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价值》2004 > 正文
 

外资投行赚大钱(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6:55 科学与财富之价值专刊

  

  高盛:业务稳健 本地团队特色鲜明

  基于对中国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的预计,在全球性投资银行中,高盛是少数将投行业务的策略重心从香港向上海转移的机构

  与美国同行摩根士丹利相似,高盛的中国业务团队本地化程度已非常高,5位董事总经理均来自内地: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的胡祖六从事政府公关与财务顾问业务;来自中金公司的蔡金勇关注跨国并购与能源等行业公司的海外融资;获得哥伦比亚商学院 MBA学位的唐葵出任高盛亚洲(日本除外)电信、媒体与科技(TMT)业务主管;而资历最深的王学明与徐子望则负责大宗股票、债券发行与并购交易。目前,高盛的在华业务集中于证券承销、企业并购与不良资产处理领域。

  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高盛是2003年亚洲地区(日本和澳大利亚除外)最大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商,凭借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客户关系,高盛完成了78亿美元的证券销售额,其股票、债券和并购业务收入总计1.693亿美元,主要客户包括中国银行、和记黄埔和台积电等大型企业。

  高盛在大中华区的各项业务非常活跃:高盛被香港特区政府委任,帮助销售总值200亿港元的不动产。在中国台湾地区,该公司是最大的海外股票上市包销商,经手的项目包括中国钢铁、中华电信和台积电等。其中,高盛与美林、瑞银集团共同完成的中华电信ADR发行被《金融亚洲》评为台湾 “年度最佳资本交易”与“年度最佳后续股票发行”。

  2004年至今,高盛在完成了平安保险的IPO后,还推动盛大网络与腾讯科技顺利在海外上市。目前,该公司进行中的上市项目包括民生银行、中国网通与上海先进半导体(ASMC)等。同年6月,高盛对深圳市海王星辰医药公司初步投资4000万美元,协助该公司拓展内地市场,目标是使海王星辰成为中国最强大的连锁药店。

  基于对中国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的预计,在全球性投资银行中,高盛是极少数将投行业务的策略重心从香港向上海转移的机构。目前,该公司中国业务组中,出自上海与江浙地区的人士比例高达70%。随着高盛中国业务向纵深发展,本地团队的组建亦已启动。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徐子望指出,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涉及众多转制因素,微妙的业务技巧只有洞悉内地文化的人才能够掌握。

  美林:投行基金管理双管齐下 刘二飞单兵突进

  目前,以“MGM”著称的全球性投资银行三巨头——美林、摩根士丹利与高盛的中国研究部主管均无人担任,可见大投行的在华策略重心在于投资银行业务,而非QFII投资

  美林亚太区投资银行业务主席兼亚太科技业务主管刘二飞在该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拥有哈佛商学院MBA的刘二飞于1999年12月加入美林,此前他曾在东方惠嘉、摩根士丹利、高盛、美邦及洛希尔等多家欧美投行任职。在企业融资部董事王仲何等下属的配合下,刘二飞率领美林后来居上,迅速缩小了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差距。目前,该公司在华的投行员工分布于北京、上海与香港,并在上海办事处招聘了服务于QFII的证券分析师。

  2003年,美林是除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外的亚洲区第二大股票和债券承销商,安排了77亿美元的证券交易;在投资者与客户主管Anthony Hung及香港投资银行负责人黄桂林的努力下,该公司同期在亚洲销售的债券比前一年多出8倍,全球排名位居第六。然而,美林在大中华区的拓展还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高层银行家与分析师的频繁流失对该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形成严峻的考验:2002年7月,美林亚洲首席经济师贝尔卓被摩根大通挖走;稍后,曾被《亚洲货币》评为最佳内地分析师的中国研究部负责人薛澜跳槽至花旗美邦,出任董事总经理;2003年3月,美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总裁李小加又被摩根大通挖走; 2004年5月,负责台湾地区业务的美林亚太区首席运营官潘耀坚又转投花旗环球金融的怀抱,出任亚洲股票资本市场业务主管。

  为了填补贝尔卓和薛澜离职后的空缺,美林迅速提升Timothy Bond为该行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并于2002年10月招募摩根士丹利中国及香港地区策略分析师何显鸿与荷兰银行经济学家Marvin Wong,分别出任该公司中国/香港地区研究部主管与区域经济学家。此前,何显鸿曾在Atla ntis基金管理公司、霸菱资产管理公司和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从事了18年的分析工作。然而,何显鸿在美林工作了2年不到再次跳槽,2004年6月加入瑞银集团,接替陈昌华的A股研究主管职位。目前,以“MGM”著称的全球性投资银行三巨头——美林、摩根士丹利与高盛的中国研究部主管均无人担任,可见大投行的在华策略重心在于投资银行业务,而非QFII投资。

  2004年伊始,美林在华股票承销业务异军突起,击败花旗集团、高盛、雷曼兄弟与瑞银集团等对手,接连夺得中国国际航空(与中金合作,目标集资5亿美元)、中电国际(目标集资10亿美元)与中国最大煤炭生产商神华集团(与德意志银行合作,目标集资15亿美元)的纽约、香港IPO业务。仅安排中电国际上市,美林作为独家承销商即可获得3500万美元的收入;2003年12月至今,该公司还完成了携程旅行网、东方集团(与摩根大通合作)在纳斯达克及香港交易所的IPO交易,分别筹资7100万美元与19.25亿港元。2004年4月,美林被东风汽车聘请为联席承销商,推动该集团今年底在海外集资7.5-10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林在国际投资银行中率先在内地基金管理领域获得突破 ——2004年6月,美林投资管理(MLIM,资产规模达5130亿美元)参股16.5%的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中银国际控股与中银国际证券各自持有 16.5%、67%的股份)获准在上海成立。美林投资管理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 David Peng出任合资公司执行副总裁,并任命原香港证券与期货委员会基金部产品业务主管苏淑敏为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美林董事总经理David Gra ham表示,该公司在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0%。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资投行新闻 全部外资新闻 全部投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