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的宜居城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12:34 新京报 | |||||||||
日前,有调查机构推出了“中国宜居城市排行榜”,宣告上海、大连、北京等为中国十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同时宣布,“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等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在我看来,单纯根据这套指标评选出来的,恐怕是神仙“宜居”的蓬莱仙阁,而并非升斗小民其乐融融的“宜居城市”。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非常巧合的是,同一天的同一家报纸,还刊登了某公司就“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对13个城市的调查,位居前三位的指标却是“社会保障”、“医疗制度改革”和“物价”。而在“宜居城市”的调查中排名第一的“交通”,在某公司的调查中瞠乎其后,仅排在第九位。两项调查的差距如此之大,哪一项更接近“城市公众”的真实感觉呢? 实际上,截然相反的调查结果意味着“城市公众”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阶层的“公众”对什么样的城市才最“宜居”,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对“宜居城市”这个闪亮登场的新锐概念来说,更准确的提法恐怕应该是“谁的宜居城市”? 国内外不少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地方开始变得“宜居”起来的时候,那里的地价可能就开始上升,穷人也就感到了“不宜居”,逐渐开始流出,出现“同质化人群的群居效应”。结果可能导致“富人区” 和“穷人区”的对立———这样一个结果可能不是我们建设“宜居城市”的本意吧? □郭松民(北京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