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国纺织品遭遇特保调查 > 正文
 

经济参考报:纺织品争端 美无理取闹欲讨便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09:27 经济参考报

  自美国政府本月1日推迟对中国6种纺织品设限决定日期、同时对中国5种纺织品新立案进行“特保”调查以来,我国纺织品企业的“神经”“崩”得更紧了。

  然而,紧张的“神经”放松的日期似乎遥遥无期。美方日前“放风”,表示目前并没有同中方就纺织品争端进行第三轮技术磋商的计划。

  专家分析认为,在人民币不久前小幅升值后,美方的“胃口”好像并未满足。扩大调查范围、“放风”近期无意磋商等表明,美方在纺织品问题上要中方作出更大的让步,以获取更大利益。

  美方“口风”有变近期无意磋商

  美方1日公布推迟设限决定日期、新立案进行“特保”调查的机构,是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该机构是美国商务部掌管、同时又跨部门设立的机构,在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问题上有着“生杀予夺”大权,令人不可小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美国政府频频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这个委员会在中国媒体和企业中的“知名度”急遽上升。

  就在CITA宣布上述决定后,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借中国国内媒体采访之际“放风”说,美国方面目前没有同中国进行纺织品磋商的计划。

  其实,就在此前,中美就纺织品争端问题进行了多次不同级别的沟通与磋商。吴仪副总理在美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和贸易代表波特曼访华和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期间,就纺织品问题两次与美方严正谈话。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OECD会议、APEC会议和WTO小型部长会议期间,也多次与美方交涉纺织品问题。此外,6月17日,中美就纺织品贸易问题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磋商;7月8日,中美又在北京举行了纺织品问题第二轮磋商,就美国对华设限的7种纺织品的设限依据和水平、增长率和管理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两轮磋商中,双方均约定“尽快举行下一轮磋商”。

  事隔不久,美方的“口风”就发生如此变化。《经济参考报》记者随即向我国商务部新闻办求证。新闻办官员告诉记者,目前的确没有关于何时举行解决中美纺织品争端的第三轮技术磋商的信息。

  随后,记者又向主管中美纺织品谈判的商务部外贸司打电话,以获取进一步的信息,但该司官员表现的非常低调,不愿意透露更为详细的内容。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近期在纺织品问题上的一系列做法,我们目前尚无法作出一个判断。“因为在最近,中美双方一直在政府层面进行交涉,我们商会并没有参与其中,但在向政府积极反映企业的各种声音。”

  按照美国国内法律程序,美国CITA本月1日宣布受理美纺织业界提交的针对中国产5项纺织品的“特保”调查申请,应于近日在美国政府《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评论期,公众评论期预计在8月底9月初结束。公众评论期后,CITA将在60个日历日内、即11月初决定是否向中国提出磋商请求。

  但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提醒记者注意,上述的“磋商请求”,只是对新调查的5种纺织品是否采取“特别”进行磋商,而不是中美前两轮就整个纺织品问题进行的磋商。

  美方无理施压欲讨更多便宜

  中欧6月11日就纺织品争端达成协议以来,国内纺织品企业非常关心,中美能否效仿“中欧模式”解决纺织品争端问题?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上月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个问题。有问:“目前,输欧盟的十类纺织品已经实施临时出口管理。请问美已对我设限或即将设限的产品是否也将实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

  鲁建华表示,一直以来,商务部与美有关部门对受限产品的管理合作问题一直保持着沟通,在两次技术级磋商中中方也多次提到这一问题,目前美方对此已做出了积极回应,双方正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商讨。一旦双方在管理合作问题上达成一致,我们将依照《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对受限产品实施临时出口管理。

  从中可以看出,采取“中欧模式”解决中美纺织品争端并非不可能。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创下多年来兑美元新高。尽管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自身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结果,而并非国外压力所致,但在客观上有利于缓解美国国内“人民币币值低估”论的压力,也有利于缓和中美在纺织品问题上的进展态势。

  事实上,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对我国纺织品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出口利润棉纺织业约下降12%,毛纺织业下降8%,服装业下降约1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测算则表明,美国设限及人民币升值2%,纺织业年出口将减少25亿美元,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近3.5个百分点。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评论说,“尽管美方延期裁决是否对中国6种纺织品采取‘特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美在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慎用‘特保’的承诺,但继续接受业界新的调查申请则是向中方施压的信号。”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告诉记者,加上本月1日美方新立案的中国5种纺织品,今年1月1日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以来,美国政府已受理了19项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申请。

  梅新育指出,可以预见的是,美方一旦认为中方未做出如其所愿的让步,必会对延期裁决的案件和此次启动调查的案件作出肯定性裁决,而美国纺织业界也会继续对更多中国纺织品提起“特保”调查申请。

  就在美国CITA月初发布公告当天,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说:“今天的决定,将使我们有时间与我国国内的纺织品与服装行业及国会议员进行沟通,是否有意与中国签署更全面的纺织品协议。”

  对于什么是“更全面的纺织品协议”,美国CITA公告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一个涵盖更多产品的、综合性的协议”。

  “言下之意就是,美方希望把比欧盟更多的产品到这个协议里。更多的产品,有可能是所有纺织品,也有可能是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前的设限产品。当然,还可能包括基数问题、增长率、期限问题。”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说,“比如按照美国国内行业团体的要求,希望能把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延长到2008年底。而根据中欧达成的协议,欧盟对中国10种纺织品的限制只到2007年底,并且是在高基数、突破‘242条款’年7.5%增长率的基础上。美国这个‘胃口’,可比欧盟大的多。”

  “如果按照这个模式,美方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中欧协议的模式,中方肯定不会作出这么多的让步。”孙淮滨说。

  孙淮滨分析认为,中欧纺织品争端解决的阶段是,双方先在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一致,然后再在基数、增长率等技术型问题上磋商。“目前,中美纺织品谈判至今仍然处于‘谈原则’的阶段,双方在原则性问题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离达成一致尚有不小距离,更谈不上具体的技术谈判了。可以说,美方的态度还是强硬的,希望中国能作出更多让步。”

  专家们指出,美方在对华纺织品问题上如此“胃口”大开,无非是想在全球已经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的情况下,尽可能变相延长配额体制,从中国纺织业身上讨到更多“便宜”,为此而采取的种种举动实属无理。

  期待尽快有实质性进展

  企业无疑最盼望中美纺织品问题能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江苏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总经理申诉琴说:“美国将毛制裤子等6种纺织品的设限决定日期延长到本月31日,出口企业能多出一些天的出口日期。但从长远看,设限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市场不稳定,对中国出口企业和美国进口商都极为不利。”

  其实,美方之所以揪着纺织品问题不放,与美国国内一些制造业企业和组织、国会议员就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炒作不休不无关系。

  “包括纺织品贸易在内的中美贸易,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而对于中美贸易逆差,除了双方统计口径问题外,对于逆差的真实经济涵义和对给美国带来的不可替代的利益,美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梅新育说。

  首先,对华贸易对美国宏观经济稳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固然,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取得近20年来的高速增长;但没有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商品,美国也不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整个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中国制造”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美国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其次,中国出口能力的增长增强了中国的进口能力,使得中国成为美国重点开拓的头号新兴大市场。在美国外贸史上,“中国大市场”是一个流传百年经久不衰的神话;只是到了今天,这个神话才第一次显示出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第三,中国固然通过对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贸易盈余,但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外汇资金又投向美国的国债、联邦机构债券市场,中国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和美国国库券第二大外国持有人,仅次于日本。美国用低利率吸收了中国的巨额国民储蓄;2000年以来一度出现负数国民储蓄的美国仍能维持一定经济增长,有赖于中国和其它东亚经济体扮演为其输送资金的“现金牛”。

  第四,中美贸易、尤其是中国对美出口很大一部分是美资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通过在华投资生产,产品返销,美国跨国公司和有关销售商赢得了巨额利润,增加了美国股东们的收入。

  第五,对华贸易的发展在港口、运输、流通、投资管理等部门为美国人创造了众多新的就业机会。在中美经贸发展带来的经济调整过程中,某些丧失竞争力的美国产业确实要减少就业岗位,但就整个美国而言,它在中美贸易中失去的是低薪就业机会,得到的却是高薪就业机会;孰多孰少,不言自明。

  除了在宏观层面的利益外,美国具体行业也直接享受到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好处。有关统计表明,美国棉花对中国出口占中国棉花进口总量的大约70%。5月份,美国对华纺织品设限后,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及东南亚总监寇杰在杭州参加一个研讨会时表示:“中国纺织业是美国棉花的希望,如果中国纺织业压缩生产规模,必然降低棉花进口量。”而国内有关预测表明,中国从今年9月到2006年8月将进口大约300万吨棉花,相比之下,从2004年9月到今年8月只进口130万吨棉花。

  孙淮滨则进一步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在经贸、政治各个层面交往增多,发展势头良好,如中国近期下了6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订单,朝核六方会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等等。“美方在对华纺织品上的做法,实在与当前大势显得非常不和谐”。

  记者 王小波


  爱问(iAsk.com)纺织品 相关网页约2,583,781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