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海水稻”

走出国门的“海水稻”
2018年06月29日 07:20 21世纪经济报道

走出国门的“海水稻”

    本报记者 陈红霞 武汉报道

    在海水稻中心进行生产试验的7个基地中,有一个特殊的基地,即拥有沙漠土壤的迪拜。

    “这个业务是迪拜驻中国大使馆主动邀请我们去种水稻。”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说,迪拜气候极端,昼夜温差很大,也缺水,其国内没有种植农作物,更没种过水稻,“但海水稻中心成立后,他们主动发出邀约,经我们考察后发现,在一定区域和周期内,迪拜也可种植水稻。”刘佳音说,2018年1月,受到迪拜酋长私人办公室(E·O)邀请和委托,我们中心在迪拜沙漠地区开展水稻的小范围实验种植,目前首批水稻已成熟。

    今年5月26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组织来自印度、埃及和阿联酋等国专家进行产量测评,其中编号为YCLJ59种水稻材料产量达到520公斤/亩,还有两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亩。

    海水稻团队此次选取了全球范围内包括耐盐碱水稻品种在内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利用四维改良法土地改良技术,在迪拜开展了在高温、低湿、地下水盐度高、水位高的沙漠条件下进行品种试种实验,目的是初步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为以后大规模、低成本,利用沙漠地下半咸水推广种植做准备。

    根据规划,双方将在水稻品种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在2018年下半年启动100公顷的“海水稻实验农场”,通过实验农场的实施经验,在2019年扩展到100公顷的“海水稻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双方将以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为目标,打造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EO将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共同建立“中东及北非海水稻联合研发推广中心”,致力于将海水稻技术服务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解决4亿多人口中部分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

    对中国来说,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后,中国水稻育种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如同高铁一样,可进行技术输出的另一核心技术,这也成为中国水稻育种和种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标志之一。

    在外界看来,当下热门的海水稻与四维改良法结合后,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其实配合四维改良法的海水稻种植技术,其适用的范围主要是大块农地,而非现有农地的小块化格局。”在采访中,刘佳音也表示,在未来的商业化推广和商业模式设计方面,海水稻中心会引入一些相应的农业基金做基础建设的投入。此后,农民通过租种土地后获益,企业则从农户的租金和收益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因为稻种优质,海水稻大米的销售单价会上涨,无论是哪个参与主体,均可从中获得收益。”

    在刘佳音看来,将盐碱地改造成1亿亩良田后,还可能会催生一个新的职业,即农业技术人员。“它会摒弃农村知识结构低的农户,培养出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业技术产业工人,如同制造业的蓝领。”刘佳音表示,目前,袁策集团已通过联合办学、开专业,做定向培养等方式来解决未来的劳动力缺乏或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的问题。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海水稻 水稻 迪拜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