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此时重启逆周期因子,显示了央行稳定汇率的信心和决心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日前,央行发布公告称,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此次央行重启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对冲市场顺周期行为,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形成过度‘羊群’效应,打击套利资金,进而缓解贬值压力,避免人民币汇率过于偏离基本面。”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9月份前后是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月份,此时重启逆周期调节因子恰逢其时。2017年5月份推出逆周期因子本就是为应对汇率贬值压力,在汇率稳定后逐渐退出,如今汇率贬值压力愈加浓厚,此时再次重启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先升后贬”过程,双向波动特征明显。进入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速度加快。
对此,王有鑫表示,本轮人民币贬值主要分两个阶段,4月初至6月14日是小幅贬值阶段,6月15日以来是快速贬值阶段。两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风险源,第一阶段更多是由外部因素诱发,第二阶段风险逐渐蔓延至国内,市场情绪和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变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加速下滑。
鄂永健表示,近期人民币持续明显贬值,引发市场形成贬值预期,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加大,6月份、7月份两个月银行结售汇差额连续收窄,但近期贬值主要是美元指数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冲击所致,中国经济基本面尚好,宏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王有鑫认为,此时重启逆周期因子,很好的显示了央行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可有效避免超调现象和羊群效应的发生,避免国际风险的波动和冲击。同时这也释放了几点信号,一是确定了风险底线,暗示目前汇率水平已接近短期均衡汇率,监管机构不希望汇率再次大幅贬值,冲击市场情绪。二是同样显示了央行稳定汇率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不排除继续使用其他手段。
针对汇率未来的趋势, 鄂永健表示,在逆周期因子的影响下,市场预期或会有所改变,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望摆脱连续贬值格局,呈现双向波动特征。中期看,美国经济稳步向好、美联储渐进加息、欧日央行保持政策宽松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条件下,美元指数仍获支撑,加之贸易冲突的影响,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中国经济基本面平稳对人民币构成支撑,加之逆周期调节,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责任编辑:郭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