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万向: 从零部件到聚能城

“常青树”万向: 从零部件到聚能城
2018年07月24日 06:02 第一财经日报

  “常青树”万向: 从零部件到聚能城

  杨海艳

  [创业20年,万向日创利润达到10万元。以25.89%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09年完成四个“奋斗十年添个零”的宏伟目标。]

  1969年7月,当鲁冠球以4000元的起步资金,在浙江萧山宁围创建“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万向集团前身)时,他压根儿没有想到,这家原本是为谋生计而不得已创立的产业,能从一棵孱弱的小树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从汽车零配件起家,万向40多年的发展历程走得又快又稳。创立仅10年,企业日创利润就达到1万元,创业20年,企业日创利润达到10万元。以25.89%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09年完成四个“奋斗十年添个零”的宏伟目标。万向4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在跌宕中迅速发展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万向积极把握和拥抱市场的变化,以一个“实”字专注在自身的事业中,以科技进步带动技术升级,在因打造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万向节而名扬海外的同时,还积极通过对外的合作和协同,探索汽车制造的新高地。

  经过49年的发展,万向已经成为一家技术实力雄厚、具有国际化眼光的跨国集团。如今,万向的制造业务不仅涵盖零部件,还扩张到新能源电池和整车业务之上。不仅在中国拥有强大的技术和员工团队,在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拥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厂,仅在美国就有22家工厂。“从田野走向世界”,万向成为真正意义的全球化集团。

  万向攻“尖”登“高”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民营企业,在万向创业的近50年来,市场经济大浪淘沙,民营企业有的退隐、有的失败、有的沉沦,但万向依然挺立潮头。正因如此,万向被誉为企业界的常青树,很多人问鲁冠球,万向基业长青的秘诀是什么?

  鲁冠球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实”,一个是“新”。他说万向的企业精神就是六个字:讲真话、干实事。讲真话难,干实事更难。许多企业在规模小的时候还能实,但企业大了顺利一些了,就容易头脑发热而“虚胖”。

  万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早在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万向以及创始人鲁冠球就已经成为了浙江乃至全国乡镇企业的标杆。虽然名气大了,但是在当时无论是规模、营收,还是利润等领域,都不如名气更大的国有企业甚至别的民营企业。鲁冠球想找一个“发展快”的项目,当时流行办钢厂、电厂,他马上积极筹备,准备参与,但后来仔细思量后决定放弃,依然专注于“万向节”生产。没有当初的专注,就不会有今天万向在这一细分市场的成功。眼下,万向在国内万向节市场上,已经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早在2015年,在美生产的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采用了万向的产品。

  坚守主业,做企业实打实是基础。但同时,“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行的力量。所以在万向“常青树”的秘诀中,鲁冠球的另一大体会就是一定要“新”。万向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鲁冠球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改革带来的思想解放是最大的红利,但红利不等于红包,不是馈赠,不会自动兑现。改革是给企业松绑,但是松绑后企业跑不跑、跑多快、跑多远,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非天生而成,而是由广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紧盯世界前沿的眼光铸就。鲁冠球认为,企业要竞争眼前的市场,同时也要做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准备。在坚守主业的同时,万向要攻“尖”登“高”。

  走出去

  早在1984年,万向生产的万向节就因为质量可靠、价格低廉而被美国舍勒公司相中,通过这家公司,万向生产的万向节顺利进入美国市场。这是万向的产品首次出口美国,也是中国的汽车万向节产品首次进入美国。在当时,这一事件震动了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在当时的报道中,万向这家由农民创办的工厂,被誉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中获得成功的企业。

  万向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贸易中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但“走出去”之后,万向意识到与国外现代化企业的差距。1985年鲁冠球的一次美国考察之行,他发现美国有一家工厂只有250名工人,但每年能生产400万个万向节,这时候的万向有1000名员工,但每年只能生产80万个万向节。

  这让他震惊,也意识到在走出去的同时,要加快速度“引进来”,让国外的技术资源与国内的业务、国内员工的优秀技能,形成更强大的合力,以技术确立万向在行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随着出口业务的开展,万向在1994年成立了美国公司。以美国公司为“根据地”,万向开始寻求海外并购。第一家是舍勒,随后是美国上市公司UAI,从2000年一直到2012年,万向在海外不停地展开并购,越来越多的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被纳入万向体系,其中包括著名的电池生产商A123公司、以制造刹车零件著称的BPI公司,以及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菲斯科。

  并购为万向在技术创新上提供了驱动力,同时在管理、渠道、供应链等全领域,万向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万向的零部件业务开始从万向节拓展到底盘系统模块,也快速地从一家专注于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跃升为全球零部件供应商。2012年,在美国1150万辆的汽车生产总量中,有390万辆汽车装有万向在美国生产的零部件,到2015年,美国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了万向的产品。

  从零部件到聚能城

  万向的造车梦在业内人尽皆知,但“造车”只是万向清洁能源版图上的一环。

  在万向布局新能源的199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萌芽,真正投入技术和资源进行研发的车企凤毛麟角,但具有前瞻意识的鲁冠球和万向认为,新能源汽车以及清洁能源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方向。在并购菲斯科后,万向如约启动了在美的工厂投建和整车制造。目前卡玛已经在当地市场进行销售,这也是真正意义第一家在美国本土化的中国车企。在中国,万向的新能源客车已经投入运营,新能源乘用车也拿到了发改委的准生证。在锂电池领域,具备世界先进的纳米级磷酸铁锂材料技术,强大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启停电池、储能电池研发生产能力,技术国际领先。全球拥有7个研发和制造基地。全球电池业务订单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得益于多年来在制造领域的不断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以及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万向拟投资2000亿元,在杭州大湾区启动万向创新聚能城的建设,这是一个集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智慧城市为一体的探索项目。一区为创新生产中心:包括世界最大规模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基地、高端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和国内最高水准的电池国际创新中心和双创示范基地。二区为生态智慧城市:区内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智慧通信、智慧交通管理,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探索宜居宜步的智慧城市。三区为国际化科创基地:定位为世界一流科研机构集聚平台,包括万向新能源研究基地、万向工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万向金融科技板块、万向区块链创新基地、万向芝加哥双创基地等。

  万向4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自我调整、不断自我革新的奋斗史。而“聚能城”是万向不断创新升级的又一个梦想。万向要把它奋斗49年的经验融入其中,集产业、科技、城市于一体,从新能源切入,把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渗透到产业,渗透到城市。这是万向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也是最大的创新之举。

  “新起点、新征程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注定要靠自己开创一条新路。万向选择的产业方向是清洁能源、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这其中包含着很多颠覆性的技术,必定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困难和挑战。唯有坚守初心、坚定信心,不断创造新的优势,才能持续获得新的发展。”万向集团新任掌门人鲁伟鼎表示。

责任编辑:魏雨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