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国常会:未来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会显著调整

深度解读国常会:未来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会显著调整
2018年07月25日 10:05 新浪财经综合

  深度解读国常会:未来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会显著调整

  文|王军,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罕见:在周一而非惯例的周三召开,在年中的政治局会议之前召开,在领导人外访之际召开。会议围绕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了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一系列重大措施。

  如何看待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及其后续演化?笔者有一个判断和七点观察。一个判断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正在全面展开。七点观察分别如下:

  观察一:政策调整的性质

  此次政策调整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的一次重大调整,不是政策的全面转向,是从微调向重大调整转变,是对未来三年攻坚期的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也就是说,政策的基本取向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对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原则、重点、手段进行重大调整。

  观察二:政策调整的原则

  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这不是一句废话或者套话,而显然是在强调,政策取向没有发生全面的转向),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因为有降准所以是放水,因为没有降息所以没有“漫灌”;有刺激,但不强,是小水或中水,而不是大水),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不再像是四万亿时强调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而是要相机抉择,注重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结合)。

  观察三:政策调整的目标

  会议强调,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既是描述外部环境,也是指向政策的外部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表明当下稳增长的重要性在上升)。再次强调这一目标凸显了无法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可能性和严峻性。经济发展要持续健康,而无需追求过高速度,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强调高质量发展,不代表不要速度、完全放弃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是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内容。这既是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需要,也是提升经济发展信心、避免经济失速陷入“硬着陆”风险的需要。“高质量发展”与“稳中求进”并不矛盾。“稳”本身就是对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进”就要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今年的预期目标或者说运行区间,指的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不能大幅度偏离6.5%这一目标。

  观察四:政策调整的重点

  会议特别指出,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别再无聊的互怼了),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稳增长才是真正的大局)。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两个积极的提法是首次,显然中央政府对于前期财政政策的表现也有不满意之处)。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

  这也许意味着,对于货币总闸门,央行在放松。7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开展5020亿元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30%与上次持平。5020亿元的规模,为有记录以来单日最大,以对冲到期的1700亿,净投放3320亿。显然,这是一次大手笔的操作,这或许表明,在不宜频繁降准的情况下,未来将通过MLF来继续释放宽松信号,未来的货币将进一步趋于宽松,信贷和社融都有可能继续转好,也就是说,宽货币将继续向宽信用转变,信贷额度有可能在下半年继续放开。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个表态有矛盾和纠结的一面。

  第三,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这印证了这几天关于信贷放松的传言)。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

  第四,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相比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方面而言,在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方面进展不大。主要存在于国企领域的“僵尸企业”,因长期占用大量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社会资源,导致生产要素扭曲配置,社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下一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聚焦于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就监管政策而言,在这次会议中并未被直接提及,新闻稿通篇没有任何一处提到去杠杆。7月2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文章《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称,去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杠杆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这篇被市场高度关注的文章认为,这标志着去杠杆已被放弃。显然这被市场过度解读了。

  笔者认为,金融严监管、去杠杆政策大方向不会改变,但基于外部风险的不断聚集,保持内部稳定的重要性提升,政策主动释放风险的意愿不强,去杠杆的节奏力度会有显著调整,政策面是以稳杠杆替代去杠杆、结构性去杠杆。理由是:宏观杠杆率处于高位,结构性去杠杆存有现实难度,去杠杆任重道远。

  从这次银行理财新规的实施细则看来看,有三个没有改变:资管新规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没有改变,监管层整治理财市场乱象的初衷和决心没有改变,银行业面临的严酷局面和未来激烈竞争的格局没有改变。

  此外,此次会议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房地产市场,但笔者认为,应该不会重走刺激房地产的老路。这从之前有关房地产的政策可以看出。5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从中央层面来看,5月19日,住建部发布文件,重申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并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12个城市;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委在北京、上海等30城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行动。就地方层面而言,数十个城市先后发布地产调控新政,房地产调控边际收紧。这轮调控以打击投机、保障刚需为主要目标。

  观察五:政策调整的手段

  政策调整的手段,一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二是通过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扩大内需的重点还是投资,其背后的逻辑是:今年经济下行,基建增速急速下滑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稳增长还是要稳投资,稳基建,而稳基建的关键是稳基建的融资。逆周期调节短期内非常有必要,而中长期仍需继续推动改革和开放,以及促进创新。具体而言,政策调整的手段,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指: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要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外商再投资鼓励政策,加快已签约外资项目落地。

  二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对融资平台的呵护之情溢于言表,打破刚兑的可能性大大下降,这将有助于极大地缓解对地方政府平台可能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担忧)

  三要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会议通过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环保优先,并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会议对稳增长的具体项目并没有明确,还比如,外资的已签约,对接发生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这到底是什么项目?这个也很关键,需要持续关注相关政府部门,如发改、财政等部门后续的动作。

  观察六:政策调整后的市场反应

  从上周五到周二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建筑、建材、钢铁、水泥、有色、煤炭等强周期行业和板块大涨。市场已经给出了投票,看好这些传统的稳增长领域。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没有新周期,还是旧繁荣。

  观察七:政策调整的后续关注点

  第一,关注月底的政治局会议的最终定调。因为,国务院和党中央对一些宏观政策走向判断和认识历史上始终存在微妙的差异。当然,这一次不排除已经有共识。

  第二,关注后续中美贸易战的进展,包括双方的舆论战和心理战,关注积极信号、边际改善的出现。

  第三,关注下半年经济运行数据的变化。现在只是刚刚开始,所以某些方面力度可能看起来暂时也许并没有那么大,但不排除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之后,会再出猛药。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