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户看不见的环节都用科技来完成”

“在用户看不见的环节都用科技来完成”
2018年05月23日 02:5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提及顺丰快递的印象,很多人第一感觉可能都是快,且小哥相比同行更为负责。这也是笔者从快递服务中得来的第一手体验。如果一定要把顺丰快递和科技划上等号,顶多也就是对顺丰快递小哥收派件时的“巴枪”有点科技含量的认知,或者就是那件传说中与耐克合作的快递小哥专属战衣,据说防水防晒加符合人体工学。但是笔者跟随本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顺丰控股后,对这家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走访顺丰,受访人员言必称科技,顺丰对于摆脱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标签的迫切可见一斑。科技含量当然口说无凭,衡量评价一家企业是否有科技含金量,无外乎人、财、物几个方面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和产出。

  首先是人,或许是为了凸显其科技成色,连在安排接受本报采访的高管人选上也颇为用心。最终做客证券时报“高管面对面”栏目,接受证券时报副总编辑高峰的专访的,为公司高管罗世礼。此君是顺丰年薪最高的高管,更重要的身份为首席信息执行官,全面掌管顺丰核心武器“天网地网信息网”。其曾是平安IT后援的“大管家”,尤其精于大数据。

  除了技术领头羊是顶尖大拿之外,顺丰的技术团队也不容小觑。据顺丰年报披露,目前顺丰的科技团队(含外包)约3700人。这个技术团队的规模,对比起我们通常对于快递属于低端劳动力行业的认识着实是让人惊讶。

  再就是资金,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开足马力急速技术推进,仅2017年顺丰控股科技投入16.04亿元,其中研发投入经费11.67亿元,较2016年的5.6亿元翻了一番。顺丰方面透露,科技方面的投入还会继续加码。

  出色的科技领头人+庞大的技术科研团队,辅之以充足的资金弹药,让顺丰科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支撑着顺丰在这个前有“三通一达”穷追不舍,后有京东、菜鸟虎视眈眈的行业里,牢守第一的宝座。亮眼的业绩之外,最直接的佐证莫过于人工成本的明显下降。2017年顺丰完成货件量30.52亿票,同步增长18%,与之同时人工成本占比收入下降1.75个百分点。简单地说,就是活干得更多了,但人并没有同比增长那么多,尤其是成本反而下降了。这主要得益于技术促进效能提升。顺丰还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智能化系统与技术有效促进营运效能和管理效率提升。如2017年上线微信公众号,电子运单比例飙升至96%,显著减少输单和客服环节成本,仅此一项带来将近4个亿的成本节省。

  技术提高能效降低成本是一方面,还有酷炫的一面。在顺丰的展厅里,我们还首次见到了顺丰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最长的续航公里可达1000公里。与目前市面上消费级无人机不同,顺丰无人机是完全自主研发,尤其关键的是完全智能的飞控平台,未来通过这个自主研发的飞控平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远程操控N台无人机运送货物,甚至精确到几分几秒;还有“会说话的包裹”,顺丰通过在中转后台给每个包裹植入芯片,使得包裹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语音指令及时响应,大大提高海量包裹在存库中的周转效率。此外,顺丰还意图通过自主研发针对多种场景和海量物流信息的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形成区域性的客户脸谱,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喜好,并与商家形成数据对接、交互……

  事实上,这只是顺丰展示的一部分我们看得见的科技硬实力。围绕快递全生命周期投入了大量科技研发,顺丰从下单、收派、中转、运输环节均取得一定成果,如前面提到的微信下单,为公司带来明显的成本节约,同时智能排班和路径规划技术,能够高效分配小哥资源、辅助小哥完成最优路径规划,甚至未来覆盖区域大楼的电梯大小、楼梯宽度都会被采集并运用于服务。在中转环节除了投入全自动分拣设备外,还会自主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小型分拣机器和设备,满足不同体量的中转需求,自动分拣系统每小时最快可以分拣15万件快递。

  在顺丰对于未来科技运营的描绘中,收、转、派三个环节,除了收件和派件必须用到人,中间的周转环节,希望尽可能不用到人,也就是所谓的“用户看不见的地方都用科技来完成”。

  正是这些我们普通用户直接看得见和直接看不见的科技加持,让顺丰品牌在快递行业成为“快、准时、安全”的代名词。这些词汇字面上看似都无奇,背后却是收、转、派全流程环环相扣,精细管理加科技推动共同努力下的承诺兑现。基于这份承诺,顺丰值得托付!

顺丰 科技 顺丰快递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