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 莫异化为人口数量“摊大饼”

人才争夺战 莫异化为人口数量“摊大饼”
2018年05月18日 04:08 新浪财经综合

  人才争夺战 莫异化为人口数量“摊大饼”

  来源:证券时报

  张锐

  在5月16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的开幕式讲话中,天津副市长孙文魁介绍了名为“海河英才”的天津引才行动计划,提出放宽对学历型人才、资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急需型人才的落户条件。据悉,这是继西安、武汉等发起“人才争夺战”之后,国内又一城市加入到了“抢人”行列。按照权威机构的统计报告,目前全国相继发布了引进人才新政的城市与地区有20多个,其中既有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穿梭其中,也见东莞、佛山以及潍坊等三四线城市活跃其内,甚至香港也张开了招揽人才的双臂。

  稍稍浏览一下新闻资讯就会发现,为了能够抢到人才,从给钱、给房到给户口,各个城市放出的大招令人应接不暇,比如西安市宣布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在线落户,海口提出对经评审通过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一次性给予启动资金30万元,石家庄提出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可申请最高8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南京市宣布向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而深圳市则干脆注资1000亿元成立了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建人才住房。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应当是我国城市发起“人才争夺战”的根本驱动。除了北上广深外,目前天津和重庆也正在迈向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同时杭州和郑州已经迈入了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行列,而且全国还有89个城市上升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城市规模做大以后紧接着就是做强,包括都市圈扩展、产业层级提升以及创新能力聚集,各大城市于是纷纷发起了人才抢夺战。另外,北上广深均提出了明确的人口规模控制指标,相应地产生了户口壁垒与人才外溢,二线以下城市于是乘机抛出“橄榄枝”,以吸引更多人才尤其是专业性人才的进入。

  我国城市都是通过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完成大规模扩张的,这种物质资本的驱动方式不仅存在资源禀赋瓶颈,而且具有边际收益递减效应,城市的发展于是自然传递到通过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来提高劳动力质量和加快技术创新速度的力量上来,因此当下城市发起的“人才争夺战”实质就是“人力资本争夺战”。此外,我国已现“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渐现衰竭,不少城市在老龄化人口加重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破解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国内城市开始将注意力转到吸引年轻人且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才身上,以确保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因此,城市“人才争夺战”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我国城市发展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趋势。

  从宏观意义上来说,由“人才争夺战”所引起的人力资源在不同城市间的流动与配置,既提升了人才的利用效率,也可以防止一线城市所产生的人才虹吸效应以及人才分布的失衡,而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人才引进不仅为一个城市储备了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年轻人口的增加还能改善人口结构,如果人才进入的同时还能带来新技术与新产业,更能为所在城市进行内源性增长赋能,并引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人才争夺战”如果沿着这样的图景展开,那将非常值得鼓励与褒奖。

  不过,从外延上看,城市新增人口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税收,也能形成新的消费,从而改善财政收入与扩张经济总量,更为直观的是,3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还能开展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从而带动本地上下游产业以及就业的增长;此外,人口数量的堆积还能产生新的住房需求,从而拉动城市GDP等等。对于一个城市管理者而言,如果引进人才陷入这样的势利化幻境之中,“引才”就蜕变为“引财”,“人才争夺战”就会降格为“人口争夺战”,虽然可能带来城市的短期繁荣,但绝对不会赢得城市的美好未来。

  扔掉势利化的人才引进观,“人才争夺战”就不会仅仅关注人才引进的数量结果,而会重点强调人才引进的质量。无疑,一个城市引进的人才越多越好,但人才的结构必须与一个城市的卡位相匹配,城市人才的引进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还要做到与产业的对接与弥合,否则人才看上去增多了,实际上就是城市地界的盲目扩大与人口数量的“摊大饼”,最终结果必然产生交通拥堵、房价上涨以及资源短缺等“城市病”,从总体上拉低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这种以牺牲城市整体生存品质为代价的人才引进更不足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才引进绝对不是一锤子买卖,引进来之后还须创造优良与宽松的环境留得住。因此,除了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外,更要建立起利于人才成长与工作的制度与机制。必须明确,作为人才,看重的并不只有薪酬待遇获得感,更注意的是事业工作成就感。在此笔者非常欣赏香港政府日前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中所提出的“3拖1+2”模式,据悉,港府准备用三年时间从海外和内地招聘1000名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械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以及材料科学的专业短缺人才,其中科技公司每聘用三名非本地人士,一定需要增聘一名本地全职的职员以及两名本地的实习生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如此一来,人才引进并不是单只“凤凰”,而是可以孵化出引领城市高飞的浩荡“雁阵”。

  我们还想强调是,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评价与抉择的多元化。目前来看,“城市人才争夺战”还是捆绑了一些附加因素,集中体现为以学历为门槛的落户、住房优惠政策,且不论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低学历群体的“歧视”,其不利于留住人才与城市发展的持续也是不难判断。必须承认,在全国大小城市中,公共服务绝大部分都须由学历较低的人口提供,而且随着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的进入,也会需要更多的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口提供互补性服务,这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如果城市服务品种的提供者不能在所在城市产生稳定而长期的就业预期,而只有临时就业心理,其必然不会在服务质量上做出更多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市民也难以享受到成色充足与品质优良的服务,由此何谈留住人才与城市质量。因此,接下来城市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必要拓宽人才认定的视野,至少可以为那些长期在城市稳定就业和定居的低学历人口打开正式落户的大门。

责任编辑:李锋

落户 人才 争夺战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