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委外大资金需求鹏华、银华上报定期开放型中短债基金

对接委外大资金需求鹏华、银华上报定期开放型中短债基金
2018年08月26日 04:26 经济观察报

  对接委外大资金需求鹏华、银华上报定期开放型中短债基金

  洪小棠

  A股市场震荡行情下,作为货基“代替品”的中短期债券基金悄然走俏。

  根据证监会网站统计显示,截至8月22日,已有10家机构的14只中短债产品正排队等候监管审批。其中,新华基金最多上报了4只中短债产品、财通基金上报了2只。

  其中,鹏华基金和银华基金两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定期开放型中短期债基引起了市场关注。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这类产品主要用于对接委外那部分资金,由于当年的打新策略等都已经在当前市场失效,而这个策略可以看成是对接委外机构大资金的新策略。

  委外资金新策略

  事实上,今年4月,央行等多部委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使得理财市场出现了新格局。

  其中,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使市场上短期理财产品逐步消失或转型成为定局,同时货币基金的监管趋严,货币基金估值逐步转型为市值法,收益率亦在逐渐下调。

  一系列产品受限之后,久期较短的中短债基金重获青睐。

  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统计显示,8月21日,浙商证券资管的浙商汇金短债债券基金募集申请材料通知被受理,8月15日,国投瑞银顺享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变更为国投瑞银恒泽中短债债券基金也被接收。根据记者统计,银华安盈短债、招商鑫元中短债基金、财通资管鸿利中短债基金、鹏华中短债3个月定开债基金等多只产品的募集注册申请材料均在近1个月内被证监会先后接收。截止8月22日,已有10家机构的14只中短债产品相继布局此类产品。

  在这些申报的产品当中,鹏华基金和银华基金两家基金公司上报的定期开放型中短期债基引起了市场关注。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中短期债基属于高流动性、收益率相对较低的产品,而定期开放则是牺牲了流动性来提高其收益率,两者的产品特性相互矛盾,但这一类产品的出现是公司产品部跟多家机构沟通后的结果。

  “最初开发产品时和机构方面沟通,机构方面因为有收益率水平的需求,所以设计成开放式并不好做,而被设计成定期开放的目的就是想降低产品的流动性,这样就有利于在封闭期间内加适当杠杆提高产品的收益率,达到预期收益率。”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同时表示,此类产品可能仅仅是昙花一现,因货币基金日趋受限,货基利率持续走低,“等到货币基金收益上来了,这类产品可能又会被抛弃。”

  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类产品主要还是机构的需求,看机构的大资金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可执行的投资策略。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中短债+杠杆可以满足一些长钱的需求。”

  这位产品部人士同时坦言,“对选择的品种来说,从6-7月份的时候来看,预期降准,宽松资金面,大资管新政放出来显示是放松的,中短期(3-5年期限信用债)当时被错杀一部分,投资机会更高;从产品形式来看,定期开放的产品形势有利于组合投资适当加杠杆。”

  中短债或迎机会

  事实上,中短债基金曾经红极一时但又迅速陨落。

  2005年,博时基金推出了业内第一只中短债基金—博时稳定价值。彼时正是股市陷入低迷时期,这只基金立即成为当时市场爆款,然而,一年后随着大牛市的到来以及货币基金崛起,而中短债基金的收益却低于预期,惨遭投资者巨额赎回,导致不少产品被迫转为普通债基或者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逐渐被“抛弃”。

  而中短债基金重现江湖则是在12年之后,即2017年9月15日成立的金鹰添瑞中短债基金。对成立中短债基金的原因,金鹰添瑞中短债基金经理龙悦芳表示,资管新规出台后,资管行业步入新时代,资管产品将逐步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在流动性新规要求下,成本估值法的货币基金投资范围受到诸多限制,且债市转暖利率下行,货币基金收益率也逐渐下行,T+0赎回的额度又受限制,货币基金收益和便利性均有下降。而预期收益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更是受限,规模不允许新增。银行面临理财产品短缺的状况,市场亟需收益相对较高而净值又比较平稳的资管产品替代原有成本估值法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而中短债基金投资限制较货币基金少,久期短净值波动风险小,受益于债市转暖,收益明显优于货币基金,甚至优于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且流动性相对较好,因此在当下市场备受欢迎,填补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空缺。

  事实上,记者统计发现,目前中短期债券型基金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限制中短期债券投资比例的开放式债券基金,一般规定1年内到期债券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80%;二是限制了组合久期的开放式债券基金;三是封闭期在1年以内的封闭式债券基金,要求投资债券期限短于封闭期,此类组合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

  从规模变化来看,2018年一季度规模上升较多的为大成景安短融、融通通源短融和金鹰添瑞中短债。其中融通通源短融客户单一持有人占比接近94%。

  国金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中短端信用策略有效性提升以及低风险产品需求增长两方面作用下,今年以来中短债基金规模显著增长,2季度中短债基金合计规模由上季度的35.29亿元大幅增长至154.27亿元,且2季度新成立的中短债产品单只产品募集规模均在15亿以上,中短债基金有望进一步扩容。

  而对于后市,金鹰添瑞中短债基金经理龙悦芳认为,展望下半年,经济下行拐点基本确认,贸易和投资增速将继续拖累经济缓步下行,政府或采取相应的举措予以对冲,财政加快支出以托底基建,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基本面和流动性的支撑下,债市有望继续走牛。而狭义流动性的改善及银行负债端压力逐渐缓释将推动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国金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亦表示,今年以来受益于资金面宽松,杠杆策略有效性有所增强,中短债基金预期收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监管趋严以及资金利率下行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呈现下行趋势,市场对于低风险替代产品需求有所增长。展望后续市场走势,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利好中短端信用债,短端信用债配置策略仍将获得不错的收益。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