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应直面市场竞争而非寻找政府扶植
在6月1日,国家相关部委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后,6月3日,11名光伏企业代表人致信新华社称,国家对光伏清洁能源的补贴自2015年起已拖欠1000多亿,而国家每年给火电的补贴就有1000亿,如果将社会用电每度附加从1分9增加到3分钱,补贴问题就可以全部解决。他们希望政府继续以补贴扶持光伏行业。
6月6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领导与企业家代表共赴国家能源局,反映和汇报823号文件出台对行业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建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创军副司长表示,光伏是未来能源变革的主力军,能源局发展中国光伏行业的决心没有动摇。
在被视为“行业急刹”的光伏新政中明确规定:2018年在国家下文前各地不得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对分布式光伏进行规模管理,2018年安排10GW;“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全电量补贴降低至0.32元/度等。这是继今年1月1日“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分布式光伏项目补贴下调0.05元/千瓦时以来的第二次下调。
光伏产业与电动车产业一样,是在过去数年政府通过补贴形式扶持的新能源产业的一部分,希望摆脱传统能源过重的结构,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但是,补贴政策在刺激资本流入的同时,也在这些行业产生了骗补乱像,比如在光伏行业出现虚假并网、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政府虽然制定了循序渐进的产业发展远景规划,但是,为了获得国家补贴,企业拼命快速扩大规模,而不顾质量和长远发展,粗制滥造的原因在于尽快通过补贴盈利,因为这些企业清楚,补贴不会永远存在。
此次调低补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补贴政策正在制造一个巨大的麻烦。因为,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在2013年-2017年一分未降,而同期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以上。这意味着光伏企业投资回报率大幅上涨,会刺激光伏企业继续疯狂的投资,“争指标、拿项目、抢并网”,躺着就能赚钱。但是,目前中国政府自2015年起已拖欠1000多亿补贴,如果不减少补贴,同时产能又不断且快速的增长,那么,根据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的研究显示,中国很可能产生2万亿到3.5万亿元的补贴费用。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弃光电量16.2亿千瓦时,弃光率4.3%,如果继续进行规模化发展,中国补贴资金缺口也会越来越大,难以持续。政府的产业政策简化为补贴政策,这直接诱导了企业行为单一化,以获得补贴而扩大规模。为了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光伏发电应该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但这需要通过价格压力来实现,减少补贴可以促进企业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技术水平,从躺着赚钱向市场竞争阶段迈进,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光伏行业已经有一些企业实现了很高的利润率,即使没有补贴也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所有的光伏企业都是所谓的战略新兴行业,可以不加区分的支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为了规模效应而过度扩张,只在意规模化带来的补贴收益。减少补贴的政策会让规模化扩张刹车,转而刺激企业进行技术与效率竞争,促进企业与市场的分化,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与全球竞争力。
产业为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该接受政策的变动,而政府必须从企业自身利益与行业健康发展真正推动竞争。事实上,现在遭受冲击最大的企业,恰恰是刚刚进入不久或者规模扩张过快的企业,都是因为只顾眼前因为补贴稳赚不赔而忽略行业格局,存在一定的投机性。
当前的局面也给中国的产业政策提出了警告,因为以补贴为引导的产业政策很容易产生“一哄而上”的局面,很快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甚至大量骗补现象。当开始政策收缩时,相当一部分企业则会付出惨重代价,它们往往要求政府承担责任,而不认为是自己因贪婪受罚,造成市场的畸形发展以及政府信用受损,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