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兴事件:中国是如何失去自己的芯片的

专家谈中兴事件:中国是如何失去自己的芯片的
2018年04月25日 07:13 新浪综合

  中国是个网络强国,不过这个网络强国架构在微软的Windows和Google的安卓上。

  ——梁宁

  文/巴九灵

  就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

  立即执行7年进口禁令后

  有报道称中科院计算所里

  临时组织了一次学术会议

  探讨的主题是

  “为什么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造芯片”

  其间有学者发出感慨

  其实中国在高端芯片上已经有所突破

  但这场技术封锁事件发生得早了一些

  “如果再晚发生五年,情况会有所不同。”

  看到这句话

  小巴忍不住想吐槽

  这都打贸易战了

  难道还指望对手晚点出招吗?

  但同时也跟着好奇

  第一,中国为什么会缺位芯片领域?

  第二,为什么只要5年,中国的处境就会不同?

  带着这几个疑问

  小巴回溯了中国在芯片领域

  曾经扮演过的角色

  1

  芯片,一个不容掉队的行业

  当然,要说明中国的“无芯之失”

  先得简单说一下芯片

  芯片就是集成电路板

  电路板上的晶体管越多,性能越好

  关于这个

  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

  有个著名的预测

  大约每隔两年(后改为18个月)

  集成电路的性能就会提升一倍

  这便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其实摩尔定律从根本上来说

  只是一个工程师的经验之谈

  却不知不觉成为了芯片产业

  一年半到两年“考核”一次的KPI指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全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50年里兢兢业业

  不但成功验证了这个定律

  甚至有几年还超常发挥

  就这样把摩尔定律变成了人们心中的“铁律”

  摩尔定律的不断得到验证

  又导致了另一个结果

  芯片行业天然会随着技术进步

  发生自我贬值

  什么意思呢?

  依照摩尔定律的说法

  每过两年

  人们之前创造的价值就会减半

  比如iPhone X出来后

  iPhone 7就没有过去值钱了

  这就意味着

  企业或者国家在这个领域一旦掉队

  后果将不堪设想

  好比读书的时候,只要上课开个小差

  就可能完全听不懂课堂内容了

  中国的芯片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2

  中国芯的“开小差”时刻:一切为了利润

  中国是在1980年前后开始开小差的

  最初,中国同世界水平的差距不大

  1975年,中科院北京109厂

  (现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块1K DRAM

  尽管比美国、日本晚了四五年

  (想想摩尔定律,也就差两级嘛)

  但是比韩国、台湾要早四五年

  那时这些后来的芯片重镇

  还根本就没有电子工业科研基础

  但就在1980年后

  一方面,世界的电子产业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在中国

  这部分的技术升级却全面停滞了

  这和当时新出现的两个情况有关

  首先是宏观层面发生了变化

  为了扭转财政亏空的局面

  政府开始实行“拨改贷”政策

  即把原先对企业实行政府财政拨款

  改为企业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

  这就尴尬了

  过去企业依靠财政拨款

  并不缺钱

  很多钱能拿来做技术改进

  技术改进后提升的利润再交给国家

  但改成贷款模式后

  企业不能问“家长”要钱了

  还要自负盈亏

  “家长”还照样规定了利润指标

  在这个情况下

  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变得比过去更加重要

  像科研这种烧钱项目自然就被压了下来

  相对应的是

  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线

  然后迅速投入生产,创造利润

  这种操作就划算得多了

  第二个情况是

  企业内部也产生了路线上分歧

  最有名的要数

  关于“技工贸”和“贸工技”

  这两种商业模式的争论

  技是指技术,即科研投入

  工是工厂,代表了生产环节

  贸是贸易,就是市场和流通

  如果按照技工贸的操作

  技术是第一顺位

  就要像当时英特尔一样

  注重对CPU芯片的研发

  用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生产和市场

  但贸工技的角度

  生产和技术都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

  说白了

  这就是一场是要技术还是要市场的争论

  结果是大部分企业内部都选择做市场派

  其实无论如何选择,都无可厚非

  选择技工贸的公司

  未来拥有了独立的技术专利

  也掌握了世界贸易中的话语权

  而选择贸工技的公司

  快速完成了利润积累,迅速壮大

  同时也收获了意外之喜

  比如进口芯片后

  由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中国企业把功夫用在了匹配芯片的算法和软件上

  反而为中国电子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

  也使得打败洋品牌成为可能

  如今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

  除了高铁

  网购、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

  都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需求市场

  也与之有直接关系

  这意味着,尽管中国高度依赖美国的供应

  但美国企业也有起码三分之一的收入

  离不开中国市场

  当年技术派追求的话语权

  在市场派那里有了另一种面貌 

  3

  中国芯的发力时刻:新的时间窗口到来

  但任何国家或企业

  都不会喜欢受制于他人

  小巴觉得,当年市场派打下了江山

  如今需要技术派上位来巩固守护

  这才是中兴事件带来的意义

  为了扶持技术派

  这次不单有企业,国家也是频频出手

  首先是密集的政策出台

  积极为企业减负

  2000年国务院印发

  《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自此之后,几乎每年

  都会有扶植该行业的相关文件出台

  然后是痛下目标,占领市场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

  以及关键基础材料都必须实现自主保障

  这相当于是帮相关企业预先下好了订单

  最后,就是不遗余力地投钱

  2014年中国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又称芯片“国家队”

  它直接入股国内半导体企业

  给予财政支持并协助并购国际大厂

  在2017年初,第一期基金规模已直逼一万亿

  加上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入

  以及地方政府基金的陆续建立

  这个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供血

  几年下来,成效也很显著

  如今音箱、机顶盒、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所使用的核心芯片大部分已是国产品牌

  但是,在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相对更高

  例如通信、工业、医疗及军事等领域

  国产芯片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不过,我们在国内不停发力追赶

  而那个需要辛苦追击的芯片产业

  却迎来了行业天花板

  这就意味着

  如果第一名跑得慢了

  后面的人机会也就更多了

  再加上新的领域例如人工智能的崛起

  AI芯片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

  实际上

  中国比过去有了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技术封锁如果发生在五年之后

  也许我们真的不会像现在那么狼狈

  但还是要感谢这次风险提示

  督促我们再跑得快一点

  本篇作者 | 和风月半 | 责编 | 何梦飞 

  主编 | 魏丹荑 |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李彦丽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