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群英会迷住高端人群 听众不明白但感到好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05:30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王磊 马北北) 包括“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和电影《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这样的明星经济学家在内的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今天成为北京最引人注目的客人。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今天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论坛主办方表示,在我国乃至亚洲举办聚焦如此之多诺贝尔奖
在为期3天的“诺奖北京论坛”上,7位诺贝尔奖得主和5位著名经济学家,不仅要以对话的形式在北京传授“真经”,还将分别前往北京9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据主办方透露,为保证本次论坛的学术水平和实际效果,论坛的正式听众将以中央和北京市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政府官员、学术界、研究机构和企业界人士为主,还邀请了外省市高校学者、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会,正式代表约500人。同时还将安排高等院校教师及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生和经济爱好者每场约200人旁听。 有消息称,这也是各种经济论坛中对听众资格要求最高的一次,连旁听观众学历都要求至少是经济学硕士。同时,诺奖得主与国内企业家对话的专场普通门票高达3800元,而与诺奖得主同台对话的门票要30万元。 不过,记者在第一天的论坛上发现,这些诺奖得主的发言并不像普通听众想像中的那样好懂。除了“欧元之父”蒙代尔就当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阐述了系统看法还算紧扣“热点”之外(这还是在临时改变了主题之后),其他演讲人的题目多少都显得有些抽象。 比如,以博弈论出名的约翰·纳什演讲题目是“理想货币和渐进理想货币”,他从演讲开始就强调自己的谈话不得不“压缩”,如果想了解他的全部观点只能去他的网站上;1996年诺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如何在一个发展的经济体中征税”的演讲,虽然言简意赅,但对各国税收体制一无所知的听众恐怕无法领悟其奥妙;而被誉为“新经济史学之父”的罗伯特·福格尔所谈的题目是“预测21世纪的人口寿命”,主持人也表示,福格尔在经济人口学方面的独创性研究的确很少为国内学者所了解。 一位来自政府部门但没有透露姓名的听众对记者表示,他确实不能完全明白这些经济学家的理论,但是“非常好奇”。来自首都经贸大学研究生院的一位学生则称,他来听讲的最大愿望就是“见到大师”,感受他们的风采,至于他们的观点可以“慢慢学习”。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樊纲在茶歇时对媒体记者表示,相对于许多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这些经济学界大师级人物所研究的理论的确比较抽象,因为这与诺贝尔奖评价标准有关,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往往都是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他认为,只有国家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宏观经济等相对基础的学科领域,才会出现一些真正的大家,这说明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其实拥有一种影响实际生活的强大力量,虽然它是间接的,但却是根本性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