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口径,六家机构这么看!

央行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口径,六家机构这么看!
2018年08月13日 22:14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行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口径,六家机构这么看!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辛继召 深圳报道

继央行1月调整货币供应量M2统计口径后,央行自2018年7月起,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经过调整后,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7.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8月13日晚20:00发布的数据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370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73亿元,同比多减56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50亿元,同比多减111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92亿元,同比多减24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70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37亿元,同比少3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5亿元,同比少361亿元。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鼓励银行信贷投放8月可期

7月社融主要仍靠表内贷款支撑,尽管资管新规尺度有所放宽,但是表外融资依然收缩,宽货币与紧信用的格局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考虑到很多鼓励银行信贷投放的政策是7月后逐步落地的,8月后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期待,但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流动性堆积于货币市场的局面料持续,稳增长未来更多还是要看财政政策的边际变化。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预计年内仍有1~2次降准

M2增速触底回升,反映当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市场利率回落,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存款派生效应增强,市场流动性状况好转。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10.3%,再创新低,表明仍受委贷、信托等表外融资下降的拖累,随着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新规落地,表外融资变动趋向平缓,有利于社融增速保持平稳。

人民币信贷超预期增长,表明银行放贷能力和意愿增强,同时信贷结构优化有利于助力持续扩大内需。

下一阶段,随着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政策实施,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更好地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预计年内仍有1~2次降准空间、法定存贷款利率或将保持不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背景下,我国市场利率进一步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需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定价参考市场利率,切实降低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

新增两项社会融资规模口径也反映了金融对实体部门的融资,可以使社融指标更完善。还有观点认为,应把外商直接投资也纳入社融。这正如M2口径也不断丰富一样。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总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口径调整不改社融回落趋势

新增信贷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主因票据冲量和非银贷款增加,中长期贷款略高于去年同期。7月,新增贷款1.4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6278亿元,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显著高于去年同期,企业短贷净减少、中长贷略高于去年同期,居民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均有所增加。具体分项来看,新增票据融资2388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62亿元,“宽货币”下,银行通过票据冲量现象在近几个月表现较为明显,反映企业需求走弱和银行贷款投放较为谨慎;企业中长期贷款4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543亿元,短期贷款为-1035亿元;居民中长期和短期贷款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非银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2433亿元。

社融增速继续回落,非标融资收缩趋势不改,债券融资明显恢复。新增社融1.0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242亿元(新口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3%,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新口径)。分项来看,非标融资继续收缩,委托和信托贷款分别净减少950亿元和1113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净减少2744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709亿元;新增企业债券融资2237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社融口径调整导致社融存量增速总体高于旧口径、但回落趋势不改,新口径下社融存量增速10.3%,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票据和非银贷款冲量难掩总体融资需求的走弱,政策维稳阶段性缓解非标收缩压力、较难改变非标收缩趋势。下半年宏观主要矛盾,或由“防风险”、“去杠杆”转向“调结构”与“稳增长”之间的再平衡。转型框架下,政策维稳与传统“稳增长”明显不同,不会通过“走老路”的手段全面刺激经济,而是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精准施策,围绕“补短板”、“增后劲”等领域,实现结构性发力。去年底以来信用收缩的滞后影响,或导致下半年经济动能依然向下,但总体风险或相对可控。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稳社融是关键,银行执行力度超预期

贯彻国常会精神,商业银行集中投放信贷。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增速13.2%,略高于我们之前的预测(1万亿和12.8%以上)。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7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3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7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582亿元。居民和企业贷款均出现小幅放量,国常会指导意见出台后,商业银行的执行力度和速度超出预期。

社融口径调整,表外转向慢于表内贷款。央行在7月份对社融口径进行了调整,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新口径下,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新口径同比增速为10.3%,旧口径约为9.7%左右。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370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50亿元,同比多减111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92亿元,同比多减24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70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37亿元,同比少3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5亿元,同比少361亿元。社融新增在信贷小幅放量的基础上没有出现反弹的主要原因是,表内信贷调整弹性和执行力度较强,而表外恢复则需要一定时滞。

M2增速反弹,货币政策转向结果清晰。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M2增速8.5%,M2增速大幅反弹,国常会关于稳定经济需求叠加货币政策转向使得M2增速出现触底反弹。M2增速反弹的趋势有望持续,稳增长和保就业的目标会需要一定的货币增速,我们维持我们年度策略报告M2增速全年9.0%以上的观点。7月份,M1增速5.1%,和M2增速方向相反,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现金流紧张,货币政策转向向企业的传导仍需要一定时滞,另一方面,反映了房地产销售在国家新的一轮调控政策得到确认后,房企销售向下成为大概率事件。

海通宏观姜超、李金柳:信贷投放加大,不改社融回落

①社融增速继续回落。7月新增社融总量1.04万亿,其中7月对实体发放贷款增加1.29万亿,同比多增3700亿;表外非标融资继续大幅萎缩,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减少约4900亿,同比少增4200亿;债券和股票融资均同比少增300多亿。7月信贷投放继续加大,但表外融资也继续萎缩,社融整体同比少增1200亿。7月起央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融统计,可比口径下,17年12月和18年6月社融存量增速分别为12.5%和10.5%,7月社融存量增速继续回落到10.3%。

②信贷投放加大。7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1.45万亿,同比多增约6000亿。其中居民部门贷款增加约6300亿,同比多增730亿,主要是短贷同比多增700亿,中长贷整体平稳;企业部门新增贷款6500亿,同比多增300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000亿元,仍是最主要的贡献,短贷同比少增1660亿,而中长贷由前月的同比少增1800亿转为同比多增540亿,体现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③M2增速回升。7月财政存款增加9300亿元,7月为缴税月份,而财政存款同比少增2300亿。7月M2同比增速回升到8.5%,或与信贷力度加大,提升信用创造有关,M1和M0同比增速分别回落到5.1%和3.6%。

④宽松格局持续,难改社融下行。7月起央行实施定向降准,释放资金规模约5000亿元,二季度末超储率处于1.7%的相对高位,当前DR007在2.3%左右低位,货币宽松仍将延续。近期银行在指导下加强了信贷投放,但整体需求走弱,且表外非标融资也在继续萎缩,社融增速仍是下行趋势。

中信固收研究:政策效果仍未显现,结构性问题突出

1、人民币贷款如预期回升,但结构仍存隐忧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7月新增信贷一般较低,而从最新数据来看,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虽有所下降,但同比增加明显。主要原因考虑为以下几点:1. 表内监管有所放松,央行在月末下调MPA参数,为表外非标回表开路。2. 分项数据显示,增量主要来自于短期限贷款,其中居民贷款仍以短期贷款为主,受房地产监管持续加强影响,长期贷款较弱,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所增长,表明在宽信用政策的引导下,企业融资需求有所上升。3. 在财政政策发力的刺激下,融资需求略有回升。具体来看,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00亿元,同比多增6245亿元,环比少增39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733亿元,同比少增964亿元,环比少增4227.8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同比多增4050亿元,环比增加816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9451亿元,同比增加575亿元,环比增加816亿元。7月居民新增贷款较上月显著回升。7月居民新增贷款6344亿,同比多增728亿,环比少增729亿。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768亿元,同比多增697亿,环比少增602亿;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576亿元,同比多增32亿元,环比少增58亿元。企业贷款呈现整体下滑,短期贷款减少尤为显著。具体来看,企业新增贷款6501亿元,同比多增2966亿,环比少增3318亿。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035亿元,同比减少1661亿,环比减少3627亿;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875亿元,同比增加543亿元,环比增加874亿元。

2、监管虽边际放松,社融数据改善仍需时间

7月20日资管新规细则落地,整体来看金融监管节奏虽有所放缓,但大方向未发生改变,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项目仍保持下降趋势,但环比降幅有所收窄。在政策引导下,信用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债券融资将保持增长;股权融资则继续保持低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此项调整对社融数据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具体来看,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400亿元人民币,低于预期的1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2%,环比下降11.99%。新增人民币贷款12900亿,同比多增3748亿,环比少增3887亿;外币贷款减少773亿,同比多减559.73亿,环比多减409.08亿;委托贷款减少950亿,同比减少1113.1亿,环比少减692.12亿;信托贷款减少1192亿,同比减少2423.84亿,环比少减431.37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同比多减706.83亿,环比少减906.25亿;企业债券增加2237亿,同比减少383.55亿,环比增加917.22亿;股票融资增加175亿,同比减少360.6亿,环比减少82.95亿。根据计算,7月广义社融存量为2060553.37亿元,环比增加47851.59亿元,同比增加236597.6亿元,同比增速达12.97%。

3、虽然M2增速高于预期,但主要来源与财政存款,住户和企业存款不足值得关注

7月M2增速高于预期, M1增速显著低于预期,M2-M1的“剪刀差”再次扩大。具体来看,M2同比8.5%,预期8.2%,前值8.0%。M1货币供应同比5.1%,预期6.6%,前值6.6%,M0货币供应同比3.6%,预期4.3%,前值3.9%。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323.89亿,同比多增2164亿,环比少增10636.6亿;住户存款减少2932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6188亿,财政存款增加9345亿,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609亿。

社会融资规模 比多 央行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