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能源行业 >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高耗能工业城宜昌的淡出之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17:57 中国经济周刊

  宜昌市丰富的水电资源为高耗能工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宜昌市也素以“水电之都”闻名。但是2003年全国大范围的电荒之后,宜昌的水电优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高耗能工业渐渐淡出。宜昌的产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科学的调整?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是否可以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文/曹琰

  湖北省宜昌市在2004年盛事不断,不过离不开的总是“水文章”。如一年一度的宜昌国际旅游节暨招商引资洽谈会、世界临坝城市发展国际论坛等。

  在宜昌市内闲走,只要是高层建筑物,外墙大都被“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三峡工程在宜昌,投资宜昌最理想”之类的条幅占据。在和当地一些知识界人士的聊天中,还听到了当地政府打造“中国电谷”、发展“载电体工业”之类的城市定位。这又是离不开的“电文章”。

  宜昌市政府所说的“载电体工业”实际上就是高耗能工业的另一种隐蔽表达。2004年,宜昌工业发展速度居湖北第一,达到71%。其中在贡献力排序上,电力生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依次是推动宜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宜昌市在载电体工业方面已形成了产业链,该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化成箔的下游主要产品同飞电容器也聚集过来。

  国内最瞩目的高耗能工业园区坐落在宜昌点军区。据该区区委书记在2005年新春表示,2005年,该区将继续培育壮大以载电体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围绕电解铝、化工硅、精密钢管等项目做发展的文章。

  浏览宜昌的政府网站,可发现宜昌政府对该市的工业产业投资重点有明确的指向:宜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决定了宜昌工业发展的重点是以高耗能、大耗水、环保型为特征的载电体工业。

  渐行渐变

  不过,2003年以来的全国大范围电力供应紧张,使宜昌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了些变化。

  宜昌在打着“世界水电之都”的称号对外招商中实际上就给了投资者用电无虞、电价低廉的暗示。但现实已不同于初衷。

  宜昌电网80%电力来自省网供电,其余部分来自当地小水电、小火电。虽然坐拥三峡、葛洲坝、隔河岩等308个大小水电站,但由于电力资源受国家统一调配,其享受特别优惠的空间有限。比如在三峡、葛洲坝的电量分配上,话语权掌握在国家发改委手中,包括超发电量、提前投产的电量都是由国家计划分配,地方政府动不了。地方政府拥有的一些电价调整的权限在2004年也被中央政府收回。也就是说虽然坐拥庞大的水电资源,但地方政府对其并没有实际的控制力。

  2003年在媒体上以及在电力行业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宜昌大用户电力直购事件,就是宜昌借水电资源发展高耗能产业以图城市经济腾飞的渴望表现。虽然中国电力改革的走向是支持大用户直购电力,但这个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格局的不断博弈,以及游戏规则的制订与遵守并非易事,操作此事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目前只在吉林省推出了大用户直购电试点。

  “高耗电产业目前不敢做招商了。高耗电必然伴随低电价低成本,但现在已不太可能。” 宜昌市招商局副局长杨慕楠如是说。“现在宜昌市政府已注意到,今后很难保证耗电工业的低电价要求,因此现在宜昌对外招商的宣传口号有所改变,重在宣传宜昌供电能力最强,供电质量最好。”

  由此可见,由于电力供应在2003年以来呈现的紧张态势,令素以发展“载电体工业”为宜昌对外招商首选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虽然仍在打“三峡牌”,虽然在宜昌市招商局最新印制的招商手册中,“载电体产业”与同样耗电的“磷化产业”仍摆在首位,但宜昌市政府对欲往该市投资的客商已开始挑剔起来。

  缺电使东部发达地区开始考虑产业转移。杨慕楠透露,浙江横店集团就曾与该市接触,欲在宜昌投资电解铝项目,但最终梗在了电价上。

  不过,也有不少投资者对“宜昌供电能力最强、供电质量最好”这种新口号显示了浓厚的兴趣,有几个颇有规模的台资企业便因此落户宜昌。

  杨慕楠介绍,毕竟宜昌还是资源型城市,深居内陆,再怎么比也比不过东部城市。因此,宜昌市政府正考虑围绕资源做产业链的文章。比如将宜昌已经发展起来的电解铝产业再向下游如加工汽车龙骨、生产铝芯线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且这些下游产品生产车间可与电解铝车间相连,直接由液态铝生成,电耗也会大大降低。鉴于西部水电大开发的火爆局面,宜昌市府还考虑利用宜昌坐拥长江航运之利,围绕电力机械装备配套做些文章。

  未来如何选择

  然而,当地的业内专家对水电与宜昌未来的选择则另有见解。

  有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对宜昌的经济拉动主要在建设期,随着三峡机组的相继投产,三峡公司的重心已向上游的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的开发转移,曾以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自居的宜昌(国家领导人的频频到访)日后在公众、官方的关注度必然下降,这对拉动当地经济将是个不利因素。

  这位专家同时表示,要以水电为中心发展经济,必然要选择发展高耗电产业。而从世界范围看,单靠一种资源而发展的城市是鲜见的。30年前宜昌跟万州差不多,虽然遇到几个机遇得以发展起来,但基础仍弱,目前当地尚能支持的企业只剩电力、化工。在磷化工集中的秭归,曾经美名远扬的香溪由于化工企业排污,以及三峡蓄水后香溪流速锐减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香溪已变成了“臭溪”。这样的例子对宜昌市来说,不能不成为官员们的“心头之痛”。

  就在2004年9月中旬,宜昌市政府请国内三个城市规划设计院各做了一套宜昌未来20年的规划方案,引得宜昌市民就“宜昌未来什么样?”这个话题狠狠地讨论了一番。然而热议没有带来“热变”,话题最终流于表面,热闹一下而已。

  能否圆梦

  如果撇去负相关因素,一些变数的实现会与高耗能工业在宜昌的发展正相关。变数一,若是成了大的区域中心,可能就会有大的发展。据湖北省政府去年拟定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武汉、宜昌、襄樊被作为三个都市圈(区)来发展,宜昌和襄樊被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按这一目标要求,到2010年,宜昌主城区人口将达100万的规模,在工业规划上将构建水电、载电体、化工、食品医药、新型建材五大经济板块;变数二,大用户直购试点能否获批;变数三,与二相关,政府是否会重新分配三峡、葛洲坝电力电量。如果湖北争取到更多的三峡电量,宜昌显然会是湖北发展高耗能的不二选之地。

  宜昌招商方向的调整是顺应电力供应形势变化之举。但“世界电都”之称给宜昌带来的实惠,宜昌市政府很难轻易放弃。如果电力供需形势缓和了,杨慕楠认为,宜昌最适合发展的还是高耗电产业。

  不过,载电体产业以外的新力量的崛起有可能会慢慢改变宜昌的产业结构,并影响宜昌对未来的选择。比如旅游业。数据显示,2004年宜昌仅三峡游游客量达200万人次,再将整个宜昌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考虑在内,据该市预期,到2009年将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到那时,宜昌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梦会否实现?

  另外,鱼与熊掌能否兼得?从技术角度看,高污染并非会伴随高耗能。但从现状看,高污染确实伴随高耗能。载电体工业会否掣肘旅游业?在宜昌的城市发展实践中还未回答这一问题。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