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人大代表、营口港董事长高宝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0:1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高宝玉:责任跨越百年

  ——访全国人大代表、营口港董事长高宝玉

  证券时报记者 刘宇平

  三月的北京,瑞雪飘飞,两会气氛正浓。在长安街上的一座酒店中,就东北振兴、营口港企业发展等问题,本报记者对营口港(600317)董事长高宝玉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在我对公司的了解中,营口港似乎更关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的实施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您是这样认为吗?

  高宝玉:将营口港的业务构成和未来发展前景置入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样一个巨大的背景之中,可以肯定地说,东北经济的发展就是营口港的发展,东北企业和经济的振兴就是营口港的振兴,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就是营口港制定发展战略的总纲和蓝图。这是一个港口企业的产业性质所决定的,它决定了营口港必须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用更大的责任心来制定企业自己的发展思路。

  东北振兴,物流产业的强盛至关重要,而东北大部分城市和区域经济都几乎身处内陆,离出海口较远,运输成本较大,未来的发展决定了它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最经济的入海口和登陆点。在营口港进入资本市场之前,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规模较小的营口港虽然是传统港口,但未能发挥更大影响力,随着东北经济的振兴和营口港规模能力的飞跃性发展,营口港的位置优势已显露无疑,并成为我们与同业竞争的最大竞争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营口港未来发展布局所在和战略所在,我们核心业务的生命力其实也都蕴藏在其中。所以,我们必须将业务链条和发展战略的脉络延伸在其中、制定在其中,与东北振兴和腹地经济需求形成有机的互动的整体。

  记者:记得在2002年公司上市不久,您就在公司千人大会上提出了2010年建成亿吨大港的目标,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的实现已提前了,当时您的依据是什么?

  高宝玉:是我们对整个

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是我们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所蕴含的底蕴、能量以及必然得到的机遇和政策的前瞻,是我们对自己位置优势的自信和对港口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从我们提出并确立亿吨大港的目标至今,尚不足六年,我们已开始迈入亿吨大港的行列,在今年要突破亿吨,这个进程速度是我们当初所没有想到的。

  记者: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区位作用和位置是营口港最大的优势,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营口港的加速发展?

  高宝玉:衡量一个港口的作用和价值,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这个因素是无法更改无法模仿的。我们一直弘扬我们的位置优势,因为这是营口港参与行业竞争最为重要的资本。做为离东北腹地距离最短的亿吨港口,营口港无疑给腹地经济和企业送达这样一个事实,即,摆在他们家门口的营口港将降低他们的运输成本,加速他们的物流速率,扩大他们的生存空间。可以形象地说,营口港的目标是要将装卸码头建在他们的公司门口。位置决定存在,规模决定发展。未来的营口港决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港口企业,它注定要因位置优势和规模优势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大部分腹地城市的“外港”,这是我们必须达到的意境,也是必须承载的社会责任。

  营口港地处百业振兴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业务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中央所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策,无疑为营口港的快速发展并实现亿吨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营口港位于渤海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区的交界点,是距东北三省及内蒙东四盟腹地最近的出海口,陆路成本较周边港口相对较低,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加之营口港已被确立为沈阳、鞍山等中部城市群的出海港,成为东北经济区进出口货物最经济的优选运输链,这些都为营口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记者:辽宁省已确立了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6+1”模式,其中的“1”就是营口,确切的说就是营口港。实际上营口港已置于腹地经济的最前沿,成为众多城市的“外港”。您怎样看其所带来的意义?

  高宝玉:决定港口竞争力要素主要有四个:一是离腹地距离,也就是区位优势,再是集疏运条件;三是港口功能;四是服务水平和特色。而提倡服务特色,追求服务水平是营口港这些年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它使我们的货运质量、装卸效率得以大大提高。目前营口港在这些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西方发达国家把距离港口200公里的城市,作为本城的外港,是城市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辽宁腹地的沈阳、抚顺、辽阳、鞍山以及阜新等城市距营口港都在200公里半径左右,所以营口港必然是这些腹地城市经济向沿海延伸最捷径的选择。事实上,针对中共中央作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和辽宁腹地城市群“6+1”模式,营口港早在几年前就针对性的制定了围绕东北振兴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坚定了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式建设亿吨大港的信心。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拥有众多的钢铁、化工、制造等行业和企业,对港口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辽宁已开始实施沿海港口五年发展战略规化,同时大力整合港口资源,要充分利用辽宁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岸线资源,抓住振兴东北战略实施给辽宁沿海港口所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沿海港口发展。基中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石油、矿石、集装箱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升级改造一批煤炭、粮食、液体化工、钢材、汽车、滚装运输等大宗散货和多用途泊位;配套建设深水、航道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港口装卸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做好辽宁腹地城市群的外港,营口港已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保税业务及信息化业务,不断向腹地前移我们的港口功能。同时加大合资合作力度,为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完备高效的配套服务。

  在“十一五”期间,营口港务集团拟投资100多亿元进行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建设。鲅鱼圈港区四期工程、深水航道工程、A港池散杂货泊位,一港池顺岸深水散货泊位工程、一港池顺岸成品油泊位工程等。全港生产性泊位总数将达到50多个。

  做为辽宁腹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外港”,规模化了的营口港必须起到领跑作用,跨跃辽宁传统的入海登陆瓶颈,在瓶子的中底部打开一个出口,让东北的血液加快流动起来。

  记者:营口港上市已有六年,事实证明,资本市场给公司超常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未来有整体上市的打算吗?日前收购盘锦港,是否是准备整体上市的组成部分?

  高宝玉:要更好服务于东北振兴这个大战略,营口港都必须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吞吐规模和品种结构。所以无论是从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目标出发,还是从改善港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入手,营口港都必须实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个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的改善、上市公司价值、品牌的回归与认同,给营口港在资本市场获取更大能量提供了重要条件,也为营口港务集团众多建设项目和经营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创造了机会。营口港务集团将在适当的时机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将“十一五”期间的建设项目分批逐次注入到上市公司,以此做强做大上市公司,将营口港建成一个泊位结构合理、港口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完善、管理规范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综合港口。

  同时,为与周边港口合作,加强营口港的竞争力,2007年2月26日,集团公司与盘锦港的合资合作签字仪式在营口港举行。这是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整合港口资源、加快港口发展”的总体要求,本着实现两港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的原则来实施的扩张性合作。可以预料,盘锦新港区的早日建设,以及盘锦吞吐量的增长,将为未来的营口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力量。

  记者:日前沈阳市政府决定修建沈阳至营口港专门的出海大道,这对公司的发展而言应是个好消息。

  高宝玉:如果这个事情确切,就的确是个好消息,这也促使我们务必加快并完善自己发展与建设,超越自我。

  一百四十多年前,营口是东北最早开埠的口岸;一百四十年后,营口港用上亿吨的规模站在了中国十大港口行列。我相信,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随着腹地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

鞍钢等一大批企业优秀项目落户港区,随着盘锦港与营口港的合作成功,营口港未来的发展必然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一个新的高度,也是营口港人承载百年、跨跃百年的责任。

  以港兴市,兴港报国,用良好的业绩和发展回报投资者,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

  一个大港的崛起

  

证券时报记者 刘宇平

  一百四十多年前,营口是东北最早开埠的口岸,一百四十多年后,营口港用上亿吨吞吐规模站在了中国十大港口之列。

  从2002年初营口港以2000万吨的吞吐量跨入资本市场起,笔者就以一个记者挑剔的目光和思维,进行着对它向亿吨大港目标跃进的阅读过程。这其实是一个港口企业将一个看似简单的产业模式和业务规模不断升华的过程,也是营口港将自己的位置优势、规模优势、服务优势向腹地经济密集区大举延伸并与之对接的一个过程。

  透过营口港每年都在扩大的规模和越发明晰的发展思维,笔者相信这个经过了漫长历史蜇伏期的港口企业,已经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并且在全力实现着跨越百年的梦想———他必定改变中国北方传统意义上的港口格局,也必定要为中国东北庞大的内陆城市群注入意义非凡的沿海理念。

  作为营口港发展战略最主要的策划者和执行者,营口港董事长高宝玉对现代港口企业发展对内陆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可谓目光深远而独到,他认为将一个位置优越的、独立的港口经济融入到所幅射的大经济发展背景中,实现相互的对接与延伸,那么,这个港口的发展无疑是超常规的。

  在采访中,高宝玉对记者说,他相信,营口港已完成了一个跨越百年的大命题,并用成就见证了一个大港的崛起。他说:“在我们的背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大格局,是辽宁腹地城市群“6+1”模式历史性创造性的凸起。做为离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我们有责任制造一个大港的重量与规模,有责任为东北找到一条最短距离的出海大道。”

  高宝玉清楚,东北振兴这个大场景就是营口港实现飞跃的机遇和平台,辽宁中部城市群对港口和沿海概念的渴求就是营口港业务链的需求,在现代港口概念中,营口港与内陆需求概念上的距离已经大大缩短,营口港所处的位置和距离以及功能作用已无可争议地被辽宁腹地各城市所认同,他所需做的,就是站在更高的责任角度,带着营口港码头的功能,带着大海潮湿而新鲜的气息,向内陆挺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