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破刚兑 70只保本基金年内转型

资管新规破刚兑 70只保本基金年内转型
2018年05月12日 02:16 中国经营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砺奋进二十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和基金人物,他们为投资者奉献了长期超额收益。致此公募20年之际,新浪财经特推出“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活动” 详情见>>致敬公募20年:评选行业领军者更多精彩>>公募20年:牢记使命 扬帆资管新时代

  易妍君、顾梦轩

  曾火爆一时的保本基金(后被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正处于“过气”的尴尬境地。

  今年以来,已有近20只保本基金启动转型或清盘流程。《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18年年内约有70只保本基金集中到期。同时,记者了解到,行业内部分保本规模上百亿元的基金公司,都倾向于将今年到期的产品进行转型。事实上,大部分保本基金已在招募说明中设置了到期转型的条款,而且,从去年迄今,行业内大多数到期的保本基金并未延续避险策略。

  记者注意到,从2016年9月至今,市场上没有新增避险策略基金,保本基金有可能将淡出历史舞台。

  转型VS清盘

  国内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诞生于2003年,不过,直到2015年股灾后,保本基金才迎来发行高峰期。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共发行了近百只保本基金,这一数量高于前十年的总和。但市场的冷却很快到来,2016年9月29日之后,几乎没有新增保本基金。

  2017年2月,证监会公布了《关于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相较早先实施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前者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取消连带责任机制,完善风控要求和控制单个产品规模;并明确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当符合《指导意见》的规定,调整产品保障机制,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不符合的应转为其他类型的基金或予以清算。该《指导意见》意在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降低产品投资策略中的运作风险,避免行业承担“刚性兑付”义务,降低行业风险隐患。

  另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2月,存续保本基金还有151只。此后,全行业保本基金规模出现大幅下滑。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保本基金总管理规模下降至1971.28亿元,同比缩水超过33%。截至2018年5月9日,118只存续保本基金的总规模为1334.90亿元。

  如今,随着一批保本基金集中到期并选择转型,保本基金规模将会持续缩减。不可否认的是,到期转型已成为大多数保本基金的共同选择。

  以两年或三年的保本周期为界限,去年到期的30多只保本基金,以及截至今年5月9日之前到期的保本基金,绝大多数均选择转型,也有少部分进行清盘处理。

  若参照行业内保本基金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也不难发现上述规律。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18年5月9日,有4家基金公司的保本基金规模超百亿元,其中华安、长城基金的保本规模达到140亿元左右。这4家基金公司旗下也分别有多只保本基金在年内到期。

  今年年初,华安基金旗下已有一只保本基金在到期后,进行了清盘。一同到期的南方恒元保本三期则选择转型为指数型基金。另外,招商基金表示,旗下保本基金到期后,将根据基金合同的相关规定,转型为非避险策略型的混合型基金。长城基金也表示,对于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将按照证监会《指导意见》以及基金合同的约定实施转型。

  从业绩表现来看,保本基金在震荡市的优势相当明显。2015年,A股市场先后经历了大涨和大跌,股票型基金损失惨重,但保本基金却普遍取得了良好收益。当年,南方、长城、银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保本基金,分别实现超过20%的收益。

  但保本基金的业绩只实现了短暂性爆发,2016年以来,随着市场变化,保本基金的收益率逐步回调。在格上财富研究员杨晓晴看来,近两年受债市不景气拖累,保本基金积累的安全垫较低,其收益甚至不及货币基金,甚是惨淡。

  2017年度,权益类基金的收益表现最为抢眼,最赚钱的基金产品收益率逼近70%。而表现最好的保本基金,汇添富保鑫保本基金净值增长率为8.44%。除了有1只保本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负数,另外还有9只保本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不足1%。

  记者查询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截至2018年5月9日,仍有两只保本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负数,其分别成立于2015年9月和2016年4月,同时,净值增长率未超过1%的基金有8只;净值增长率低于4%的基金多达38只。另外,截至2018年5月9日,实现50%以上增长的9只保本基金,大多成立于2012年和2013年。

  长城基金指出,目前,保本基金的产品数量及整体存量均逐渐下降,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同时,经过一年多的政策消化,以及基金管理人持续的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对保本基金的预期也在逐步回归理性。

  发展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短期内,基金公司对于布局避险策略基金的意愿并不强烈。

  招商基金向记者分析指出,2015~2016年间波动较大的极端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对该类产品需求较大。而在目前的市场中,A股波动趋于正常,走势趋于平稳,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PE已经回到2016年1月底上证综指2638点时位置,下行空间有限。从新基金发行情况来看,当前投资者对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权益类基金需求较为旺盛,避险策略基金或难以重受青睐。“出于对未来市场和对投资者需求的判断,短期内招商基金暂无布局避险策略基金的意愿。”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持保留态度。长城基金指出,《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基金管理人而言,避险策略基金的保障义务人无权向基金管理人追偿,将使得保障义务人收取比以往更高的风险买断费用,从而增加了该类基金的运营成本,也使得基金管理人对于发行该类产品更加审慎。

  不过,“未来若遇到合适的市场环境,将会考虑布局相应的避险策略基金产品。”长城基金表示。

  南方基金也认为,未来避险策略基金发展空间有限,行业保本基金已经在转型或清盘。2016年底至今,行业保本基金已到期转型42只。但不采用保障机制、仅采用其投资策略的产品仍可继续发展。

  有观点认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出台将影响避险策略基金的发展。但正如上文提及的,实际情况是,2016年9月29日之后,已无新增避险策略基金。

  招商基金认为,资管新规对于投资标准化资产的公募基金、专户业务整体影响不大。而《指导意见》已经对保本基金做出规范和监管,资管新规则延续了监管对打破刚兑的一致性。

  也有市场人士提及,保本基金逐渐失去人气跟市场转变有很大关系。2016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慢慢好转,即使没有监管措施,保本基金也可能会逐渐淡出市场。很明显,避险策略基金明确可以做,但实际上并没有公司发新产品。现在投资者更青睐权益类产品。

  对于投资者而言,杨晓晴指出,避险策略基金既不保本,限制又较多,预期收益也不会高,显得有些鸡肋,整体对公众吸引力不大。目前来看,市场对避险策略的需求并不明显,毕竟求稳健可以买固收产品,求收益可以买权益产品。

  长城基金则提及,《指导意见》对避险策略基金投资的严格限制将压缩该类产品在市场行情向好时的收益,另一方面在市场行情转差时其下跌空间也将收窄,其收益波动幅度将小于原有保本基金,适合的投资者群体也将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关海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