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出山4年后

  李宁出山4年后

  继续反思库存

  ■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作为国内最早赞助运动赛事的运动品牌,李宁在经历渠道的震荡之后,正试图开启回归之路。

  日前,记者获悉,雅加达亚运会共有25支球队参加男足比赛,印尼U23男足是唯一身穿中国体育品牌球衣的球队,成为中国体育品牌在亚运会足球赛场上的一次成功赞助。

  虽然如此,这与此前李宁鼎盛时期的品牌赞助相比却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2008年,李宁是北京奥运会赞助体操、跳水、射击和乒乓球4支中国体育的王牌军,而此之后被安踏趁虚而入,至此也结束了李宁从1990年成立以来的高速增长期。而此次李宁再度发力雅加达亚运会和布局2020年东京奥运会,难道是复苏后的品牌全面回归?

  品牌赞助回归加速

  在2014年被安踏“釜底抽薪”抢走中国体操队合作权之后,业绩逐渐回暖的李宁体育正试图曲线回归。

  日前,《华夏时报》记者从李宁公司获悉,在此次雅加达亚运会,除了持续赞助中国国家射击、跳水、乒乓球和羽毛球队外,还赞助中国男子/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美国国家跳水队,加拿大国家速滑队,印尼、澳大利亚、新加坡、古巴国家羽毛球队。

  此外,李宁还是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印尼奥委会官方装备赞助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印度奥委会官方装备赞助商、2018-2020年墨西哥奥委会官方装备赞助商、2018年开始连续三个赛季墨西哥普埃布拉足球俱乐部的官方赞助商。

  与2016年相比,李宁赞助的运动团队有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据资料显示,2016年为李宁赞助团队和企业比较少的一年,除了赞助中国国家射击、跳水、乒乓球和羽毛球队外,国外品牌的赞助并没有今年多。

  1990年8月,“李宁牌”运动服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中国国家代表队参加亚运会领奖服,及中外记者指定服装。当时“李宁牌”伴随亚运圣火传遍全国,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李宁跑步、篮球、运动时尚和综训四大核心品类的零售流水占比都在20%以上,通过持续的赛事赞助,让更多专业运动员和普通消费者对李宁专业装备有了充分的认可。

  对于重新发力赞助,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受其间公司业绩和业务发展的影响,而在近两年李宁品牌持续优化渠道结构强势回归的背景下,基本上是实现业绩全面起航,李宁品牌的赞助也将曲线回归加速。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李宁品牌比较艰难的2014年,李宁再度出山,相继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助力品牌强势回归。李宁除了在产品上探索运动与时尚、娱乐、休闲的结合,玩起跨界联名,还通过关闭/改造低效店和亏损店,推出运动时尚店,对渠道结构进行了积极优化,提升了品牌形象。

  在2017年年底,业绩有了明显的回归。据李宁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总收入同比上升10.71%至88.74亿元,核心品牌“李宁”占据99.4%,其他品牌仅占0.6%。经营利润为4.46亿元,同比增长16%,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15亿元。

  2018年,无疑是李宁全面回归的一年,今年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总收入为4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增长42%。

  这一营收增速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2010年以来新高。照目前的营收增速,这意味着李宁公司将在2018年底迎来百亿元的营收,这一数字将超过2010年近95亿元的高峰。

  瑞信预计,李宁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将分别为5.1亿、6.92亿以及9.12亿元人民币,外加其自有的23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资金充足。

  这也由此引发了业界对李宁直追行业第一安踏体育的猜想。相关数据显示,李宁市盈率为38倍,安踏则为30倍,但李宁的市值只有安踏的15%,这意味着李宁存在被低估,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售罄率不高的挑战

  虽然李宁在2018年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期,但回归4年的李宁仍有些担忧。如何提高未来公司产品的售罄率被他时刻放在心上。

  在近期李宁品牌召开的业界发布会上,李宁曾坦言,虽然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周转还可以,但依然有进步空间,难度在于公司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产品售罄率不高。

  中期财报数据披露,现金流管理方面,公司经营现金流增加约12%,达到6.6亿元,净现金规模为26.93亿元,资产负债率从44.3%增至48.6%,现金周转期由56天减少至45天,而存货周转期在行业中比较高,达到85天。

  “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扩张,售罄率不高就会产生库存,有库存就会打折,营收利润都会减少。这一点,李宁做得不理想。”李宁预判称,“如果建立起成熟、有效率、成模型系统的零售执行系统,至少还要3年时间。”

  对于目前零售还处于初级阶段现状,李宁表示,还是将重点依然放在持续改造优化“零售运营能力”,“提升零售运营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逐年逐季不断投入。”

  而在产品结构方面,2017年李宁88.74亿元的营收中,李宁主品牌占比99%,达到88.19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旗下的乐途(Lotto)、凯盛(Kason)、艾高(Aigle)等品牌只有5500万元的营收,低于2016年的8985万元。

  对于外界关心的未来李宁是否会彻底剥离副品牌业务,李宁也做了最终的策略,暂时没有剥离的计划,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空间发展,“目前重点做李宁自身品牌,这是李宁公司最大的机会,也是最有效率的。”

  而面对近两年李宁品牌逆势凸起的童装业务的策略,李宁似乎更是看重,bingc表示, “稳步扩张为主,单店盈利为先。截至6月底,已开设了631家门店,预计年底要扩张到750家门店。”

  不过,对于2016年10月,李宁公司获得了Danskin品牌在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业务的独家经营权,李宁似乎显得谨慎。

  “女子市场是李宁公司最弱的市场能力,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有更长时间的尝试,希望找到产品定位及销售运营模式,目前还是要控制门店数量,寻找到可复制的、扩大的模式。”李宁表示。

  虽然如此,但借助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等营销事件,“中国李宁”也赋予了李宁品牌更多运动时尚潮流色彩。

  而此次李宁品牌赞助回归加速,是否会是在强化品牌从而带动多元化品牌的策略上下功夫?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