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鸣:从投资传统基建到“民生基建”转型艰难

尚鸣:从投资传统基建到“民生基建”转型艰难
2018年06月19日 07:41 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9日讯 “从投资传统基建到‘民生基建’转型,路还比较长,还比较坚难。”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博智宏观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尚鸣近日在博智宏观论坛第二十七次月度例会上这样说。

  尚鸣认为,基建投资作为中国经济的“调节器”,受宏观政策主导。在新时代,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调节器”正在放松“稳增长”的旧职责,转向推动三大攻坚战的新使命。这就要从过去“铁公基”+“GDP”的基建投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从“新常态”的角度去理解当前我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和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战略重点,让基建从服务于引资、投资、生产,回归到服务于青山绿水、服务于生老保障、服务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服务于投资调结构,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我国的未来。

  不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取代传统的基础设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支撑,可能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

  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看,前4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至7%,比2017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1-4月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2.4%,增速比2017年回落了6.6个百分点;1-4月非民间投资部分回落至4.8%,远远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7%的增速。“随着去杠杆与债务收紧,支撑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的积极性都出现了问题。”尚鸣说。

  尚鸣指出,传统的基础设施趋于饱和、问题突显。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二十多年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大量投资涌入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工等基础产业,使得这些行业的产能快速增加,严重过剩;一二线城市地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趋于饱和,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港口桥梁已经出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部分城市的商业广场建设已过多过密。

  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不畅,面临枯竭。尚鸣说,政府负债率很高,现在国家严控债务的增长,地方政府明显看到有很多的短板,但是没有钱也没有力量去解决,和政府的财力不匹配、也不配套,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还有基础设施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盈利性比较弱,或者盈利性比较差的,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间企业,投资的这种意愿都不足。

  “尤其是今年中央企业控制负债率,现在要降低负债率就意味着不能再借钱,目前中央企业平均负债率是65%左右,高的有80%,低的有40%多。像五大电力的负债率都在80%左右。国有企业降杠杆了,投资资金不足,下一步即使基建领域有很多的潜力,投资仍然会有很大的下滑。”尚鸣说。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