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雷颐/文 离开英国后,李鸿章访欧结束,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美联社特别报道员随同李鸿章一行进行了本次穿越大西洋的旅行,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旅途中的一些故事。
对于李鸿章,美国媒体并不陌生,因为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将军访问清朝时,美国媒体对李就有不少报道。一因格兰特在美国大名鼎鼎,在南北战争后期曾任联邦军总司令;二因他访华时,正是美国排斥华工浪潮高涨之际,是否停止华工移民美国,是格兰特与李鸿章会谈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美国媒体报道的重点。会谈中,李鸿章坚持维护华工的利益,态度很明确。他在此问题上的强硬,给美国媒体深刻印象。
第二年秋天,美国派一个外交使团来华,任务就是与中国政府交涉禁止华工的问题,当然主要是与李鸿章会谈,要修改多年前中美两国签订的有利于华工的“蒲安臣条约”,这是中美两国政府间的正式谈判。
1880年11月11日美国《威灵每日知识报》(THE WHEELING DAILY INTELLIGENCER)报道:“他(李鸿章)很直白地说,无法想象中国劳工的苦难,更无法理解,我们质疑并要改动条约。除非美国政府给出很好的理由,不然北京当局很难同意修改。显然,他对修改条约的提案很生气,更生气的是,这个提案是由一个友好的、并不热衷于刁难东方的国家提出。修改条约意味着,蒲安臣之前所做的工作被推翻。我们必须理解的是,虽然李鸿章因为正在处理巴西事件,不会被指派参与这次条约的修改,但他与此事关系极大。他的权力在总理衙门里影响很大。我的意思是,李鸿章将会在幕后推动,他将会对每一个进展做出建议。如果有可能,这项事务可能很快中止。而在一定的条约保护下,李鸿章将不会反对中国人移民美国。用他的话说,就是‘让我们往下看,看你们在没有中国移民涌入的情况下,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等你们后悔了,我们再讨论重建条约关系。我们将会阻止我们的臣民去你的海岸,你们要多久就多久。你们肯定会求我们再次更新关系,而那时,将由我们来决定接受或者拒绝。’”
但1882年5月,美国依然通过了“排华法案”。
此后十数年,李鸿章一直关注在美华工问题。后来与美国访华政要、媒体会见时,李鸿章仍主动谈此问题。1889年1月27日美国《匹兹堡电讯》(PITTSBURG DISPATCH)记者对他作了如下采访报道:“他请我用笔告诉美国人民,他反对美国驱逐中国人。”“整个排华法案条款是违背中美两国条约精神的。这是一种犯罪。我希望排华法案可以被废除。我希望你能替我告诉美国人民,如果不取消排华法案的话,我将提议我们的政府在中国驱逐美国人。我认为这是我们可以行使的一项正当权利。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对此做一些言辞上的夸张。我相信你在当中强调,我们希望美国人民会给我们的国家公平对待。”“我在我们谈话结束的一个半小时内将它们记录在此。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做一些夸大,总督的话本身已经很强烈了。”
这位记者还问李鸿章如何考虑中国铁路的未来以及它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李鸿章是最早认识到铁路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臣,早在1872年就提出中国应修建铁路,但被拒绝。以后他又不断提出修铁路的主张,屡被激烈攻击,朝廷拒不接受修建铁路的建议。直到此次采访半个月后,也是距李第一次提出修路主张17年后,朝廷才在1889年2月14日发布“懿旨”批准修路。或许十几年来一直在想方设法让朝廷同意修铁路,他提前半个月知道朝廷即将同意修铁路,所以李鸿章非常乐观地回答说:“半个世纪后,中国将会被铁路覆盖,就像一个巨大的网络。中国丰富的矿藏资源将会被开发。这个国家的许多地方会出现轧机和火炉,这是有可能的。中国会成为世界市场的制造基地。”
当然,李鸿章可能过于乐观,也可能是对外国媒体要说些“大话”,半个世纪后中国铁路较前确有相当发展,但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制造基地”、“高铁”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品,都是一个世纪之后的事情了。这些事实毕竟证明,李氏百多年前的判断大致不谬。
紧接着李鸿章从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将话题从铁路引回华工问题,他认为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制造基地将导致与欧美的激烈竞争:“在我看来,这是威胁你们国家以及欧洲劳动者的最严重的问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中国人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技能和才干。他们工作勤勉,生活成本比你们国家的人更廉价。当我们国家开放铁路,把注意力转向世界市场时,我相信,我们会比你们提供更好、更廉价的产品。这些,将是你们国家所要面临的问题。”
这位记者回答道:“我也这么认为,大人。”“那么,我很好奇,”李鸿章接着问:“你希望中国来跟你们竞争,但你们不认为这是很危险的竞争吗?”
这位记者回答得非常坦率:“是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如果中国的产品能跟美国竞争时,我们会建起一道保护屏障,以阻止你们的产品进入。”这位记者的随口而答,说明贸易保护主义深入人心。
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仍大有市场。1894年7月1日,甲午战争前夜,美国《旧金山呼声报》(The Morning Call),采访了李鸿章。记者报道说:“我提到了中国的将来,并问总督他认为这个国家应该由欧洲人来发展还是由中国人自己来发展。他回答说,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铁路将会网状地覆盖中国。他相信中国最终会发展起自己的制造业,而且在将来,会像制造大国一样进军世界市场。他告诉我,中华帝国的政治家们已经开始在这一方面做各种尝试,他们的棉纺织厂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了,而其他的一些大型工厂也在筹备当中。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但他使我理解到,中国的信条是,从现在开始将会是‘中国人的中国’,并且威胁说,中国人会作为自己的工人和制造业主在世界上守护自己的国家。”
引入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竞争等观念,证明李对现代经济学知识已略知一二,且能用于与外国人谈判,实属难得。
鸦片战争后,英国资本在中国一直独占鳌头,但此时美国正在崛起,想与英国在华角逐一番。1892年末,一位美国商人来到中国,“决定穿越过英国资本和企业在这个国家里树立的种种障碍”在华进行巨额投资。来到中国后,他受到包括李鸿章在内的高官重视。
他写道:“我也晓得我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的巨额花销。按照中国的风俗,做每任何事情都要送钱。在那里,没有人认为官员受贿是一项罪行。事实上,他们不仅不认为这是受贿,还认为是合理要求。我送给了李总督身边的人和帮我运送行李的人不少昂贵的丝绸和钻石。仅两个月的旅途,这方面我的花销已经高达两千五百美元。”“你可能会说,这只是很小的一笔钱,事实上,也的确是。这只是个开始。我在中国已花了不少于20万美元,但是肯定需要更多以便获得许可。这些许可价值具体是多少,没有人能说得清,几百万是肯定的。中国有四万万人口,疆域是美国的4倍。只需想一想今日美国整个铁路系统的价值,就知道铁路系统还有电报系统在中国的价值,是几千亿美元而不是百万。然而,在中国开发这些是极其困难的。”
他发现“对于中国那些长辫子的绅士来说,不论自己多年轻或是多小的官,大家都在追逐金钱——美元、英镑或是中国的银子”。原来那时的官员,已经喜欢美元、英镑了。拜见李鸿章时,他被依次从低到高介绍给各级官员,轮到向李鸿章介绍时,他已经有些精疲力竭,几乎不能通过翻译好好地介绍自己了,但“无论有多紧张都没什么,因为我带来了礼物丰厚的礼物。按照规矩它们被放置在李鸿章的脚下”。(1892年12月23日《每日烟草纪年报》,DAILY TOBACCO LEAF-CHRONICLE)
当众收受丰厚礼品并不避讳,为得到许可证必须行贿……俨然成为当时官场文化。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