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田:小米目前500到7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相对合理

向小田:小米目前500到7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相对合理
2018年05月21日 16:12 新浪港股综合

  公众号“向小田”(xiangxt1984)是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的自媒体,关注产业金融、资本市场、互联网科技、VC/PE等领域。

  文 | 向小田

  小米最近快要在香港IPO了,很多人关心估值问题(其实就是想看看上市有没有机会炒),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我先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贡献真知灼见。

  01、二级市场估值回归理性

  讨论估值肯定离不开大环境。最近新经济公司蜂拥至香港上市,一个得益于港股大牛市,供需两旺;一个得益于港股发行制度改革,给了很多政策(比如同股不同权)。腾讯在香港的成功,让很多投资者对国内新经济公司期待很高,也愿意给比较高的估值。但是,先上市的几个走势却大跌眼睛。

  以最新价格/首发价格计算,上市的新股中,众安在线(6060)跌17%,易鑫集团(2858)跌50%,阅文集团(0772)跌33%,雷蛇(1337)跌45%,SUSRAM(1696)跌18%。上得早的美图公司(1357)已经跌回了发行价,最新上的平安好医生(1833)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也就是说,新经济独角兽赴港上市,跌破发行价甚至大跌,不是一例两例,而是大面积的。这就说明了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二级市场对独角兽公司的估值,比一级市场要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一级市场估值过高。

  一级市场是内部人市场,缺乏透明度,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都有把估值往上做的意愿。同时,由于不能自由买卖,当估值比较高时股东缺乏退出渠道。等企业上市,投资人自然会选择恰当时机套现利润。因此到了二级市场,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不再是一致的。有的股东看好继续持有,有的股东觉得短期股价高企就会选择出售。这样一来,定价会更加接近真实。

  02、小米VS格力

  小米上市前夕,财联社报道:小米IPO定价基本确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争取在1200亿美元,而基石投资者定价在800亿美元。随着招股说明书的披露投资者了解到了更多信息,以及近期港股新股大跌,据传小米的估值已经调整到了700到800亿美元。调整幅度相当大。

  那么小米究竟值多少钱呢?应该说小米的估值应该是动态的,我们这里探讨的只是他上市后短期的估值,长期的取决于雷军的奋斗(这里不讨论)。

  雷军曾经跟董明珠打了一个赌,说是到2018年,小米的营业收入要超过格力。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2017年小米营收规模1146亿,而格力则是1500亿。按照增速来看,小米的销售额要在2018年(甚至可见的三年内)超过格力(毕竟董明珠说格力2018年要达到2000亿)是比较困难的了。

  另外,雷军说小米的净利率要长期保持不超过5%,对比而言,格力的销售净利率连续三年都在14%以上。论盈利能力,小米暂时达不到格力的水平。当然你可以说小米是有意保持较低的净利率水平,但从行业来看,中国的手机公司净利率能超过5%的几乎没有。压低价格销售,突出性价比,是小米的杀手锏,也是夺取市场份额的手段,至少我们短期内看不到小米盈利能力的提升。

  从利润水平来看,2017年小米盈利50亿,格力盈利200亿以上。格力的盈利规模是小米的4倍。

  在各方面指标目前都不如格力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做高端制造业,格力的市值是2882亿人民币(相当于450亿美元),比小米目前预测的估值区间的下限还要低35%,而且格力还“掌握核心科技”。这就不得不说,作为新经济公司,小米享受的估值溢价已经不少了。

  03、小米的手机业务

  小米当然不能跟格力比,小米是互联网公司,格力是传统经济。小米卖手机,格力卖空调。小米也可以卖空调,但格力卖手机就不行。所以说,不能锚定格力来对标小米。

  那么,我们怎么看小米呢?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小米三块业务,手机占比70%,智能硬件20%,互联网服务10%。至少目前来看,还是定义为一家手机公司。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月度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只有9美元,比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平均100到200美元低很多,这一块还没挖掘。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预期给估值。

  所以说,小米弱化自己“手机公司”的属性,讲IoT生态,讲互联网,既有讲述自己未来愿景的想法,也有给资本市场一个故事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高的估值。但是我们投资者是否要为小米的这个愿景买单,那就见仁见智了。毕竟我们投资小米,要赚的就是这个未来愿景,如果一开始价格就把愿景反应在里面了,那我们还赚什么钱呢?

  如果光看手机业务,苹果9000多亿市值,销售净利率超过20%,市盈率估值只有17倍。如果小米2018年利润到80亿,估值给700亿美元的话,市盈率就50倍了。论市盈率小米严重高出苹果。

  这里面隐含的是,小米增速大大超过苹果。毕竟,苹果体量太大了,体量这么大增速不可能很快,这是一个业内的常规推理。

  那么,小米卖手机,增速靠什么呢?国内肯定是靠不上了,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2018年4月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5%,1-4月份产量同比增长4.7%。而咨询公司Couterpoint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8%,环比下滑2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紧饱和了。小米要在国内保持比较高的增速,靠大环境不可能,必须要跟华为、苹果、OV打贴身肉搏战,这难度挺大的。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小米好多高管包括雷军在微博上发的贴,不是在西班牙开店了,就是在乌克兰开店了,或者在印尼开店了,总而言之,小米要增长,要靠国际化。国际市场是广阔蓝海,还有很多空白点。

  当然,如果以PEG等于1,要小米维持50%的增速,这样的话小米营收大概6年就赶上苹果了。我认为这个概率是比较低的,小米的增速肯定会下来,估值也会下来,作为一个硬件公司,就算考虑到增长性,在香港市场上给20-30倍的估值已经很可以了。也就是说小米的手机业务差不多当前支撑的是300-400亿美元的估值。

  04、小米的IoT生态

  除了手机以外,小米要讲一个高估值的故事,必须要依赖于它的IoT生态,也就是智能硬件。目前小米的IoT集中在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小米盒子、翻译机、路由器等等产品。这些产品跟手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已经被BAT还以一大堆AI企业盯上了。比如以智能音箱为例,小米就要面临百度的小度在家、阿里的天猫精灵等等竞争。

  在IoT领域竞争,硬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很重要。在这方面小米的积累不多,打过的仗也比较少。而且做智能硬件,一个很重要的底层技术就是人机交互,这方面需要包括语音识别在内的AI技术。即便是最近锤子刚发布的要定义下一个十年个人电脑的TNT,就大大地凸显了语音交互的能力。而国内在整个人机交互、智能语音识别上做的最好的,可能要数百度和科大讯飞。

  所以前段时间我们看新闻,小米跟百度结盟,在小米的智能硬件中应用百度的DuerOS操作系统,也是补了小米的这样一个短板。

  除此之外,很多人讲到小米的硬件生态,会把小米生态链的一些公司都算在小米的估值里面,也是不妥的。比如说华米就单独上市了。小米硬件生态里面很多公司都会独立发展,小米只是持有这些公司的股份,算作一种投资。当作投资的话估值就不能按照几十倍的市盈率来估算了,常规来说是要打折扣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小米目前500到7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还是相对合理的,而且反映了市场对它未来几年发展的预期。当然,将来小米能否冲到1000亿美元,要看它一个手机的国际化进展,另一个是IoT生态的发展。

 

责任编辑:白仲平

小米 苹果 格力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