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说内忧甚于外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8:34 每日经济新闻
BY 黄湘源 特约撰稿 上周的这次急跌,有人说主要是外患使然,与央行的提高准备金率无关,我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在我看来,应该说是内忧甚于外患。 我们也许不应该一概否认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是,尽管发生在我国主权投资基金以及诸多走出去的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所蒙受的次贷损失一再地为始料所不及在放大,同时,金融的不稳定,能源和资源的竞争,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也不可能不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问题,不过,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仅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反而有可能得到一个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更好的发展机会。 而在资本项目尚未充分开放的防火墙保护之下,A股市场目前尚不存在同全球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联动的条件,继续加快发展并保持一枝独秀的牛市行情也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过早看空也是风险。 央行今年的第一次提高准备金率,就其力度来说,只有去年年底那一次提高准备金率的一半,所收回的流动性也许还抵不上央行到期票据所释放的流动性。这对于股市的影响显然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在通胀指数并未出现加速增长反而有所下降,特别是外汇占款数据也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的情况下,央行不仅再次加息,而且还在加倍提高准备金率的基础上再次提高准备金率,反映的其实也是一种过早看空的倾向,是矫枉务求过正的表现。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世人现在其实已经看得很清楚,格林斯潘在还没有看见通货膨胀的影子的时候就提前加息,然后加多少次息又减回多少次息,甚至现在美联储还需要继续减更多的息。前者无可挽回地导致了美国经济的滞长,后者则引发了次贷危机。如法炮制格林斯潘的绝招也许不失为货币政策单边调控的灵丹妙药,但应当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中国经济需要的是改变增长方式,而不仅仅是泼冷水。过冷对于经济发展的伤害,有时候比过热还多。在美国经济放缓、全球商品涨价等恶劣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形成硬着陆威胁的条件下,央行在这个时候还下猛药,有过度反应之虞。一向不怕加息的股市,近来对于频频出台的调整和调控格外敏感起来,应该说也是事出有因,反映的是对于矫枉过正的忧虑。 矫枉过正的过度监管和过度调控也是投资者当前最大的后顾之忧。沪深两市各自原定的年报第一家,突然不约而同地来了个“跳票”,虽然各有各的似乎还说得过去的原因,但也有其遮掩不掉的尾巴。这个尾巴就是,这两家无巧不巧的恰巧都是ST。也不知道当初选定他们为“第一”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现在恰好正当“二八”翻“八二”且ST格外火爆的时候,如果让这两家ST首当其冲地成其为年报第一家,岂不恰好有为“八二”行情尤其是ST炒作推波助澜之嫌? 但是,“八二”行情由于个股普涨特别是热点题材过快过急的拉升本身虽然不无调整的需要,不过,监管眼睛的只盯“八二”而不盯“二八”,则不免有失偏颇。无论是“涨停板敢死队”的周建明,还是“会飞的鸭子”全聚德(12.000,0.07,0.59%),他们所炒的虽然都是“八”而不是“二”,但是,就其对于股市的整体负面影响来说,十个周建明和十个全聚德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高开低走的中石油,更何况作为老运动员的ST?对于方兴未艾的股市来说,又是频发监管升温的文件,又是“要加大上市公司流通股比重”,又是“上半年争取推出创业板”,急于用行政调控手段挤泡沫之心跃然纸上。这显然也是一种并不那么适当的矫枉过正,不能不引起人们对“5•30”卷土重来的普遍担忧。 外患对于中国股市来说至少在目前依然可以说是鞭长莫及,而挥之不去的政策市阴影却是机构借题发挥的赶羊鞭。花旗银行的巨亏干卿底事?可是,为什么有人大呼逃命?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由于大多数散户的持股成本一般比机构总要高一些,有的甚至还高出了许多,过早地被迫出局对于散户来说除了损失并无利益可言,而机构却获得了洗筹调仓的难得机会。 由此看来,这种上下呼应的恐调比起那些东拉西扯的所谓外患来说,才是负面影响大得更多的一种内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