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财富全球论坛2005 > 正文
 

对财富论坛的冷漠与热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 05:27 中国青年报

  因为《财富》全球论坛的召开,近日首都国际机场成了全球停靠CEO专机最多的机场。而升斗小民可能一生也难得坐一次飞机,他们却可以拿飞机像自行车一样做代步工具。

  和媒体的热炒以及一些企业家的受宠若惊相比,众多小民们有点事不关己的感觉。在这种冷漠背后其实隐含着一种社会现实,在经历了20多年追逐财富的竞赛之后,在中国,谁是富人,谁是穷人,已经有了答案。和上个世纪80年代似乎人人都有希望“致富”的神话
时代不同,现在随着不同阶层间门槛的逐步抬高,格局已经定型。虽然个别人由于偶然的原因仍然可以跻身于财富一族,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几率不会比买彩票中大奖更高。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更现实的问题也许不是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均富”,而是不同阶层之间如何和谐相处?有些经济学家称不必太在意这个问题,这会导致平均主义,财富的“溢出效应”和“下滴效应”会自然而然地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个判断,我不大相信。证据就是:最能表明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多年来并没有因为这种“溢出”和“下滴”而减小,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仍然在下降,在“4050”失业问题没有解决的同时,他们的子女又开始成了新的失业群体,连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也开始出现绝对下降的趋势。

  这次财富论坛的“焦点”之一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管理中国员工”(见5月16日《竞报》)。据我所知,在一些跨国公司流水线上干活儿的工人中早就流行一条顺口溜:“干得比驴都累,吃得比猪都差,起得比鸡还早,下班比小姐都晚,5年后比谁都老”。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效地管理”的结果?如果是,那么这种管理显然不利于公司和工人和谐相处。谁都知道,在一些“世界上最出色的企业”的母国,劳资关系都还是过得去的,不同阶层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和谐的。建议财富巨子们能在论坛中充分交流一下这方面的经验,而不是仅仅盯着“中国机会”。

  作者:郭松民

新浪财经调查


财富论坛为什么第三次选择中国作为论坛召开地?
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影响增强
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认识进一步深化
跨国巨头希望了解今后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素的诱导


财富论坛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
外国资本对中国市场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什么都不能带来,毫无益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财富论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