各业,哪里没有自己的潜规则?比如说官员的升职提干,比如说采购员买东西,比如说开发商拿地,再比如说女演员跟导演的关系,等等等等,哪一个领域、哪一个环节,能真正做到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详细>>>评论
上市高管成老鼠仓新代言人 如何监管成问题
   股市的持续升温,激发了普通投资者的热情,同时,也令上市公司管理层怦然心动。上证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高管在牛市行情中买卖股票行为日益频繁,并以其“独特”的眼光抓住了最佳买卖时机,获利颇丰。
  另据上证所披露,自2006年8月28日至2007年1月17日,共有5家上市公司的4名董事、3名监事和2名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规套现行为,其中1名董事、2名监事甚至一次性全部卖出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其余高管抛售股票数量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在25.4%至49%之间,远超证券法规定的25%上限。 >>>详细>>>评论
  防治“老鼠仓”须大刑伺候
   “老鼠仓”是股市里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通常说来,只要有人做庄,就会有“老鼠仓”的存在。不仅投资基金有,证券公司有,就是其他的机构也有。
就象老鼠是人类的公害一样,“老鼠仓”同样也是股市里的公害。它不仅是一种内幕交易行为,同时还是一种投资环境的污染源,并且它还很容易滋生出一种股市腐败行为。因此,“老鼠仓”就象过街的老鼠一样,同样面临着人人喊打的局面。 >>>详细>>>评论
    
  证监会杜绝基金黑幕重演 老鼠仓乃制度倒逼造成
    前不久媒体报道的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事件,将总规模刚刚迈过万亿的中国基金业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基金业监管风暴是否山雨欲来?证监会是否会痛下“杀手”?整个行业是否会出现诚信危机?尽管“老鼠仓”事件的讨论没有继续升级,但上述这些问题事实上正在被市场的参与各方暗自思量。
  在这种背景下,4月23日下午17点,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一位官员坐到了本报记者对面。“不会让7年前的基金黑幕重演。”他斩钉截铁地表示。 >>>详细>>>评论
  证监会彻查基金老鼠仓 至少3家私募基金涉及
    “上投摩根举报门”引发的基金业界动荡刚刚拉开序幕,本刊获知,由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组成的专案调查组已经开始对公募基金涉嫌老鼠仓交易事件展开全面调查。目前关于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唐建的传闻满天飞。唐建跟前妻离婚前,并没有宝马豪宅。离婚之后,唐跟上投摩根一个实习生关系发展迅速。唐很快开上宝马,住进豪宅。记者了解到,唐建的前妻并没有举报唐建涉嫌老鼠仓利益输送。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确有关于上投摩根基金经理的举报信已经呈送到证监会基金专案调查组。唐建确已被限制了一定的操作权限。 >>>详细>>>评论
多家基金公司遭到监管层严查基金经理老鼠仓
    近期,监管部门对基金投资的监管正在收紧,多家公司因不同原因被调查。近期的调查中,最著名的落马案出自一家近年来口碑相当不错的基金公司。本月初,该公司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暂停公司一基金经理的投资权限。虽然事件尚未有定论,但市场传言四起,称该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由于该公司在业界有相当地位,口碑颇好,此事在业内引起相当大的震动。 >>>详细>>>评论
  制作:新浪财经 申韦  来电:010-62675763   投稿:finance2@staff.sina.com.cn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