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式vs日本模式:东芝造假启示录
■徐瑾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日本的衰退依旧,即使安倍经济学的努力也显得有些乏力。欧美更是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元气大伤,如今还挣扎于长期停滞的阴影之下。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非常有意义。
在日本经济蓬勃向上的时代,终生雇佣、集体决策、执行力强、经理人主导等特点,纷纷被总结为日式管理的核心甚至日本经济成功的诀窍;而随着日本经济的下行,这些特点逐渐被诟病:日本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严重、依赖主银行制、公司间交叉持股、缺乏最终责任人、缺乏外部监督等现象,也重新受到检讨。
然而,仅仅引入欧美公司模式就足够了么?
这些年中,尤其以东芝的案例耐人寻味。日本以制造业立国,东芝可谓日本标杆大公司,过去东芝产品更是成为品质及创新的象征。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明星公司,在2015年却被暴露出持续多年财务造假,涉及前后三任社长,导致东芝不得不断臂再造。我与日本经济学者谈起此事,他们甚至感叹,对日本制造业甚至经济而言,这一事件可谓近些年的最低谷,影响甚至超过丰田回收事件。
讽刺的是,东芝前些年曾因为较早引入外部董事被外界推举为日本公司治理的典范。所谓外部董事或者独立审计,往往也不过是内部派系斗争的工具。在日本公司已经初具形式的时候,尚且出现东芝情况,这种情况令伊藤忠商事前会长丹羽宇一郎对《日本新闻》感叹,“感觉日本的公司治理只是建立了制度,没有注入灵魂”。更有甚者,事后更是将板子打向了西化,有观点甚至极端地将东芝的问题引申为学习西方公司治理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公司治理中道德风险的问题一直没有被完全克服。在日本大公司,日本以社长为首的管理层受人尊重,但是他们的收入并不会比普通员工悬殊太多。欧美CEO尤其明星CEO的薪酬则令人咋舌。例如根据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发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标普500成份股公司CEO的平均薪酬是普通员工的335倍。
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之后有了变化。过去日本公司治理遭遇批评,如今欧美公司治理也有过滑铁卢,对比最为鲜明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普通人因为经济衰退遭受意外辞退、收入缩水、房屋没收等问题,如今不少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中位数收入增长也没有回到危机之前,而华尔街的高回报却早已经回归,明星银行家们短暂低调之后又重新回到舞台中心,没有一位高层入狱,至于天价薪酬,更是依旧。
对比日本银行改造中,甚至有银行行长入狱的案例。面对美国的情况,日本银行家对此感到非常不解,甚至追问一位曾经驻扎东京的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为何美国银行家没有丝毫类似的难堪之情?为何华尔街巨头们不认为他们应当归还自己的部分财富?”至于日本管理层薪酬过低的特点,在日本内部甚至不少人以此自豪,再度总结为日本管理的优点。
现实比理论更生动,金融危机让昔日公司治理的老师蒙羞,也让日本等追赶的后发国家迷失方向。究竟怎么做才好,究竟什么是正确方式?这种情况之下,阅读岩井克人,正当其时。
公司不仅过去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动力,未来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黏合剂及竞争力基础。好公司本身就是国家竞争力的自然体现,而经济体间竞争可能也最后体现为公司之间的竞争。
不同利益诉求之下,如何通过好的制度设计使得总体价值最大化,这将是未来学界业界持续思考的问题。
厘清公司为何而来,更大的问题是公司属于谁?按照美国式的股东主权论,公司毫无争议地只属于股东,但如果以日本式的“公司共同体论”,则意味着公司或者说其一部分,属于公司员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所谓职员称呼是“社员”,这本身就隐含了员工作为公司一部分的设定,职员本身有无股份并不重要。
这两种模式之间争论一直存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正是日本第一的时代,日本公司的成功一度促使各界重新思考,但是随着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争议逐渐散去,以中国人熟悉的案例来讲,阿里巴巴在漫长的上市路上,其创始人马云多次表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这事实上与欧美股东第一的原则背离,也引发不少争议。然而,即使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后,马云仍旧表示要坚持这些原则,“我们相信做任何艰难的决定,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将来,坚持原则才是对各方利益最大的尊重和保护。”
由此可见,这些争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公司究竟属于谁?更进一步,如何衡量公司的成功?从管理角度,回看管理学创始人德鲁克提出企业作为工业社会功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以及公司作为工业社会的重要社会功能的认识,早于业界共识几十年。
(作者为经济人读书创始人、青年学者)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