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贸易的“出轨”
来源:证券时报
“贸易战”恐怕是人类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贸易回归本真之路可能挺漫长。
木木
就本质而言,贸易,就是一种互通有无的行为。我家这个多,没那个,你家那个多,没这个,咱俩互通有无一下,就都既有了这个,又有了那个,马上就皆大欢喜起来。
不过,如此平淡地玩儿这个游戏,对许多人而言,就有点儿太没挑战性,似乎确实有点儿辜负“天底下最狡猾动物”的称号。于是,贸易就很自然地开启了“出轨”之旅,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互通有无的互惠行为,而异化为相互竞争、打压、攻伐的工具。
其实,以贸易为工具,干点儿什么事,达到某种目的,对中国人而言,一点儿也不陌生。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齐国,人家齐桓公、管仲已经把这个工具玩儿得极顺溜儿了,干成了不少大事儿;以此工具,做成彼事,与现在正时髦着的“贸易战”,倒特别像。这些事儿,在历史书里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就不赘述了,只唠叨一下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贸易战”(当年人家齐桓公和管仲可没这么定义,为了现在说着方便,姑且如此扣个“帽子”),总要有个缘起,这些故事的开头儿也实在没什么新鲜之处,不是齐桓公想灭了人家,就是看人家不顺眼,或者“感脚”人家的发展“威胁”到自己、让自己睡不好觉了,于是就开始动心眼儿。
动心眼儿,当然也是有一个基本前提的,即不想打仗,不是对方太强打不过,就是对方太硬不好打,总之,都是打仗要伤筋动骨,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进去。于是只能动心眼儿,也就是所谓“智取”。齐桓公和管仲搞成功的许多事情,走的都是这个路子。当然,如果对方太弱、太软,或者天时、地利、人和都帮忙儿,也不介意直接杀过去。
一旦决定要搞人家了,随后的基本路数其实也都差不多。首先,绝对控制住粮食这种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关键时刻,不惜重金收购、囤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蔽意图,不能让对方提前觉察。其次,给出不可思议的大价钱,收买人家的“土特产”,由于价钱足够诱人,搞得人家心猿意马,都扔下农活儿搞副业去。再次,等农时无可挽回的时候,就开始“摊牌”了,一是毁约,不再收购“土特产”了,二是搞禁运,封锁边境、交通,一粒粮食也不能运到敌人家里去,然后就森严壁垒地等待。事情搞到这个地步,结局一般就没啥出人意料的,敌国不是很快服软、“赔了夫人又折兵”,就是干脆举国投降归顺,都变成了齐国人。
在“贸易战”的过程中,一纵一收,在旁观者看来,也真是无甚可称奇之处,但身陷其中者,估计确实很难分清东南西北,否则,小白和小管的小伎俩,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收到奇效;最让人不能不唏嘘起来没完没了的是,明明就是一个路数,挖的坑甚至都一模一样,但齐国的敌国们居然还是前赴后继地一个个地跟着往里跳。这就比较让人无语。
大约被坑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中国人还是终于长了些记性,而且长到了骨子里,牢记住“民以食为天”了。不过,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人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时代,光填饱肚子,显然已经算不得什么幸福生活了,在衣食住行许多方面,人们都有了新的追求。这当然没什么不好,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凡是被格外看重的东西,就都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搞事情的“工具”。其实,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懂,也难怪,被人搞了这么多年,记性还是要长一点儿的。
不过,这样的记性长起来,恐怕总归就会惹一些人不高兴,于是,可以肯定,后续的麻烦就很难有断绝的时候。这一点,估计没什么难理解的。从这个角度观察,就基本可以下这样一个定论,即“贸易战”恐怕是人类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贸易回归本真之路可能挺漫长。这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贸易一旦“出轨”,再想让其回到正轨上来,肯定就要花费更大的能量才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能量的聚积,显然还没达到足够的程度。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