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联手戴姆勒对抗滴滴、UBer:谁将主导未来出行?
本报记者 纪伟 实习生 左茂轩 北京报道
3月28日,宝马集团与戴姆勒集团签署合约,将整合各自旗下的出行服务模块。在通过竞业管理机构检验和批准之后,双方将旗下已存在的共享汽车、网约车服务、停车服务、充电服务和多模式联运等业务进行合并与扩充,宝马和戴姆勒各持合资企业50%的股份。
两大巨头合并出行业务的背后,除了战略一致和共同利益之外,反应的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对于汽车行业未来竞争的一种危机感:Uber、Lyft、滴滴等出行服务商们以出行服务为入口,试图颠覆消费者“必须拥有一辆车”的理念,正在威胁着汽车企业在未来汽车业的主导地位。
今年2月7日,滴滴宣布与12家汽车厂商达成合作,共建新能源共享汽车平台。3月28日,在2018年智能汽车研讨会上滴滴出行CTO张博表示,打造该平台会为滴滴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车厂生产专门为出行而打造的智能汽车,然后将车辆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滴滴会在每一单订单中给车厂分成,实现双赢。
显然这不是简单地为车企创造一个卖车的渠道和提供业绩分成,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合作中滴滴作为优势方,车企会丧失话语权,甚至成为出行服务商的“代工厂”。
“滴滴想要把车企的资源放在自己身上,通过轻平台实现重资产业务。”4月1日,蔚来资本合伙人张君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可以看到的是,面对未来出行变革,各方已经开始行动。宝马与戴姆勒希望通过合作,维持百年车企的骄傲,主导全球共享汽车的市场格局。而滴滴、Uber等出行服务商,则希望通过业务的延展,依靠用户流量和平台优势,掌握优势地位。
为何合并?
事实上,宝马和戴姆勒合并出行业务早有预兆。
今年1月,宝马集团先是宣布收购了北美地区最大的停车应用软件服务商Parkmobile,随后又以2.09亿欧元收购了SIXT租车公司DriveNow的50%股份,由此,DriveNow成为宝马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3月,戴姆勒以7000万欧元收购了Europcar公司在Car2Go的25%股份,使得Car2Go成为戴姆勒全资子公司。双方将各自出行服务公司收购为全资子公司的举措,被认为是在为合并该业务做准备。
双方将业务合并后,该合资公司将成为全球布局城市最广投放运营车辆最多的分时租赁公司之一。目前,Car2Go和DriveNow分时租赁在全球31个核心城市运营,运营车辆20000辆汽车。
可以发现,无论戴姆勒的“CASE”战略还是宝马的“ACES”战略(其中的“S”均指“share”,即共享出行),都将共享出行视为重要的战略之一。宝马集团董事长克鲁格和戴姆勒公司董事会主席蔡澈都表示,通过整合出行服务,目的是要打造独特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分时租赁的前期是一个烧钱的过程,难以实现盈利。双方合并出行业务,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共享资源,提高效率,利于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张君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他也认为,双方合并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大出行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出行服务公司如Uber、Lyft、滴滴和分时租赁创业公司的兴起,正在促使传统汽车企业加速由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网约车平台的兴起,到未来共享出行的大规模落地,让出行服务公司掌握了更多话语权。”有业内人士认为。显然,各大传统车企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宣称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
但是目前看来,传统车企并不擅长扮演出行服务商的角色。戴姆勒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Car2go,但10年过去,Car2go仅在全球26个城市投放了1.4万辆车,2011年成立的ReachNow也只是在9个城市投放了6000辆车。二者旗下的Mytaxi、Chauffeur Privé、Clever Taxi以及Beat网约车服务也是反响平平。
宝马和戴姆勒的抱团取暖,或许是传统车企向目前已经占据平台优势的互联网出行服务公司的战略反攻。
谁来制定共享出行规则?
“谁掌握了用户的需求,谁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制定分时租赁的标准。”4月1日,易微行CEO杨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马和戴姆勒有能力定义未来出行的产品标准,什么样的车才是适合共享的车;滴滴则有能力去定义未来出行中出行服务的标准,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吸引消费者。”
据了解,除了整合共享汽车和网约车服务,宝马和戴姆勒还将ParkNow和ParkMoblie泊车服务、及时充电服务和数字化充电解决方案。这也就意味着,双方将完成出行服务全产业链的整合,完善从租车、停车到充电完整的标准体系。
而滴滴联合12家车企打造共享汽车服务平台,更多是出于利益考量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滴滴的平台和流量优势会降低分时租赁的获客成本,也是主机厂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渠道。“对于整车企业来说,与滴滴捆绑很难达成完全一致,它们有着各自的诉求,也不会想完全跟随滴滴的节奏。”张君毅说。
更加值得引起传统车企注意的是,滴滴、Uber们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研发的投入,同样会给主机厂在出行服务标准的塑造带来威胁。
谁能赢得中国市场?
未来,中国无疑是出行领域最大的市场,也将是车企布局未来出行的前沿阵地。但要进入中国市场,宝马和戴姆勒并没有竞争优势。因为共享汽车的竞争除了平台和服务,更重要的在于落地。
Car2go落地重庆两年,其投放车辆、运营站点和市场份额均不敌于本土的后起之秀力帆股份旗下的盼达用车,并且在华业务至今未走出重庆。而宝马去年联合Evcard在成都投放100辆i3,也只是小规模的试水。
“各地方政府会扶持本土企业,优先考虑给它们提供停车位、租还车站点等资源。”杨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因此,分时租赁更需要强调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是跨行业的合作,也有同业间的合作。目前中国最大的分时租赁公司上汽和上海国际汽车城打造的Evcard,正在试图脱去身上“上汽”的标签,与各地的主机厂合作,突破区域性限制。
因此,即使宝马和戴姆勒合并了出行服务,想要融入中国市场,最好的策略还是要与中国的企业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合并了出行业务,但宝马和戴姆勒也分别强调双方在核心业务的竞争关系不会改变。“宝马和戴姆勒的这次合作,会给中国企业布局移动出行提供启发,不仅要跨业合作,同业合作也要越来越深入。”张君毅最后表示。
(编辑:何芳)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