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庆 发自上海
昨天(6月5日),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执行官SigGissler(西格·基斯勒)在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组织的媒体沙龙上坦言,对新闻报道来说,匿名信源是把双刃剑,需要用良好的监管来用好它。
一周前(5月31日),曾在33年前的“水门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深喉”浮出水面,91岁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Mark·Felt)向媒体承认了他就是被《华盛顿邮报》化名为“深喉”的“水门事件”匿名信源。使用“深喉”提供的内幕线索,报道出“水门事件”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因此一举闻名世界,并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而《华盛顿邮报》也由此声名大噪。
而就在“深喉”身份公开的同一个月,美国《新闻周刊》却正被他们自己的“深喉”所困扰。5月9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称,关塔那摩监狱的美国审讯人员曾把《古兰经》放进厕所,甚至将其冲入便池,以此作为对信教者的惩戒。而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亵渎《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是会被判处死刑的。
这一报道直接导致伊斯兰国家频繁的示威活动,并导致阿富汗至少16人在抗议活动中死亡。而事后,向《新闻周刊》提供消息的人士说,他并不清楚消息源头。5月15日,《新闻周刊》不得不将此篇报道定性为“误报”,并对报道内容表示道歉。
在评价这两个事件时,基斯勒表示,美国所有的编辑都不会否认,美国媒体中匿名信源用得太多了,《新闻周刊》在检讨自己行为的同时,媒体都认识到,要对匿名信源的使用加强监管。
基斯勒说,匿名信源在新闻报道中不可能完全不用,在揭露黑幕和进行社会监督的报道中,还得靠匿名信源来提供消息,水门事件的“深喉”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匿名信源,对记者和编辑的职业道德要求很高。
首先,记者应该对自己的消息来源进行核实,同时,编辑应该知道不对外公开的匿名信源到底是谁,并尽量通过别的信源求证匿名信源的可靠性。
普利策奖所有14个奖项中,最具重量级的一个是颁给报纸的“为公众利益服务奖”,这个奖项的获奖报道经常是揭露黑幕和社会问题的,如2005年的《洛杉矶时报》揭露一医院里的医学问题以及种族歧视现象的报道。
基斯勒说:“普利策奖评委会一直特别注重对参评报道中匿名信源的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