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北美专栏作家 魏欣
史蒂芬罗奇认为美国股市确实太高了。今天美股的价格之高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1929年,另外一次是2000年。我们现在的市盈率在过去135年中相比已经过度高估了。这是非常罕见和令人担忧的。
史蒂芬罗奇先生是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曾任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和首席经济学家,在全球拥有众多读者,并且以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悲观态度而闻名。现在他担任耶鲁商学院讲师。
在SupChina和中国学院(China Institute)于纽约时报中心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下一个中国(Next China)”的研讨会期间,我有幸采访到了罗奇先生。以下是采访实录:
新浪财经:巴菲特近期说,美国股市还并没有消化川普税改带来的红利?您认为美国股市是否已经过高?
史蒂芬罗奇:我认为美国股市确实太高了。如果你看美国股票市盈率在过去这些年周期调整后变化趋势,今天美股的价格之高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1929年,另外一次是2000年。我们现在的市盈率在过去135年中相比已经过度高估了。这是非常罕见和令人担忧的。但是这并不是告诉你什么时候股市会面临崩盘。这只是与历史情形的对比,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
新浪财经:已经有不少中国人来美国购买了房产。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准。您如何看待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这中间是否有什么潜在的风险呢?
史蒂芬罗奇:对于某些区域,房产价格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高度。对于另外一些区域,房产价格又并没有,甚至还相对有吸引力。但是从美国全国范围来看,出现一个大范围的房地产危机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低的。
新浪财经:您认为在未来2到3年内,美国是否有经济危机的风险呢?
史蒂芬罗奇:当然存在这样的风险,本次复苏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在一次非常可怕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出现了一个长时期的经济复苏。虽然这是一个相对较弱幅度的复苏,但是复苏之所以如此之长,是因为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异常之低,为金融体系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现在美联储开始向另外一个方向移动,提升基准利率到正常水平,缩减资产负债表,把过度的流动性收回来。这些行为都改变了美国资产的风险评估标准。所以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已经大大提高了。
新浪财经: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达到充分就业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只会迫使雇主之间互相竞争。您认为未来2到3年内美国是否存在经济过热的风险?
史蒂芬罗奇:我并不这样认为。虽然官方的失业率水平已经很低了。美国劳动力市场中还有很多的工人并没有被经济的发展所吸纳。在本次经济复苏中的工作机会增量比较弱,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劳动参与率的显著降低。现在劳动参与率开始上升,并逐步回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仍然还有一些领域的裁员幅度超过经济学家的预计,而且工资水平的上涨也非常缓慢。现在来讨论美国经济过热还非常不成熟。
新浪财经:您是否认为制造业回归美国正在开始形成趋势呢?
史蒂芬罗奇:非常少。让美国的制造业回到以前水平的这个想法并不现实。1952年,制造业在美国就业中占有的比例是32.5%。而现在的比例则只有8.5%。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让这个比例稳定在8.5%左右的水平,而不是让它回到大约65年前的水准。
全球化是制造业在美国减少的主要原因。川普总统“让美国重新伟大”的口号和通过科技进步、自动化来实现制造业回归的想法都非常非常难改变这样的趋势。
新浪财经:在川普税改通过之后,很多投资者认为美元应该会升值。因为很多美国的国际化大公司会有很强的动力把他们在海外的利润汇回美国,增加对美元的需求。但是实际情况是美元反而走弱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史蒂芬罗奇:我认为市场可能比一些投资者更加聪明。川普税改的效应已经在市场间广泛传播,而不是什么新闻了。市场早就已经消化了国际化大公司汇回利润的结果。美元的走弱说明大量资金已经结束了围绕税改的套利行为,退出市场了。
新浪财经:虽然最近人民币走强了,但是我周围的朋友仍然倾向于持有美元,因为外汇管制的原因。那么目前的在岸和离岸汇率是否仍然反映了人民币的真实供需水平呢?
史蒂芬罗奇:这是一个不错的问题。我们很难知道在完全真实供需水平下,汇率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可以感觉到,对于国内的很多持有人民币资产较多的投资者来说,确实有分散和多样化他们资产类别的需求。但是持有非人民币也是有风险的。比如最近美元的走弱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如果美元走强的话,很显然投资者更愿意持有美元。可如果美元走弱,投资者的选择就未必是一定要持有美元了。
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人民币在国际上体现应有的代表性非常重要。现在这个进展还不够令人满意。与其把关注点放在稳定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上,不如更多关注其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
新浪财经:很多经济学家曾经预测,如果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保障网,中国人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大量消费。但是近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消费支出有了一个跳跃式的上升。您认为是什么让中国人开始消费了?
史蒂芬罗奇:我认为中国政府在三个方面来提升居民消费:提供更多的个工作机会、在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减少居民过高的防范性储蓄。给居民更高的工资水准和把更多的家庭从农村搬迁到城市对于提升居民消费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社会保障网。
中国的家庭储蓄率仍然超过30%。这太高了,也间接反应了社会保障网的不够完善。现在政府的主要关注点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保和医保中间来,还没有逐步提升参保人的受益水平。这显然是政府可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而改进的一个方面。
新浪财经:很多去过中国的记者认为,相对于10到20年前,中国已经逐步变成了一个更加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国家。您认为让中国人具有创造力的背后驱动力是什么?
史蒂芬罗奇:确实中国过去这些年在软件、仓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化科技等数不胜数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如果你问什么是最终的驱动力,那么一定是在人力资源方面投资的综合结果。
中国的那些大学集中的社会正在复制硅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利用创业者、新技术和资本协同的中心效应。硅谷的这种模式对于创新的发展非常重要。美国不但在西岸广泛实施这种模式,现在也开始在东岸实施。中国正在建立硅谷模式的早期。我对中国的这种做法非常乐观,但是这确实是一条非常非常长的路。
新浪财经:一些中国的创业公司会抱怨,如果他们有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又证明是获利不菲的,那么巨型科技公司就会要么迫使他们出售自己的股权,或者大规模复制他们的模式来竞争。您认为这会不会挫伤中国企业家的创造力呢?
史蒂芬罗奇:我并不这么认为。把新想法商业化获利的方式到底是通过大公司收购,还是通过小公司创业在全世界都有不同的选择。在美国也是这样。你可以看到,大的科技公司一直在从小公司获取新的人才、技术和商业模式。小公司并不必把自己出售给大公司,但是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从大公司那里获得了相对自己的原始投资不错的溢价水平。我们在中国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但好消息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发现技术进步的速度在减慢。事实上,大公司对小公司的收购常常是创业者进行发明创造的动力和获利的机会。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家,曾在美国供职于大型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