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控股至51%:瑞银证券冲刺第一家 业务结构单一

外资控股至51%:瑞银证券冲刺第一家 业务结构单一
2018年05月12日 02:16 中国经营报

  罗辑

  继《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允许合资券商的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达到51%,变参股为控股后,外资金融机构迅速响应。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5月10日表示,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 Limited(摩根大通)等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摩根大通拟持股51%。瑞银证券则更早递交《证券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审批》申请材料,且已被证监会受理通知。如果此次申请获得通过,瑞银证券或将成为国内首家外资控股券商。

  “中国政府将外资机构投资证券公司比例限制放宽至51%是其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瑞银证券外资股东瑞银集团发言人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瑞银的重要市场。中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对瑞银在中国的业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包括旗下投行业务、财富管理及资管业务。

  实际上,首家中外合资券商成立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目前瑞银证券从牌照、业务表现上,均排在合资券商前列。而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早前曾表示,瑞银积极寻求增持瑞银证券股权至51%。截至目前,瑞银集团持有瑞银证券24.99%的股份。

  外资加大在华布局

  中外合资券商或将迎来新的竞争发展格局。

  中信证券分析师田良提及,“证监会2015年7月披露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有11家,分别是:中金公司(外资持股49%)、中银国际(外资持股37.14%)、光大证券(外资持股33.3%)、高盛高华(外资持股33.3%)、瑞银证券(外资持股24.99%)、瑞信方正(外资持股33.3%)、中德证券(外资持股33.3%)、华英证券(外资持股33.3%)、摩根华鑫(外资持股49%)、一创摩根(外资持股33.3%)和东方花旗(外资持股33.3%)。”但考虑到中金公司股权变更和中银国际、光大证券具体情况,近年来通常所说的外资参股券商一般特指其余8家。而再考虑到2017年一创摩根中,JP摩根已经完成退出,其持股由第一创业接手,该公司已经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华英证券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公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在去年9月完成了退出,其持有股权由国联证券接手,目前外资参股券商实为6家。

  对于提前退出的外资而言,是否错过了机遇尚不得而知,但上述《办法》征求意见过程中,据证监会方面透露,“欧洲及亚洲等地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已向我会了解、征询有关公司设立和股权变更情况,并多次表示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材料,拟提交相关申请。”

  不出意外,瑞银证券或将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

  瑞银证券外资股东瑞银集团发言人对记者表示,“瑞银作为首家获得QFII资格的金融机构、首家外资入股的全牌照券商,本次又再度成为首家提交外资控股申请的券商,这表明了瑞银集团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瑞银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建设者。这对瑞银来说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野村控股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野村证券”)也向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野村证券拟持股51%。“我们已经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一家合资证券公司。目前,我们正在和有关方面磋商细节,如果有进一步确切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野村证券告诉记者。

  此外,有传闻称合资券商瑞信方正调整股权也“正在处理”。上述《办法》的出台为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其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5月8日,方正证券(601901.SH)发布的公告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传闻。方正证券公告显示,“瑞信方正为本公司与瑞士信贷银行于2008年合资成立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2014年8月,本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民族证券100%股权,民族证券成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证监会有关批复要求,公司应当自控股民族证券之日起5年内解决民族证券与瑞信方正之间投资银行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

  不过,该公告同时提及,方正证券为国有上市证券公司,瑞信方正的股权结构调整,需要履行相关各方的决策程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批备案程序以及监管机构的核准程序。“截至目前,瑞信方正的股权调整方案仍在研究论证阶段,相关各方正在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进行政策咨询。”

  业务结构单一,曾处境尴尬

  距离1995年首家中外合资券商中金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既有公司走向辉煌,也有公司被“雨打风吹去”。以上述6家中外合资券商来看,其发展相较同期成立的内资券商而言,体量规模和竞争力仍相对薄弱。

  同花顺统计的2017年券商年度财务数据显示,在纳入统计的200家券商母公司及其合并报表数据中,除中德证券因未完成数据采集而不可查询排名外,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摩根华鑫和东方花旗均出现在145位以后。也就是说,这5家券商还尚未进入前三分之二梯队。

  “有不少中外合资券商目前只有投行业务,因此,这个统计排名有不合理的地方。”一位曾在合资券商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牌照和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这类券商的发展,与此同时,在适应不同市场、文化的碰撞上,合资公司也颇受影响。

  在2017年两家外资机构从合资券商中撤资前夕,瑞信大中华地区副主席兼大中华地区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首批成立的合资券商只有承销保荐的牌照,因此业务结构单一,只能做投行业务,同时投行市场环境与监管环境在过去数年内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其从以前拟上市标的是大型国家级企业转变为规模小的地区性企业,“这对于海外投资银行而言,没有竞争优势,他们接触这类私有企业的能力不及本地券商,所以合资券商业务的确在这几年受到非常大的限制。除此以外,监管层对海外券商加入国内市场的开放力度不大,所以各个类型的业务牌照并没有完全放开给海外券商。”

  不过,这还并不是问题的全貌。上述业内人士提出,“中国市场巨大,外资往往属于战略性布局。在这样的逻辑下,外资机构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战略的转变都将影响其参股的合资券商。”以华英证券为例,其外资股东苏格兰皇家银行因为战略上回归英国与西欧,而提出全面撤出亚太区,并宣布在2018年年底以前,将退出25个国家的业务并大幅撤离投行业务,其中也包括非洲和中东业务。中国市场只是这个大型收缩战略中的一部分。

  同时,另一位市场人士提到,“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归结到牌照。根据CEPA协议,在一定前提下,允许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设立。但可以看到,不少老牌中外合资券商较这一协议下的全牌照合资券商(内资和港资等的合资)营收规模要高出不少。”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年度合并财报营收规模排名中,东方花旗、瑞银证券、高盛高华均较2016年成立的申港证券、华菁证券高出许多。具体来看,东方花旗2017年完成营收10.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88亿元;瑞银证券该组数据则分别为8.62亿元、4282万元;高盛高华该组数据则分别为5.47亿元、6608万元。

  申港证券2017年完成营收3.2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326万元;华菁证券营收5929万元,净利润亏损1.63亿元。需要说明的是,华菁证券开业初期只有四项业务牌照,但根据CEPA协议,其经过持续合规经营满一年后,可以按规定申请其他证券业务牌照。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老牌的中外合资券商已经在市场布局较久,充分磨合,后来者正在‘路上’,有厚积薄发的预期,也有着如何适应市场挑战的准备。”

  实际上,在对此次新政的解读中,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地区资源、市场适应度仍然是不变的问题。其中,平安证券非银团队认为,上述《办法》中相关政策整体来看将会加剧行业竞争,中小券商将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但行业所受影响相对会比较有限,同时对于证券行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和运作水平也会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中合资券商仅10家左右,营收及净利润占比不到行业的3%,本土券商在地区资源、客户黏性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因此即使有所放开,短期内大型券商的全业务优势将依然保持;而中小券商往往会具有一定的区域或者资源优势,未来外资券商可能着力发展如投行、资管、研究等业务,并在相应领域形成一定的行业竞争力。”

  “我国证券行业竞争已充分,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加之证券业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主营业务明显承压,外商在中国本土开展业务面临较多的困境。客观上,外商投资比例和经营范围的放开会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入国内市场,但主观上我们认为合资券商的经营风格与国内证券行业的适配性是制约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丽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的合资券商家数除上述提及的6家外,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合资券商还有汇丰前海、东亚前海、申港证券和华菁证券4家。

责任编辑:关海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