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社论:厘清虚拟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

第一财经社论:厘清虚拟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
2018年01月22日 06:13 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阅读:

业内人士:2-3年内法定数字货币有望落地

虚拟货币高烧不止 交易平台玩法花样翻新

近期频繁刷屏的区块链到底是啥 有何独特之处?

  厘清虚拟货币 与法定数字货币

  最近一年多以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炒作风靡全球,虽然中国官方在去年9月全面叫停境内虚拟货币交易,但由虚拟货币衍生的相关概念仍在国内兴风作浪。

  公安部日前联合工商总局部署联合整治行动,近期盛行的以虚拟货币为幌子的网络传销,就在重点打击之列。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亦发布风险提示称,随着各地ICO(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售)项目逐步完成清退,以发行迅雷“链克”(原名“玩客币”)为代表,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风险隐患。

  也就是说,在去年9月监管层正式定性ICO本质是非法融资,并明确表示禁止任何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后,在近期出现了性质类似的IMO模式。而且在ICO被禁止后,出现了资本掮客式的代投人士从海外ICO 项目拿到份额,转手卖给有意参与ICO 项目的国人,近期已有多名代投人士被调查。

  概念炒作还烧到了资本市场。上周市场热炒区块链概念,A股10余家相关公司股价连续上涨。蹊跷的是,这些公司不少在被炒后纷纷澄清与区块链的关系,上证所也对相关概念股采取停牌问询、停牌冷却、澄清说明等分类监管措施。

  虚拟货币与ICO等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前沿科技,区块链技术被寄予金融“去中心化”厚望,不过目前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形成稳定业务。目前围绕概念进行的各类炒作,从炒作虚拟货币本身,到各种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甚至是以虚拟货币为幌子的网络传销,基本都是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幌子。

  而且,针对虚拟货币及相关概念的各类炒作行为,很可能诱发金融风险。此前,国内出现不少以ICO的名义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的庞氏骗局,自称有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远高于此前诱发过金融风险的P2P网贷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迄今为止,已出现百川币、维卡币、珍宝币、五行币等被查获和曝光的数字货币传销案。

  因此,从防控金融风险的角度而言,对于炒作虚拟货币及相关概念的行为应加强监管,有必要时坚决取缔。

  虚拟货币被炒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虚拟货币基于的区块链技术,附会到央行有可能发行的数字货币。的确,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央行都在探索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可能会像纸币一样无限法偿。但这与时下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有非常大的不同,后者更多是作为一种投资品被用来投资、投机。

  因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必须具备法定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而比特币、以太币等没有国别、合格的发行主体及国家信用支撑,不是法定货币,也谈不上数字货币,只是在受认可的人群范围内,已经作为支付工具、记账单位,具有金融工具属性,可定义为虚拟货币。

  所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分清法定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更不用提虚拟货币代币。代币具有可匿名等特性,容易藏匿较大的风险,金融诈骗时有发生。目前来看,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不完全一致,总体上说比较谨慎,继中国禁止交易后,今年以来韩国、印度等国相继对比特币加强交易监管,甚至发布禁令。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官方已叫停境内虚拟货币及代币交易,但与之相关的概念炒作仍在,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监管层应及时出手整治,防范引发金融风险。同时,投资者要清醒认识虚拟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区别,以免误入炒作招致损失。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