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独家对话陶石泉 看江小白如何以终为始

新浪财经独家对话陶石泉 看江小白如何以终为始
2019年04月08日 15:46 新浪财经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阅读:新浪会客厅独家对话江小白董事长陶石泉 

  文/新浪财经郭金霞

  把“江小白之父”陶石泉近4000条微博和近几年的朋友圈翻完发现,这是一个爱喝酒,爱摇滚,爱机车,并且将感性率真和理性思考集一身的创业者。

这是一个爱喝酒,爱摇滚,爱机车,并且将感性率真和理性思考集一身的创业者这是一个爱喝酒,爱摇滚,爱机车,并且将感性率真和理性思考集一身的创业者

  创业7年里,他还把这三件事做了较为完满的结合,比如把最初的冷门的地下音乐活动一路支持发展为盛大的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节;比如最初混迹重庆机车联盟到赞助新疆环塔拉力赛,到后来竟把江小白J-SKYMAN越野摩托车锦标赛直接拉到江记酒庄举办。

  正当江小白从十亿级一路高歌迈向百亿级时,却遭遇创业以来“最大一个坎”:与当初的合作伙伴重庆江津酒厂在“江小白”商标知识产权有争议——3月30日有媒体报道,江小白被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以二审判决方式,驳回商标诉讼请求,这引发了江小白公司将无法拥有“江小白”商标专用权的大讨论。

新浪财经首页焦点图报道:江小白深陷商标危机新浪财经首页焦点图报道:江小白深陷商标危机

  “我们一定会申诉,拼尽全力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相信正义的存在。”陶石泉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用如此坚定的语气告诉新浪财经,在他看来,江小白品牌是全体员工、经销商的共同努力,是所有粉丝的喜爱打造出来的,路人皆知。“它注册在每个人的心里。”

  创业就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对于陶石泉,做企业最大的乐趣恰恰就在发现这些不足,然后去改变它。“3000多名员工和数万吨纯粮高粱酒的规模化酿造能力是我们的‘因’,‘果’大一点小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拉大尺度看,都没那么重要!”

  新浪财经试图回顾江小白7年发展轨迹,梳理出陶石泉的“以终为始”的行为逻辑,而江小白的未来则让时间给我们最终答案。

  回望来时路:

  清晰自我认知提炼升华为“小白精神”

  “没有赶上国营酒厂的便宜改制机会,没有捧到现成的金字招牌,我们只有资格也只配做追赶者。”2011开始筹备到2012年江小白出世,当时34岁的陶石泉一边体会初创起家时的“针挑土”,一边自嘲:“以半大不小的年龄,在一个半老不老的行业,以半高不低的起点,做着一瓶年轻化白酒的白日梦”。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陶石泉对外讲述自己创业初心都并非豪言壮语式:“白酒这个传统行业到底有没有想象力,怎么去验证这个想象力?

  7年多过去,“白日梦”逐渐变为现实,如今的江小白已完成从0到1、从单品到系列、从地方市场到全国市场、从全国市场到全球市场、从产品型公司到产业生态的建设,围绕“农庄+”、“酒庄+”、“味道+”、“品牌+”等进行全产业链核心能力布局。“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江小白生存下来了。”

  这7年里,江小白也几乎在质疑陪伴下长大,到后来甚至一度演化为“恶意中伤”:从“网红”“文案公司”“广告公司”到“石头里挤牛奶”“管理混乱”“销售业绩下滑”。

  而41岁的陶石泉表现很通透:“做得不好的我就改,但也没必要受了一点冤枉就拿大喇叭去鸣冤,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在另一场合他再次表达:“没什么好说的,不解释不争辩,因为我们是真的不如别人好。”在他看来,承认“过得去不够好”是常态,才是实现持续改善的起点——而承认自己的“笨”却是一个撕开自欺的盔甲血淋淋的过程,为此下笨功夫,做慢公司,发展重资产。

  这份通透也体现对“高仿竞品”的态度演变上——在早期的陶石泉的微博里,关于山寨江小白的#随手拍#绝对属于高频内容,粉丝、朋友看到后都会@陶石泉:“如此赤裸裸的抄袭,有意思吗?”“不怕被鄙视么?”

  而他自己却从最开始的愤而不平到后来的“呵呵”,再到“不要过于在意谁抢了我们的饭碗,而是更多关注谁给了我们吃饭的碗。”如今还会对那些值得尊敬的同行惺惺相惜,“如同知音,一方面感谢他们帮助验证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更多的创新确实对行业繁荣帮助很大”。

  这样的行为逻辑在近期陶石泉总结的“小白精神”得到系统阐述:“自嘲自谦而又充满自信的自我表达,方向笃定和脚踏实地,创造自我的奇迹,无需向外界去证明自己,把话说小、把事做好。

陶石泉微博上难得的得瑟时刻:以表达青春著称的江小白,这回因品质名著世界陶石泉微博上难得的得瑟时刻:以表达青春著称的江小白,这回因品质名著世界

  对于“小白精神”,陶石泉曾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述,内核在于“清晰的自我认知”。回顾江小白的7年成长路径,这样的理念几乎贯穿全程:

  “清晰的自我认知”体现在江小白在引爆年轻人近乎追捧时也没有飘飘然;体现在推进“授人以MORE成长计划”,创造机会让团队提升成长;体现在快消品B2B概念风靡之时,自己也曾萌生“冲进去新领域快速做一家独角兽”,好在很快断了念想,并在社交平台感慨“无所不能是最大的坑”。

陶石泉:中间的一些外部评论,高与低都不重要。陶石泉:中间的一些外部评论,高与低都不重要。

  “清晰的自我认知”更体现在创业初期陶石泉没有急于表态,雷声滚滚,希望把决心告诉全天下;体现在创业路上也没有急于求成,一路艰辛还走弯路简直九死一生,希望把过程的辛苦告诉全天下;更体现在当前似乎站稳脚跟一切向好,更没有洋洋得意而不复盘教训和不足,希望把成就告诉全天下。

  在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中,也试图借由“焦虑”、“失眠”话题引发其谈及创业7年来的至暗时刻,但陶石泉的回答再次体现“通透”:“我研究过睡不着觉这个问题,本质是因为对昨天的不满意和对明天不确定的恐惧,再没有别的原因了。”在他看来,对于昨天已经过去无法改变也没什么好后悔,对于明天只要明白:只要把“因”做好了,“果”好一点差一点无所谓,“其实,也差不到哪儿去”。

  从十亿级到百亿级:

  系统升级和布局未来 不断解决问题恰是做企业乐趣所在

  完成0到1后,陶石泉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从1到10的飞跃,“这个跳到10不是说表面上看起来的营业额利润的那种增长。”为此他在几次公开演讲中一再提及“一个企业、品牌的掌舵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表现,我们应该将数量思维转变为量级思维。

  陶石泉认为,企业发展大概经历三个量级:区域试点量级,验证市场模型,体量一般是亿元级;全国品牌量级:品牌定位和商业模式清晰后,全国逐步铺开复制,体量多为十亿元以上;产业链量级:聚集优质供应链、品牌塑造和渠道分销三种核心能力,体量多为百亿元。

  从十亿级到百亿级的战略思考,在2018年的时间节点正式对外“掀起盖头”:一方面江小白2017年营收突破十亿,另一方面陶石泉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当年的湖畔大学、混沌创业营入学名单上,前者发起人为马云后者发起人是李善友,被外界评价为“最为瞩目的新一代商学院”,每一名学员均是当下创业佼佼者。

2018参加混沌大学创业营戈壁挑战赛2018参加混沌大学创业营戈壁挑战赛

  按照陶石泉的设想,江小白第一阶段的探索期是10年,“探索期都还没走完,我们内部很多事情,到现在为止我都在等结果。”当下则到了较为关键阶段:“接下来我要用3年时间完成组织能力和业务模式本质换挡,搭建足以支撑百亿量级企业的系统,搭好以后这个企业就不太取决于我个人。

江小白年会:系统升级!再战再出发!江小白年会:系统升级!再战再出发!

  同事们发现,陶石泉的精力分配逐渐从最初的某一句文案、某一次推广、包括渠道谈判等等逐渐退后,更多思考“人”:尤其是用户、员工——对外要洞察消费者趋势,对内要找到最适合江小白价值观的组织系统:“你所在意的问题、在乎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纠结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只有人,才是问题所在。”

  而他一次深夜在朋友圈的感慨折射出其对江小白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我们很小,就生意规模和财务指标而言。我们初步具备有成长性,看起来是产品、品牌和渠道这些创新表象。其实这都不重要!真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摸索创造怎样的事业平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坚持怎样的价值观?如何帮助一批年轻人成长和获得长期价值?如何成为一家自己愉悦和给人带来愉悦的公司?如何做好商业的同时还好玩有趣?

  这些思考也正体现陶石泉的“以终为始”,也许这些问题目前他自己并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正确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除了系统升级外,在与新浪财经的对话中他还首次透露江小白未来发展方向——将从单一品牌的一个企业逐步成长一个多品牌经营的一个平台——围绕“属于新酒饮、优质供应链、较好的品牌基因”三大维度寻找合适并购标的。

  对于行业趋势,首次谈及新酒饮时代,将用未来五到十年验证当下是新酒饮时代的起点;而对于刻意不公布销售收入等业绩指标,他如此回应:“只在乎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没必要向别人证明自己行不行”,关于行业地位甚至直言:“我现在也没地位,以后我也不希望有地位。”

  基于外界对江小白“营销做得好可能产品做得烂”的偏见,他还首次谈及自己对品质的评价维度:“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烈酒产品可以让所有消费者对它的口感以及饮后的感受完全满意”,坦言江小白品牌最大挑战在于:“绝大部分年轻人对烈酒适口度很低,江小白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酒”。

  附一:“少年期”江小白扫描

2018年江小白年营收实现20亿+2018年江小白年营收实现20亿+

  附二:江小白陶石泉的创业三识

  整理By新浪财经

  一、常识

  1、常识之难,一在易被忽视,二在知易行难

  2、只有洞察本质才可能抓到本质,按照本质才能推导出正确的方法论,接近本质的正确的方法论一定不是大家约定俗成的。

  3、在品质与营销中选择轻营销而重品质,因为品质是品牌的根本,是做好营销的基础;在渠道与终端中,愿意轻渠道而重终端,因为终端直面的是消费者,最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也最能掌握好市场风向;在工艺与选材方面,选择简化工艺、单一选材,给消费开发大道极简的产品。

  3、消费者是创业的起点,也是创业的终点。

  4、以结果为导向的创业方法论,即从结果开始,从顶层设计角度规划企业发展的能见度和清晰度。以终为始,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绝大部分人思维的习惯是基于我拥有什么样的条件才去想什么样的事情,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企业精神是“以终为始”。

  5、品质升级+品牌升级的品价比战略,能让老品类适应新时代。

  6、重点思考品牌和用户的触点,如何变得更多。

  7、我们拥有更多创新的机会和机遇,很多行业和品类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同行竞争者,不是外界环境,而是我们自己。

  8、很多企业是只做B端,没有以消费者为中心,去与用户交流沟通。只做C端也不行,因为你没有B端做支撑,江小白是BC 端一体的。

  9、本质上,江小白是在用全集的思维做中国白酒的子集产品。研究全球烈酒的重要趋势,再思考自己的产品应该怎么做。这个逻辑显然不是局限于存量的国内市场甚至是地方市场,去做零和博弈。改造中国的白酒产业,不能局限于研究中国白酒,而是研究全世界的烈酒,研究完后,反过来找到自身的不足。

  10、大众的偏见是:营销做得好可能产品做得烂。事实的真相是:白酒行业内营销做得最好的企业是茅台,汽车行业营销做得最好的是奔驰宝马奥迪。

  二、共识

  1、春节前夕的团年晚宴上我提出2017年的团队目标为:别把经营功利数字看得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智慧和修养、健康和快乐。直白点就是如果我们有文明的大脑和野蛮的体魄,比TM的赚钱更有意义。

  2、如果想变得更强,就会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大,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更大的智慧,意味着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和外部条件,尤其不要以为别人错了我们是对的,任何抱怨都没有用,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更大的智慧意味着昨天的经验和教训都只是参考,能不能看到未来,能不能布局未来,能不能把未来画面变成现实。

  更大的勇气意味着:我们应发自内心感激得到的,乐观的全力以赴地面向未来去争取。懦弱者会停下来遗憾甚至记恨得不到的,时刻害怕着失去现有的。

  3、害怕名不符实,渴望永续经营;害怕做大规模,渴望保持小而美;害怕表态大于行动,保持敬畏之心;害怕狭隘意识,争取全球视野;害怕止步不前,每天都是开始。自谦自省,持续改善。

  4、今天甚为感叹,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认知差别会如此之大?! 诚恳地想对同事和真正的朋友讲述一下我们坚持的价值观,秉承“不准形式大于内容”、“把事做大,把话说小”的价值观准则,不想去树立什么行业影响力,不想去提升我们的个人影响力,不想混圈子不喜欢无效社交,不愿意搞所谓的资源整合。宁愿做一家低调务实的公司,做一群低调务实的人,不怕别人笑话,不怕别人说我们不好,连向任何人证明我们还行的积极虚荣心我们都要没有,我们非常不齿于做一家PPT公司,非常不齿于做一个愿景描述型公司,非常不齿于做一家华而不实名不符实的公司,我们要的是勤奋务实和低调前行。规模大小,豪华办公室,豪车,穿着上档次,头衔,排场,排名奖项等等,都是形式主义。企业经营的目的本质是盈利和实现长期价值,企业作为功利型组织,干出来赚到大钱才是真正的内容,帮助生态链条中的参与者创造价值产生长期回报是本质内容。喜欢形式小于内容的同事和朋友,不喜欢形式大于内容的人和事。包装一下企业企业出名,包装一下个人个人出名就只是一种虚荣心,没球卵用的虚荣心。真正创造价值,真正关注长期价值,摒弃一切虚荣心,谢谢理解。

  5、不要过于在意谁抢了我们的饭碗,而是更多关注谁给了我们吃饭的碗。

  6、选人比用人重要,用人比培养人重要。用人观:小材大用,小马奔腾。左手之所以没有右手强,是因为你没用它。

  7、要想激活一个组织,领导者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角色。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布道者,要给员工很明确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指引。她还建议企业的领导者,要学会有目的的放弃,“放弃你过去的经验,放弃你的核心竞争力,放弃你自己认为沾沾自喜的东西,放弃你的一些习惯,甚至放弃你在公司当中不可撼动的领导者的地位”。

  8、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价值观的胜利。如果企业文化没有生命力、不够强大,是不可能做百年老店的。因为价值观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人,进而决定了他们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9、战略不是摊大饼,不是九宫格。而应看长期,看终局,形成增强回路

  10、创业即修行,公司的业务结果只是组织能力的映射,组织的能力是个人品德和领导力的映射,借事修人。

  三、见识

  1、江小白的坚持年轻细分市场定位,有意忽略短期投资、致力于长期价值,长期坚持针对目标群体推进‘利口化、轻口味’的产品口味战略,坚持推行‘小白精神,持续改善,稳健发展,无疾而速’的企业文化倡导,并站在全球烈酒发展高度,坚定从‘对未来正确预判角度出发’安排现在,坚持运用全集思维做中国白酒子集产品、美酒与全世界一起愉悦、着力构建新生代酒类消费场景解决方案”的独特经营理念。

  2、相比传统优势企业,新品牌如何实现他的成长战略路径。逻辑是,我们去找到不对称的领域。一个是电商路径,新老企业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而从电商的运营水平和运营结果来看,我们肯定比传统优势企业要做得好一些;另一个海外市场,大家都是起步阶段,区别在于是否能真正拥有全球化品牌的基因和做法。如果把它当成纯出口外贸的销售行为来看,它是毫无意义的。我的理解是,以中国饮食文化为根基的输出。

  3、消费者既严格要求好品质,又严格要求品牌是有个性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新酒饮时代的起点。我觉得可以用五年、十年去论证。

  4、怎么开放心态怎么一直帮助所有关联者创造价值,是一个企业实现最大价值的正确之路。

  5、江小白品牌的终极状态是,我端起杯子的时候跟另外一个我对话。

  6、重资产也好,做慢公司也好,很艰难地做国际化也好,都是在做正确而艰难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

  7、用乐观的心态和好奇心、学习力不断“开天眼”,不断成长。

  8、顺风不浪,逆风不怂。

  9、利他思维和替他人着想是最优秀的人格品质

  10、做精耕细作的农民,不做一锤子买卖的猎人

  新浪会客厅 对话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陶石泉

  主持人:新浪财经编委郭金霞

  嘉宾: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陶石泉

  采访实录精编:

  谈自我认知:承认自己在体能下降 更注重理性和鼓励年轻人

  新浪财经:(这几年)你从体能上觉得自己有所下降吗?

  陶石泉:当然,当然(体能)会有下降。我们的记忆力、反应速度都是下降的。上个月我们开了一次共商会,有同事提出来,说你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不如我们了。

  这么直白。我愣了一下,我当天晚上得到的一个最大的反思是我对于具体的管理和具体的很多经营的东西退后。所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没有一种自我认知的时候,我们的手会伸得很长,以往的经验带给我们太多的思维遮弊,我觉得原来这件事情我做过,我挺强的,我们会默认为自己一直强下去,其实不是,其实你会随着年龄有变化的,我们必须要有一种非常清醒的认知,首先你得承认它,一旦我们承认它,就会找我们的强项。

  新浪财经:找到了吗?

  陶石泉:力量感、速度感,包括我的记忆的能力,我觉得是在下降的。但反过来增长的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会更理性。我觉得伴随着这根曲线在往下,我会关注另外一根曲线是不是能往上。我比以前更愿意去鼓励年轻人。

  谈江小白发展阶段:打败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战胜我们的也是我们自己

  新浪财经:为什么会问到这个问题呢?大家觉得这七年来江小白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它接下来能不能继续保持这样一个高速度?大家想高速度的背后陶石泉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这个动力源它出现了放慢之后,会不会影响到江小白的速度?

  陶石泉:会,现阶段会,但是中长期不会。

  新浪财经:为什么你会觉得现阶段已经会影响它的速度了呢?

  陶石泉:现阶段影响它的速度不是由于我,是一个客观,这个客观就是我们不要指望企业发展一直是一个线性的增长,它是一个非线性的增长。到了这个阶段,打败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战胜我们的也是我们自己。整个企业从底层逻辑上来讲可能会发生变化,它不是一个从0到1、从1到2的问题。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是从0到1,然后从1怎么跳到10。这个跳到10不是说我们表面上看起来的营业额利润的那种增长。

  从十亿级到百亿级:组织能力和业务模式要发生本质的换挡

  新浪财经:(那应该用)什么样的维度去衡量、评价?

  陶石泉:是整个公司的组织能力、业务模型要发生本质的一个换挡、转换。如果我不能带领这个公司完成这个转变,那可能这个公司就是(停留在)这个量级的一个公司,我个人是特别在乎量级,而不是数量的一种变化。数量的变化,我从一个20个亿的企业变成一个30、40个亿的企业,自然就会到,它也没有那么大的挑战性。但是一个十亿级别的企业怎么具备一个百亿级的系统?我们2018年就在开始做准备,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把整个公司变成一个百亿级的系统。

  第一,我的组织系统。第二,我的数据系统。

  可能一个十亿级的企业,用一个人力资源部就管了,或者说由于我个人的领导力很强就能带领这个企业做到十个亿。但问题是一个公司从十个亿涨到一百个亿不是说我个人的能力再往上涨,然后它自然就会变成那个样子去。它是换系统的,从一个人的领导怎么能变成集体式的一个领导?从一个人的奋斗怎么变成很多人大家一起奋斗?

  我们的组织的系统、我们分配的系统、我们整个企业文化的系统、供应链的系统、数据的系统,所有这些东西必须搭起来。

  这个系统搭好了,自然会上到另外一个量级。所以,我需要两到三年把系统搭好,把系统搭好以后这个企业就不太取决于我个人。

  系统搭建最难在于:价值观系统和组织系统 从个人走向集体智慧

  新浪财经:在你的整个系统中你觉得最难的,可能需要比较花费时间的是什么?

  陶石泉:最难最难的是我们整个文化价值观系统和我们的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就是人的系统,这是最难的。

  我们得帮助每一个人创造价值,这件事情是非常难的。一个公司之所以好是因为表象看是它的营业额、利润增长率,看中间那一层,是它的战略、战术、方法论。然后再往底层去看,其实是这个公司的价值观和组织,这个公司会给每一个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很重要,这个挑战特别大,基本上很难凭我们个人的能力能完全打造出这么一个强大的系统,做不到,所以它也是一个集体智慧、集体创造。经常会有人讲企业文化就是公司的老板文化,我不太认同。企业文化其实往往不是一种写在墙上的字,而是大家默认的一种味道或者是默认的一种处理事情的方法,甚至有的文化是语言都不太能准确描述出来。

  新浪财经:现在的江小白已经形成了企业文化,但是你期待当中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陶石泉:我们核心文化的底层是一种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是一种基于最普遍的同理心,我们是否能帮助我们的员工创造价值,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的一个成长。这里面就必须每个人都拥有基本的同理心和所谓的“小白精神”,愿意时时刻刻保持自我反省,愿意把话说小、把事做好,不是浮夸的。

  新浪财经:反人性。

  陶石泉:管理就是反人性。

  新浪财经:恰恰是顺人性的事能推得更顺嘛。

  陶石泉:当然很大部分也是顺人性的,比如说我们希望员工的收入能够持续地提高,大家的物质生活能够过得更好一点,心里上的收获感、事业感、满足感能够更强一些,这是顺人性。

  江小白品牌最大挑战:绝大部分年轻人对烈酒适口度很低

  新浪财经:你对这个品质评价的维度是什么样的?

  陶石泉:作为酒类的产品品质的维度,首先它必须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而且我们足够地(确实)做到了。其实有一个挑战是对于烈酒,不单只是白酒,对于整个烈酒而言,所有消费者的口感是不一样的,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可以让所有消费者对它的口感以及饮后的感受完全满意,一定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是不适应的,而且这部分消费者自然就会离开。我们只需要确保通常意义上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我的口感是习惯的,对我的味道是认同的。这里面本身江小白的品牌面临着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绝大部分年轻人对烈酒的适口度很低,他喝任何一个白酒都有挑战,他喝任何一个白酒可能舒适度都不是最高的,他可能喝啤酒,喝饮料酒、鸡尾酒可能觉得舒适度要高一些。

  另外,饮酒的舒适度一定是跟心情、跟身体状况非常相关联的。某种意义上讲,对每个人来讲其实都有适合自己的酒,江小白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酒,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酒是适合所有人的。

  谈消费者洞察:用未来五到十年验证当下是新酒饮时代的起点

  新浪财经:你在这七年的时间里,你觉得你的消费者变了吗?陶石泉:变了,变化很大。

  差不多这就是这一两年,可能是中国新酒饮时代的一个起点,以95后为代表的,他们对于酒类产品的需求习惯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第一是对多样性需求的增加和愿意尝新,意味着中国市场可能更偏向于国际化,目前中国市场的白酒占的份额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份额的比例是有可能会要降一点点。这是对酒种的这种认知,长尾型的产品会变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市场的多样性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

  另外,品牌带给消费者的价值体验,品牌带来的情感、温暖非常重要。这是新一代95后的消费者更在意的,他们在乎产品的颜值,在乎这个品牌的态度、主张,所以他们两方面都严格要求,既严格要求好品质,又严格要求品牌是有个性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新酒饮时代的起点。我觉得可以用五年、十年去论证。

  (对江小白来说)第一,从逻辑上来讲,一个品牌、一个企业我们无需也没有必要去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喜好的一种需求。

  其次,品牌最好是细分程度要高一点,品牌对消费人群的粘性其实是取决于,如果你是越精准、越细分,粘性越高;越普遍、越通常、越大众,粘性越低。所以,我们宁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不太希望通过一个品牌、一个产品去覆盖所有的年龄人群。但是我作为一个企业,作为酒饮的一个公司,未来我可以有别的定位的品牌或者产品。我们会希望单一品牌的一个企业逐步成长一个多品牌经营的一个平台。

  未来产业布局并购目标:属于新酒饮、优质供应链、较好的品牌基因

  新浪财经:我可以理解其实你在去找一些并购的标的?

  陶石泉:是。

  新浪财经:你会有一定的设想,大概按照这个框框去找合适的?

  陶石泉:三个标准。第一,它属于新酒饮,能满足消费者更高品质、更好的口感的酒类产品。

  新浪财经:香型上会有要求吗?

  陶石泉:其实不太会,香型其实是行业的一个内部语言,对消费者来讲是不是品质更高,是不是口感更好,这个更重要。

  第二,是否能规模化地做出优质的产品,有规模化的优质供应链。

  第三个标准是有没有比较好的品牌基因。

  新浪财经:怎么理解这个品牌基因?

  陶石泉:品牌跟人一样是有性格的,大致上我们能驾驭得了的,它得能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一个品牌。我们必须要所有做的事情跟我们说的话要比较自恰、比较一致。比如说我们整个企业的风格是一种自我反省的,那我的品牌肯定不是一个特别张扬的品牌,我们驾驭不了这个品牌,文化不匹配。太过奢侈的,矫情的品牌我不太喜欢。比较而言我们还是喜欢有点个性的性格。

  谈新品推出:如果永远追随没有引领那做企业就很无趣

  新浪财经: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推出一款新的产品出来?

  陶石泉:这就是未来。我们总要看到一些趋势,看到一些未来,我们总要做一些引领。如果一个企业永远都只是跟随,没有引领的话,那做企业这件事情不是很无趣的吗?所以,我认为淡饮这个产品我们是引领型的,是引领未来市场的一个趋势,度数更低、更舒适。

  最重要的企业精神:以终为始

  新浪财经:你自己种高粱,在你还完全没有这个实力的时候,你为什么就想过做这个事情?

  陶石泉:啊,还是常识啊。我们绝大部分人思维的习惯是基于我拥有什么样的条件才去想什么样的事情,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企业精神是以终为始,我认同不忘初心,但是我更强调以终为始,未来的画面就在那里,我们一步一步去达成最终的那个结果和画面,这中间相对来讲就会少走弯路或者少走错误的路,农庄对我们来讲一直都是我们认为最接近于国际上通常意义而言的酒厂的酒庄应该有的样子,可能我在20年前就看到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内心里一直觉得它应该是这个样子,我没有条件的时候就想这样去做,我拥有条件的时候就会很快去做。

发展重资产自己种高粱: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发展重资产自己种高粱: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

  只在乎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没必要向别人证明自己行不行

  新浪财经:你为什么不愿意公布你的营业额?

  陶石泉:因为我不是一个上市公司,我为什么要去公布我的营业额?

  新浪财经:但是很多人会希望用这个数字去凸显自己的量级,凸显在行业里的地位。

  陶石泉:不存在要凸显行业地位,我只在乎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我在行业中的地位,我现在也没地位,以后我也不希望有地位。

  新浪财经:为什么?

  陶石泉:我不知道这是我们对的还是错的,反正我觉得一个企业,至少在我的治理下,我希望没有消极的虚荣心,甚至有一部分积极的虚荣心我们也不要,这是一个很强的价值观导向。我们没有必要去向别人证明我行还是不行,我行不行它是一个客观存在,跟外界看我没太重要。

  新浪财经:在“春糖”的时候你和(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的对话,你也不认为是提升江小白行业地位的关键性、标志性的什么事件?

  陶石泉:我和汾酒李秋喜董事长的对话,不是为了提升地位,我只是觉得清香型白酒这个行业、这个品类里面,我们两家企业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传统的龙头型的企业和一个创新型的企业,希望能够碰撞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本身向他们学习我觉得也是我们这个企业应该去做的事情。

  新浪财经:你们当时聊完之后觉得有什么火花吗?

  陶石泉:对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其实是相互的优势和强项其实是可以互为转换的。举例子,比如它的品牌的厚重感是我们所不具备的,但是我们品牌的这种青春感、独立个性也是他们不具备的。所以,这是一个互为学习、互为转换的过程。而且这会很有意思,会促成我们觉得其实你存在了就是最好的,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把自己做好,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好一点。

  创业者必备能力:没有虚荣心、同理心、好奇心

  新浪财经:你认为这种评价的尺度是放在自我内心,是一个创业者或者是一个企业家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吗?

  陶石泉:我认为是。

  陶石泉:我先把这一点再强调一下,我认为一个创始人、一个创业者、一个企业,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抛头露面过多,是不务正业。这是我的价值观。新浪财经:除此之外需要什么样的特质?

  陶石泉:我觉得没有虚荣心算排在第一。第二,同理心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质。

  新浪财经:对员工、对客户、对合作伙伴、对用户。

  陶石泉: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同理心非常重要。然后还有好奇心。未必我们都在很多领域里面能变成一个很专业的人,但是我们得保持那种对知识的敏锐度,知识的迭代和科技的进步的速率比以前快很多,学习是一种状态,这个状态你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没有一时一刻是停下来的,这一点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谈创业压力:相比“果”更在意“因”

  新浪财经:(创业这么多年)就没有那种焦虑、睡不着的时候吗?

  陶石泉:没有。

  新浪财经:创业这么多年都没有?

  陶石泉:绝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的,或者至少这四五年(是样)。这是一种反差,尽管我们会很在乎很多事情的过程,但是真当结果出现的时候,我反而就不那么在意了。

  就是普遍意义而言,绝大部分的企业、绝大部分的管理思想都比较在乎短期结果,但是我们有一个认知是长期结果远远比短期结果更重要。什么东西能达成长期结果了?其实是你的因。促成一个企业改善的一个因,原因最重要。所以,传统理论上我认为很多管理思想,特别注重KPI,特别注重经营结果,特别在乎一个季度的财务报表、一年的财务报表,这都没有看到企业经营的本质,所以企业经营的本质是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去想明白什么是达成一个好企业的因,能不能想得相对明白一点?假如说想明白80%。我们所有想的东西都不代表你全部能做出来,一定是要打折扣的。这个企业的执行力高,它也要打折扣。所以,这个0.8再乘以0.8,就只有0.64。所以,最终我们呈现的结果一定会比我们想象中差。

  既然这是一个你一开始就能得出来的一个结果,当结果出现的时候,我们做到0.7、0.8我们还挺庆幸,挺满意的。

  谈管理风格转变:借事修人

  新浪财经:你创业初期的时候,我了解你的管理风格不像现在这样通透或者宽松的一个状态,是什么让的管理风格做了一个转变?

  陶石泉: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每一个管理者或者说每一个领导者,最终其实都是借事修人,你原来心小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情。当我们心大了以后,所有的事情都变小了。你身边的人说一句你不爱听的话,或者对你有某一个批评的意见,你心里情绪会波动,现在更多的不存在。第一,我内心里面是否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什么是真正的差,我自己有一个理性的判断,我不会因为别人的批评,不会因为别人的诋毁或者是误解,导致我情绪明显波动,那波动不完,天天都波动。我研究过睡不着觉这个问题,本质是因为对昨天的不满意和对明天不确定的恐惧,就是这两个原因,没有再别的原因了。所以,一个创业者昨天的事已经做完了,你改变不了,接受吧,没什么好后悔的。(做得)好的东西也没必要沾沾自喜或者是很狂喜,都不需要,就是让你的情绪更平静一点。对未来的恐惧,如果我们能够想明白,我们只要把因做好了,那个结果好一点、差一点(无所谓)。因做对了,我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早一点、晚一点、大一点、小一点都没那么重要。我现在能这么说出来也还不代表我能百分之百地做到。去年我们其实也遇到一些外界的质疑、批评甚至是谣言。

  谈“小白精神”:本质就是“我不够好” 时刻自我反省

  新浪财经:当时最让你心情波动的事情是什么?

  陶石泉:去年其实外面有一个媒体说我们内部管理糟糕,年轻人得不到机会,我们的销量下滑。这跟事实完全是违背的,你得到了一个巨大的误解。但这个误解一开始来的时候你心里是不舒服的,但是我发现我在那一次很快就过去了,我不太想去解释,而且我甚至反过来自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误解的原因不在他,在我。我反过来会更自我反省。

  假如我们有一个游标卡尺,通常而言一般人会把游标卡尺的刻度会归到外部环境,外部不理解我们,怪罪他人不理解我们。如果我们试着把这个游标卡尺的刻度挪到最左边,全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你就想开了,有些事情就没那么在意了。所以去年我反复讲我们就是不够好,而且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我们最终企业的价值观就长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内部大家都明白“小白精神”,“小白精神”的本质就是“我不够好”,我们就是时刻保持自我反省、自谦、自省甚至自嘲、自黑,没关系。

  谈企业常态:过得去、不够好

  陶石泉:假定说任正非是一种反差,别人觉得好的时候他觉得差,别人觉得差的时候他觉得好。在我这里我不会是一种反差,我会是一种常态。第一,当年江小白规模小的时候我也没觉得它差,挺好的。那个时候我们的执行力、灵活性等等那些东西反而是我们的优势。我说的这种常态是什么东西?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者是否能保持一种高度理性和一种时刻的反省非常重要,这是驱动一个企业最大进步的一个基因,是因为我们要感知到,要发自内心地知无知,知无、知不足,知道我们是不够的,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基本的自我认知。我说这是基本的(自我认知),还不能说你有多么优秀的自我认知。基本的自我认知就是我们对自身对企业的一种自我认知,才会稍稍接近于客观。你只有有了这个稍稍接近于客观,才有可能产生持续的改变,每年觉得在这个地方不行改一下,在那个地方不行改一下。所以,做企业最大的乐趣是你发现这些不足,然后去改变它,实际上时间一长,这个企业不会特别差。

  所以,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企业的常态和我们人的常态就是过得去、不够好。”江小白这个企业是昨天、今天、明天,它是一种常态,都是过得去、不够好。你说我这个企业差,我肯定不承认它特别差,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差,但是也没有外界看起来那么好。过得去、不够好,它就是一种常态。

  谈“江小白现象”:积极和用户沟通互动是品牌常识

  新浪财经:(多年以前)那个时候就感觉你像是一个愤青,是搅动行业的一个人,把自己被动地、主动地打扮成一个战士,你要跟所有的所谓老的、传统的说“不”,现在你变得更加平和了。

  陶石泉:我觉得不是转变吧,我挺本色的,我一直觉得我就是这个样子,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误解,我认为我最初创造江小白这个企业,创造这个品牌,白酒本来就可以是这个样子,只是说以前没有这个样子,大家觉得很奇怪。

  我觉得企业的创始人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理性思考,是一种抽象思考。当我们有了理性思考和抽象思考的时候,其实你做出来的很多决定看上去好像很奇怪,可能外界用感性思维理解不了,或者是很长时间有质疑。我们看到一个杂技演员走纲丝,觉得非常危险。但实际上对于杂技演员来讲是最安全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走,他比走在马路上还要安全,马路上还有车撞,钢丝上没车撞。这是从专业度上来讲。

  但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常识,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积极地跟用户进行沟通、互动,这是所有品牌在任何时代里面都应该去做的事情,跟是不是互联网时代,是不是自媒体时代,没有一毛钱关系。

  谈行业颠覆者:是一种误解 全行业都是朋友

  陶石泉:我(也)从来没认为我是一个颠覆者,从来没有。我认为我只是遵循这个行业的规律,这个行业是一定要培养年轻用户的。如果没有年轻用户,整个这个行业可能都会失去整个用户。我不能说我有行业担当,我只是说整个行业里面可以有一个这样的企业,恰好我去做了,而且在我的观念里面,我觉得全行业都是朋友,没有竞争对手。

  新浪财经:因为当时江小白最初的时候其实有两种观点,一种觉得这是网红现象,你看过一段时间见不着了。还有一种观点是说这是一种趋势,我要跟着走。两种观点,你当时怎么看?现在会怎么看?

  陶石泉:我当然认为是一种趋势。我认为今天都只是起点,新酒饮整个这个时代的到来今天才是真正的一个起点,我反而觉得我们做早了。我觉得摸索了这么多年,今天才是我们这个企业最好的机会,今天才是我们这个企业的开始。(当然)另外一句话叫做我们站在一个原点和离开这个原点,绕了一圈的这个原点有本质的不同。

  新浪财经:刚才你说到竞争,他们在学江小白。

  陶石泉:没问题,我自己想明白了80%,我执行上又打了8折,我也只做了60%,我自己都没想明白、没做明白,如果学我的人想明白、做明白,那挺好的,没什么不好,它来帮我们做验证,或者它证明我们是无能的,就是我本身也不应该存在。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有两种,第一种是表面地在学一些东西,模仿包装,模仿你的名字,取一个差不多的商标。如果他连这种方法都干成了的话,说明我们本身就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护城河太浅,这种我就不太在意;另外一种,如果是真正能够在底层上、在逻辑上能够去理解我们,我觉得是一种知音,我觉得驱动整个这个行业前进、创新的企业越多,其实对我们整个行业的繁荣都是一件好事情。

  创业最不满意的地方:组织架构

  新浪财经:(创业)这些年你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陶石泉:最不满意的地方是组织。一个企业最最关键的不就是组织问题吗?

  如果我当年对一个企业的组织力的理解更深一点,整个今天公司会拥有更强的团队,也自然就会产生一个更好的经营结果。我们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好。因为我的能力有缺陷,我的能力有天花板,所以导致整个组织的成长,它的前置性匹配度不够。

  谈团队执行力:创业是一个接力赛 打仗可以轮流往前冲

  新浪财经:组织架构是要(不断)调整的。

  陶石泉:调啊。我们一年一调。

  新浪财经:(如果)你一直会对这个不满(意)的话,会不会一些比较勤奋的、比较辛苦的元老级的创业的这些跟着你的人有一点点心寒呢?

  陶石泉:我们客观地讲,我们高管的所有人都到达了之前都未曾经历过的高度,所以这是一个知足和知不足的一个辨证关系。我如果这个基本的辩证的自我认知不能实现的话,跟我们的整个团队的价值是不太吻合的。

  我们组织架构的大调整基本上每年调一次,对每一个干部的胜任力会有360度的评估,我们叫两个100分,价值观100分、能力100分。价值观不及格的直接可以一票否决。所以,既得能力匹配,还得价值观匹配。价值观匹配我们有很多自己公司人力方面、组织方面的习惯,我们每年有一次调整,大家都得服从调整。

  (同时)我们有这样的制度保障,如果有人愿意停下来,我需要去学习,我甚至需要去读书,甚至于我们的女性领导她需要停下来去照顾家庭、生小孩。等等这些事情在我们内部都有处理,大家都往前打仗、往前冲,总得有人不能一直打下去,有的人可以歇一会儿,轮着上。

  谈7年创业感悟:把自己当(普通)人

  新浪财经:最后一个问题,你创业这些年得到了很多,失去了什么?

  陶石泉:总体来讲首先得到的很多,特别知足,创业让我拥有了很多东西,包括我会认识很多朋友,打开很多思路,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很多东西,所以特别知足。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跟家人和朋友的时间确实是减少了,不是那么足够地充裕,但是我也仍然尽量在平衡。特别重要的一点,或者是我们会去保持的一点,创业者往往我们在做一个事业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在乎中间层,往上面那一层就是你怎么能顶到天,就是我们怎么打开视野、打开格局,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纯粹是商业方面的,人文、哲学所有的东西,你对道理的理解,这是往上一层。往下这一层就是你的脚怎么能踩到地下,我希望能够一直保持我们对细微的美好的情感、人,所有的东西都要(感兴趣),自己得把自己当(普通)人,而且要保持一种状态,让别人也把自己当(普通)人,不能对自己提过于苛刻的要求。

责任编辑:郭金霞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6 中简科技 300777 --
  • 04-30 宝丰能源 600989 --
  • 04-30 鸿远电子 603267 --
  • 04-25 新城市 300778 27.33
  • 04-24 日丰股份 002953 10.5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