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对待外资并购 要摒弃弱国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15:40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而亮

  经历五一黄金周短暂的沉默后,此前因法国达能集团欲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非合资公司股权的矛盾纷争,终于如期爆发。5月9日,达能集团正式启动法律程序,要求娃哈哈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宗庆后代表合资企业起诉“未经合法授权”、“非法销售”与合资企业相同的“娃哈哈”品牌产品的娃哈哈食品饮料销售有限公司。权威人士分析,宗庆后胜算甚微。

  4月中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就此纷争表达了中立的态度:“中国已出台了有关外资并购的规定,商务部将严格按照规定行事,既要增强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信心,同时也会按照规定保护中国企业的权利。”

  从

商务部的表态来看,这场矛盾纷争是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尚没有到达宗庆后以及网民们惊呼的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反“外资垄断”这样的高度。既然如此,笔者也不想围绕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说三道四,只就如何对待外资并购我们应该抱什么样的心态谈点粗浅的看法。

  当今世界上,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跨国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在此大潮中当然也不能置之度外。一方面,许多先进的国际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并购国内的企业;另一方面,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走出国门,进入了跨国并购的行列。

  然而,国人对这种相互并购的大势,却难有一种平衡心态。听到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份、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时,兴奋异常,大有扬眉吐气、一扫屈辱之感。而面对

美菱电器被德国西格玛并购、一汽轿车被德国大众并购等现实,则显得心里极不痛快。

  外资并购是否真的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这样重大的问题似乎不是由个别情况能下结论的。应该承认,由于贸易全球化来势凶猛,我国在落实WTO市场准入和加快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放松,外资并购突然增加,有些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比如垄断、环境恶化、不正当竞争和国有资产流失等。但我们不应就此否定外资并购,而应该更多地从我们自身寻找问题。市场经济原则就是公平竞争原则。企业并购,我们既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如果对“走出去”就欢欣鼓舞,对“引进来”则满怀戒心,说到底还是一种弱国心态。

  与娃哈哈强烈抵制达能并购的同时,浙江昆山好孩子集团总裁宋郑还年初荣获国际“安永中国企业家奖”。好孩子集团的合资道路同样曲折。去年,欧洲PAG以1.225亿美元总价,取得了“好孩子”的绝对控股权。失去了控股地位,宋郑还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失落。他说,一个真正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它都不会是哪一个人的,它应该是社会的。如今“好孩子”在美国市场连续7年坐上第一把交椅,在欧洲市场卖到700欧元的天价。消费者对谁控股并不关心,只知道那是中国的“好孩子”。

  我觉得,宋郑还的声音,像一种强者心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