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钢材成本高企 造船业集体寻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08:50 第一财经日报

  钢板价已由2001年260美元/吨上涨到现在800多美元/吨,造船成本上涨200%

  本报记者 洪其华 包庆 发自上海

  钢材价格的高位运行已经让中国的造船企业不得不思考更有效的对策。昨天(19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新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该协会将召集中国主要
造船企业,于5月中旬在上海召开一个会议,主要目的是找出在钢材成本上涨过快情况下,中国船企的应对策略。

  据中国船舶工业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船舶工业全年完工量突破85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三。但近两年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让中国的船企利润大大压低。

  上海一家大型船厂内部人士对记者说,“2001年,钢板的价格是260美元/吨,现在已经上涨到800多美元/吨,造船的原材料成本上涨了差不多200%。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仅上海造船行业就要增加额外成本近10亿元,国内造船行业则要增加成本30亿元以上。”

  该人士坦言,2002年和2003年接下的订单,现在根本没有利润可言,特别是常规船,由于船型价格相对较低,钢铁原材料所占的成本比例很高,亏损更加严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一位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为尽量控制造船企业的成本,现在国内的船厂通常做法是,每接一份订单,就随即与钢厂签订一次订购原材料合同,合同中的钢板价按当月市场价而定。”

  除了这个办法外,国内不少船厂已经开始从提高内部生产效率和与钢厂达成战略联盟上着手,以降低成本。缩短造船生产周期是一个办法,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厂原来生产一条散货船需要22个月左右,如今只好赶在12个月内完成,腾出坞位再造船,从而节省新船停在船厂一个月200万元左右的开销。

  另一个降低钢铁成本的做法是参股钢厂,或者是和钢厂交叉持股,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这位人士说,“中国的造船企业现在和钢厂的合作还没到这样的深度,顶多是和钢厂在加工、配送上展开合作。”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去年12月初与鞍山钢铁集团结盟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新船重工大连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目的就是通过和钢厂更紧密的合作,钢厂按照造船厂的要求提供其所需规格的钢材,以提高钢材利用率。而在此之前,船厂通常是从钢厂买进钢材后再按自己需要进行切割,既费时也带来更多浪费。

  但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说,这些措施不能让船厂前两年签订的合约损失有所降低。现在已经有部分船企酝酿在已签订的造船合同中加入“升价条款”,以弥补签约时价格偏低带来的损失。

  煜道咨询的首席分析师蔡毅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随着航运指数的一路上扬,航运企业的盈利是非常理想的,而面对造船业微薄的利润,双方商量调整收费机制是可能的。

  “但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船企业的钢材波动风险,最根本的问题是缺少能够对冲风险的期货市场。”蔡毅说。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