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险遭消费提示 “百万医疗”争议待解

短期健康险遭消费提示 “百万医疗”争议待解
2018年06月16日 04:36 中国经营报

  短期健康险遭消费提示 “百万医疗”争议待解

  吕宇凰曹驰

  被业界争相推崇效仿的“百万医疗”保险正面临跌下“神坛”的危机。

  今年4~6月间,天津保监局、银保监会相继出台关于“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及短期健康险的监管要求和消费提示。

  其中,天津保监局表示针对相关产品在销售、核赔、理赔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大监管力度。银保监会文件明确禁止保险公司在设计这类保险时,给消费者留下“大坑”。并于近期针对短期健康险在续保宣传方面存在的误导风险,向消费者发出提示。

  一时间,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成为众矢之的。

  监管力度加大

  简单来说,健康险是重疾险和医疗险的统称。而“百万医疗险”因其一般医疗保额达到100万元而得名,此后同业竞品也延用了这一保额。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某保险网站检索“百万医疗”,共收集到63款与百万医疗相关的产品,但部分产品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百万医疗险。

  4月18日,天津保监局发文称,对保险公司销售“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要求,在销售环节,必须向投保人明示产品本质是短期医疗险,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在核赔环节,对理赔依据的“近因原则”给予全面具体界定,增加制式规则,减少人工核议,最大限度减少理赔灰色地带。在理赔环节,做到应调尽调、应赔尽赔、杜绝滥赔。

  5月4日,银保监会下发《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明确禁止保险公司在设计这类保险时,给消费者留下“大坑”,其内容包括: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为追求营销噱头,在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的情况下,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并在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夸大产品功能,扰乱市场秩序。

  6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保险续保问题的消费提示》。针对部分消费者反映的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到期后不予续保的问题,明确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提醒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

  记者在上述调查中注意到,大部分“百万医疗险”产品都打着续保可至80岁、99岁的标语。但经过梳理发现,大多数“百万医疗险”产品都不保证续保。在产品详情页中的“产品亮点”一栏,标注有广泛覆盖、可续保至99岁等字样。而在“投保须知”一栏,大部分产品标明“保险人不排除产品迭代升级的可能,可能导致全部或部分发生过赔付的投保人不能连续投保。投保人再次投保的,以届时实际在售产品为准。”但部分保险公司对于是否保证续保,在“投保须知”一栏却没有明确指出。

  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规定,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事实上,对于非保证续保的产品,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停售、调整费率或推出替代的新产品等情况。目前,网销短期健康保险的合同中虽然对续保做出了相应的约定,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届满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继续投保,但这并不等同于保证续保。

  市场痛点的产物

  6月7日,保险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3.0,与2017年(60.6)相比有所提升,但整体发展处于基础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尚不足10%,还需要从多方发力推动。

  多位受访对象对记者表示,就“百万医疗险”而言,客观上是解决此前市场需求痛点的产物。

  “‘百万医疗险’之所以火爆,与人们的需求是离不开的。不管是职工还是城乡居民,基本上都有某种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但大家对大病的个人支出还是非常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百万医疗险’着重于保障大额的医疗费用支出,虽然概率较低,但还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这也是它为什么卖得比较火的一个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

  明亚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刘亚非指出,“百万医疗险”解决了之前保险市场上的一些痛点。以往保险公司住院医疗保额都在几千元,或者一两万元左右。而因为零免赔,所以保费相对较高。但若真的发生风险,每年报销几千或者一两万,实则解决不了因患病而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

  某险企人士表示,事实上,“百万医疗险”的推出,增强了健康险覆盖面。其设计的初衷是让保险提供切实保障,解决一些家庭面对巨额费用时“因病至贫”和“因病返贫”的难题,从而解决百姓核心医疗保障需求以及痛点。近几年,“百万医疗险”的问世,让一些80后、90后拥有了人生第一张健康险保单,“百万医疗险”通过免赔额的设置,使保费价格更易被老百姓接受。

  据统计,目前市面上除了几款“百万医疗险”设置了零免赔额,其余都设置了1万元的免赔额门槛。刘亚非表示,这也是“百万医疗险”保费低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分析,免赔额越低,就表示发生风险理赔的概率越高,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越大。

  刘亚非表示,“百万医疗产品虽然有1万元左右的免赔额,但是这样做到了两个优势:第一因为有免赔额,所以价格低廉,毕竟目前来说大部分人住院花费都在1万元以下,而且1万元以下也是大部分群体可以承受的风险;第二,1万元免赔之上保额可以做到300万元甚至更高额度,可以在客户真的发生风险的时候解决真正的经济压力;在此市场环境关系以及互联网助推下,百万医疗迅速占领了市场。”

  高保额与费率引关注

  除了保费较低以外,自2017年年初,“百万医疗险”一般医疗保额升至300万元,癌症保额同步升为600万元,这个额度如今已经成为“百万医疗险”的标配。

  然而,亦有业内人士认为,“提保额”是一个很取巧的升级方式。一方面保额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从众多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过去300元保费购买100万元保额,如今同样的价格能买到300万元保额,杠杆是过去的3倍,看上去更划算;另一方面由于“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产品,以目前的医疗费用水平来看,百万以上的额度很少用得到,公司并不会因此而大大增加赔付成本。

  银保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中重点提出,此类保险设计时候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

  刘亚非表示:“此类产品的保险金额虽高达200万~300万元、甚至更高,但适用范围限定在普通三甲公立医院,而从公立三甲医院的实际花费来看是远达不到的。这样的产品设计可能会影响到保险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这类产品被列入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也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保险公司风险的监控,并从长远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

  但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快速发展,新型医疗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大幅上升。有数据显示,以当前肺腺癌治疗为例,靶向药费用约130万元/年,再考虑手术费、住院费、其他用药的医药费等,一年的治疗费用有可能超过150万元。

  此外,作为短期健康险产品,每年续保费率的变化亦值得关注。记者拿到的一份“百万医疗险”的费率表显示,保费随着年龄的增大,呈现出由高到低再回升的趋势。其中,16~20岁阶段的保费最低,61~65岁阶段的保费最高,两者比例约为1/10。

  对此,朱俊生表示:“费率上调的风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们去医院看病的概率会随着年龄提高而升高,所以相应的费率就会高。”

  面对薄弱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空白,“百万医疗险”及各类健康险将迎来怎么的变化,本报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关海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