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能源行业 > 正文
 

上海国资:能源热呼唤新能源经济和体制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4:24 《上海国资》杂志

  李蓉/文

  2005年经济制度变革的主题,是以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作为突破口,改变某些垄断部门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中国能源旋风引发全球能源热

  回顾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非能源莫属。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一齐发力,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国能源旋风。胡锦涛主席拉美之行与巴西签署铝、煤以及肉类进口合同;与阿根廷签订投资200亿美元的矿产合作项目;与世界最大的产铜国智利合作开采铜矿;中国还将大规模投资于古巴的镍矿业。中国的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能源之旅”,在伊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厄瓜多尔、苏丹等国家寻找石油,并通过并购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寻找矿产资源。

  中国能源旋风,引发了全球能源热。在国际贸易上,资源商品的贸易出现了量价齐升的现象。从数量上看,根据WTO提供的数据,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矿产品占世界贸易出口份额的比重上升最快,从10.9上升到13.2%,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从价格指数上看,矿产品价格的上涨更为明显,截止到2004年二季度,能源出口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初级品,其中原油的涨幅最高,煤炭的大幅反弹最引人注目。

  在证券市场上也是如此,2004年以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涨幅远远领先其他行业。以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全球行业指数为例,能源行业的涨幅达到20%。从投资回报看,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分享到能源的高溢价。截至到2004年11月底,在晨星公司对全球5536家共同基金的排名中,全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7.05%。在排名前十位的基金中,有六只是能源主题投资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46%。其中SSGRX的收益率高达52.49%,这家基金3年和5年的回报率分别达到了40.16%和37.04%,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能源热”求变经济体制改革

  “能源热”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笔者从经济和制度层面来分析一下原因。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对资源的占有应该是相匹配的。中国在几个大国中人均的资源量是最低的,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经济景气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带动了上游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打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轻工电子类产品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结构所形成的能源平衡格局,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及其他建材类行业投资的过热导致了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大量增加,在国内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进口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开始在国际上进口大宗原材料,以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需求。

  从制度的层次分析,能源求变,实际上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内在格局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力度提出了新要求。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纳入到市场运行的机制中,但上游部门行政管制的色彩仍然非常浓厚,其产品价格也还在实行行政垄断定价,与下游部门的市场供求定价差别很大,这种情况导致上游部门产品的价格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最新变化。长期的计划性低价格扭曲甚至降低了重工业部门获取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成本,在重工业化的浪潮中,大量的国内外资金被吸引进来,对煤电油等主要资源能源产品的需求在短期内大量增加,导致这些部门成为发展的瓶颈。这种上游计划和下游市场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要对上游进行改革,打破导致瓶颈出现的制度根源,理顺上下游产业链的价格关系,以上游价格变动来调整下游的需求,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因此,2004年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都可以看作是启动上游市场化改革的前奏,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一步深化的序曲。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能源热新闻 全部新能源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