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洲、莫泰山、陈光明、郭特华、刘晓艳、陈戈、杨小松等多位基金业大佬与近50家公司齐聚寄语基金未来20年,同时建言献策未来20年基金业的创新谋变。精彩观点及干货多多。新浪财经主办的"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活动” 详情见>>致敬公募20年:扬帆资管新时代落幕更多精彩>>公募20年:牢记使命 扬帆资管新时代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公募基金队伍不断扩张,却少有货币基金新兵“入伍”。从去年四季度起截至今年5月26日,公募基金市场上仅成立了2只货币基金,今年以来也仅有1只货币基金成立;而在去年前9个月,共成立了71只货币基金,平均每个月有8只货币基金成立。
近8个月,货币基金发行突然踩下“急刹车”,主要是受监管政策的影响。尤其是4月底资管新规的正式出台,明确要求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使得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证监会的审批进度中,《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基金公司申报了采用“市值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
货基发行数量骤减
近8个月仅成立2只
公募基金市场上基金产品的数量仍在稳步扩张,今年以来截至5月26日,已经成立358只基金成立,而作为公募基金市场上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型基金,在今年以来却仅成立了1只。
实际上,以去年10月份为分割线,货币基金的发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前9个月共成立了71只货币基金,平均每个月有近8只货币基金成立;去年四季度以来截至今年5月26日,近8个月的时间内近有2只货币基金成立。
资深市场研究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货币基金发行数量迅速骤减,主要是监管政策趋严的影响。实际上,在去年11月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通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提出了要打破刚兑,并首次对刚性兑付做出了明确认定。
另外,今年以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下行,投资者对货币基金的申购热情也不高。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 5月11日-5月17日,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89%,今年以来首次“破4”,创下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
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公募基金市场上786只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呈下滑的态势: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3.66%,中位数为3.85%;在上一个区间内,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和中位值则分别是3.72%和3.82%,再往前追溯一个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和中位值则分别是3.91%和5%。
5家基金公司已申报
“市值法”货币基金
资管新规正式出台,理财产品今后将不再“保本保息”,这其中也包括了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基金。
以往常用的货币基金收益计算方法是摊余成本法,也就是把收益平摊到每一天,让投资者看到每天都有收益进账。比如,某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3.9%,就是把最近7日的收益率作个平均,再折算成年化收益率,得出结果。
资管新规终于落地,市值化管理是明确的鼓励方向,也允许有条件地使用摊余成本法。但对于近8万亿元货币基金未来是否还可继续使用摊余成本法,文件尚未给出明确的表述。对此,业内人士的观点比较统一,虽然货币基金市值化管理是未来监管鼓励的方向,但应该并不会“一刀切”,要求所有货币基金均使用市值法,大部分货币基金仍然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只有很少部分不适合。
据了解,以“市值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与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货币基金在计算收益时不会将收益平摊,而是根据投资产品价格的波动计算收益,并用“净值”的形式显示。这也就意味着,这类货币基金的净值是波动的,如果净值为负,就表明这只货币基金亏钱了。
摊余成本法是货基实现T+0快速赎回的重要制度基础,但是摊余成本法计价忽略了市场波动,这使得货币基金演变成了事实上的保本型产品。
对此,有固收分析师表示,“此前颁布的资管新规,从行文上看将摊余成本法使用情形限定于满足条件的封闭式私募资管产品,这意味着新设货币基金可能无法适用摊余成本法,而对于存续的货币基金到底还能否使用摊余成本法,有待监管层进一步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披露的最新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中,《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5家基金公司已经申报了5只“市值法”货币基金,分别为易方达市值法货币市场基金、富国安惠市值法货币市场基金、中融市值法货币市场基金、建信日日鑫市值法货币市场基金和华宝市值法发起式货币市场基金。
从审批进度上看,5只“市值法”货币基金进度也比较统一:证监会已经完成这5只基金的第一次反馈意见,目前尚未接受到第一次反馈材料。
责任编辑:陶然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